母螳螂吃公螳螂是因为需要补充营养,以更好孕育后代,也是为了确保卵子充分受精。不过,母螳螂吃公螳螂主要是为了填饱肚子。如果母螳螂已经处于饱腹状态,交配时并不会吃公螳螂。母螳螂吃公螳螂是为了填饱肚子,以及补充营养,以更好的孕育后代。同时,母螳螂在交配时吃掉公螳螂,也能够确保卵子受精。公螳螂的神经系统抑制中心位于头部,一旦头部被咬掉,公螳螂体内的精液便会流入母螳螂体内,所以母螳螂一边交配一边从头至尾啃咬公螳螂,能够使体内卵子得到更加充分的受精。肚子饿了是螳螂吃配偶的主要动机,野生螳螂通常处于饥饿状态,所以容易吃公螳螂,而家养的母螳螂在吃饱后交配很少会吃公螳螂。已经被饿了5-11天的母螳螂,在见到公螳螂后会扑上去就吃,连交配的心思都没有。被饿了3-5天的母螳螂会在交配时或交配后吃掉公螳螂,肚子不饿的母螳螂并不想吃配偶。
母螳螂在约会后吃下公螳螂的原因是因为母螳螂在交配的过程中出现饿的情况,才会吃公螳螂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母螳螂都吃公螳螂的。
1、母螳螂在交配完成后吃掉公螳螂有着专业的术语叫“性食同类”,性食同类简单来说就是生物在交配之前、之中或者之后吃掉配偶的行为。
2、首先,并不是所有母螳螂都会性食公螳螂。根据科学家的观察发现,在2400多种螳螂中,只有38种螳螂在实验室的观察下会有性食同类的现象,而且在这38种螳螂中,有7种小概率的性食同类。
3、其次,让母螳螂吃了几只小昆虫之后放进有公螳螂的容器里,这一次与上一次不同,母螳螂并没有直接攻击公螳螂,而发现了母螳螂的公螳螂直接上去与之交媾,但是在交媾到一半时,意外发生了,母螳螂突然性情大变再次把公螳螂给吃掉了。第三次,在这38种性食同类的螳螂中,发生的几率并不是100%的。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国外的两位科学家就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不同状态下的一对大刀螳螂在一起生活,首先,它们找了三十对大刀螳螂,在放在一起之前先把它们都用昆虫喂饱,在放到一个容器里时,两只螳螂正常地交媾,这三十对并没有一对出现过母螳螂吃掉公螳螂的现象。经过反复的实验,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母螳螂吃公螳螂并不是为了下一代,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前提在于母螳螂是否是饥饿的状态。并不是所有的螳螂都会吃异性同类,大多数螳螂即使在饥饿的情况下也不会性食同类,而极个别的有性食同类习性的螳螂只会在饥饿时吃掉它们的“老公”。因此,母螳螂吃不吃公螳螂取决于种类和饥饿程度。总的来说,母螳螂在交配的时候吃公螳螂,是取决于母螳螂的饱饿程度来看的。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母螳螂都会吃掉公螳螂。
雌螳螂吃雄螳螂的原因是:雌螳螂需要大量的营养产卵并制造卵鞘、雌螳螂狩猎的本能、为了交配顺利进行等。
1、雌螳螂需要大量的营养产卵并制造卵鞘
如果户外运动比较多的话,那么一定见过在一些树干或者树枝上或者草茎上能看到泡沫一样的灰棕色不明物体,用手捏的话,还富有弹性,切开的话还真像泡沫状的多孔结构。
这就是螳螂的卵囊,也称螵蛸,你无法想象一只螳螂能制造出如此庞大的螵蛸,即使它是泡沫状也需要大量的物质,所以雄螳螂只是一种的一部分。
2、雌螳螂狩猎的本能
螳螂是一种独来独往的昆虫,它的“智商”无法理解伙伴是什么意义,而交配完成后转身就发现一只大猎物送上门来,马上“一大刀”,所以公螳螂就为爱情献身了!另一个关键则是与雌螳螂相比,公螳螂体型明显偏小,在这种场合,公螳螂明显不是对手,所以这死得有点冤!
3、为了交配顺利进行
据说公螳螂在交配时行为受到神经中心的控制,受精率下降,而脑袋被咬掉后,概率大大增加,因此有这一说法。
螳螂的生活习性
螳螂是肉食性昆虫,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生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还能不时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
动作灵敏,捕食时所用时间仅有0.01秒。它只吃活虫,以有刺的前足牢牢钳食它的猎物。受惊时,振翅沙沙作响,同时显露鲜明的警戒色。常见于植丛中而非地面上,体形可像绿叶或褐色枯叶、细枝、地衣、鲜花或蚂蚁。依靠拟态不但可躲过天敌,而且在接近或等候猎物时不易被发觉。
螳螂吃同类主要表现在雌螳螂一般在中度饥饿交配后会咬掉雄螳螂的头,这种行为被称之为“生殖性同类相食”现象。对雌螳螂来说,雄螳螂不过是一道美餐而已。
两名科学家里斯克(E.Liske)和戴维斯(W.J.Davis)曾做过试验,处于喂饱吃足状态下的雌螳螂在交配后是不会吃雄螳螂的。
而被饥饿状态下的雌螳螂吃掉的雄性虽然惨遭吞噬,但却因此得到演化优势,它们以身体滋养刚交配过的雌性,提高下一代孵化与成长的机率,从而让自身的基因流传下去。
扩展资料:
在大自然中是不符合付出回报比的,因为大多数动物都尽量使本身的物种的数目增多,所以一般只吃其他种类的动物,不过,动物也可能会在极度紧张或饥饿时把同类吃掉。
最经典的同类相食要数一些昆虫,雌性在交配过程中或交配之后吃掉雄性。还有成年动物吃掉幼崽,这已在鱼、猫、狗、猪、熊、狮、象、狒狒等物种上观察到。在进化上与人类亲缘最近的黑猩猩也有较高的同类相食发生率。
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体长55到105毫米,颜色以绿色,褐色为主,有两个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主要以捕食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等小型昆虫为主。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捕食对象。
除极地外,螳螂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2000多种左右。中国已知约147种。包括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螳螂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
雌螳螂会在交配后,先啃掉雄螳螂头部,然后,再一口一口将其全身吃掉,而雄螳螂却不会做任何抵抗。其原因可能有:
第一,雌螳螂吃掉雄性螳螂于交配无关,这个是只能说明螳螂中存在相互残杀的现象。
第二,并不是所有的雌螳螂都会在交配后吃掉雄性螳螂,雄螳螂被吃掉的概率大概在31%。
第三,雌螳螂吃掉雄螳螂的原因是饥饿。生物在野外和人工饲养完全是两回事。在野外,很多生物都是处于饥饿状态,所以处在饥饿中的雌螳螂看到有雄螳螂向它靠近,第一反应时食物来了,而不是配偶来了。
第四,从另一个角度上讲,雄螳螂被吃了,确实对雌螳螂顺利产卵有好处。
螳螂生性好斗,不仅是在交配的时候,就算是平时两只螳螂遇到一块也要拼个你死我活。与其他的动物不同,螳螂之间的生死大战,战败的一方就会被胜利的一方吃掉。从这点上看,螳螂是绝对的机会主义者,它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进食的机会。
交配中的螳螂
在1984年,两名科学家里斯克(E.Liske)和戴维斯(W.J.Davis)虽然同样在实验室里观察大刀螳螂交尾,但是做了一些改进:他们事先把螳螂喂饱吃足,把灯光调暗,而且让螳螂自得其乐,人不在一边观看,而改用摄像机纪录。结果出乎意料:在三十场交配中,没有一场出现了吃夫。相反地,他们首次纪录了螳螂复杂的求偶仪式:雌雄双方翩翩起舞,整个过程短的10分钟,长的达两个小时。里斯克和戴维斯认为,以前人们之所以频频在实验室观察到螳螂吃夫,原因之一是因为在直接观察的条件下,失去“隐私”的螳螂没有机会举行求偶仪式,而这个仪式能消除雌螳螂的恶意,是雄螳螂能成功地交配所必须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实验室喂养的螳螂经常处于饥饿状态,雌螳螂饥不择食,把丈夫当美味。为了证明这个原因,里斯克和戴维斯在1987年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发现,那些处于高度饥饿状态(已被饿了5到11天)的雌螳螂一见雄螳螂就扑上去抓来吃,根本无心交媾。处于中度饥饿状态(饿了3到5天)的雌螳螂会进行交媾,但在交媾过程中或在交媾之后,会试图吃掉配偶。而那些没有饿着肚子的雌螳螂则并不想吃配偶。可见雌螳螂吃夫的主要动机是因为肚子饿。但是在野外,雌螳螂并不是都能吃饱肚子的,那么,吃夫就还是可能发生的。在1992年,劳伦斯(S.E.Lawrence)在葡萄牙对欧洲螳螂的交配行为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野外研究。在他观察到的螳螂交尾现象中,大约31%发生了吃夫行为。在野外,雌螳螂大概处于中度饥饿。吃掉雄螳螂,对螳螂后代也的确有益。198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吃掉了配偶的雌螳螂,其后代数目比没有吃掉配偶的要多20%。里斯克和戴维斯也承认,欧洲螳螂发生的吃夫现象可能比其他螳螂远为普遍,是他们给螳螂带来恶名。但是,雄螳螂很显然不是心甘情愿地被吃的。
大约两年前,美国出了一本题为《性与死:生物学哲学导论》的高级教科书。这本书介绍、讨论的都是关于“进化”、“基因”这些很专业化的生物学哲学问题,与性和死都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用了这么个题目呢?作者解释说“因为这个题目很有趣”、“生物界是奇妙和古怪的,至少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还要古怪。”其实作者完全可以更明白地说:因为性和死是生物界的永恒主题,就像爱和死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一样。
无性的生物可以靠不断的分裂而永世长存,有性的生物却必死无疑。性是对死亡的抗拒,是新生命的开端。这两个相对的力量,有时却能古怪地结合。例如,在蜘蛛纲和昆虫纲动物中,有时能观察到所谓“性食同类”(sexual cannibalism),即在交尾前后甚至交尾过程中,雌性吃掉与之交尾的雄性。最著名的例子当然是螳螂了。对雌螳螂杀夫的首次描述,出现于1658年出版的德语著作中。在1886年,一位美国昆虫学家向《科学》杂志报告了他在实验室看到的雌螳螂在交配前吃掉雄螳螂的头,而无头雄螳螂仍设法完成交配的奇怪情景,大概是关于这一现象的第一篇科学文献。稍后,法布尔在《昆虫记》中也描述了螳螂杀夫:
“然而在事实上,螳螂甚至还具有食用它丈夫的习性。这可真让人吃惊!在吃它的丈夫的时候,雌性的螳螂会咬住它丈夫的头颈,然后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最后,剩余下来的只是它丈夫的两片薄薄的翅膀而已。这真令人难以置信。”从这段描述看我们不知道法布尔是亲眼所见,还是只是在转述一个公认的事实。不管怎样,随着《昆虫记》风靡世界,雌螳螂“杀夫”(或者更确切地说,“吃夫”)的恶名和雄螳螂“殉情”的美名也就尽人皆知了。生物学家们甚至试图论证“吃夫”的合理性。
有的说,雌螳螂产卵需要大量的能量,雄螳螂的肉正是极好的能量来源。断头的雄螳螂能完成交配,这是已被实验证实的,因为控制交配的神经不在头部,而在腹部,而且,由于某些神经抑制中枢位于头部,头被吃掉反而还有助于增强雄性的性能力呢。雄螳螂不死,真是天理难容了。
不过,很少有人在野外观察到雌螳螂吃夫。我们说的螳螂,乃是一大类昆虫的总称(是昆虫纲下的一个目——螳螂目),包括形态、生态各不相同的1500多种螳螂。绝大多数螳螂物种都没有被观察到吃夫现象,这个名声,主要归咎于两种分布较广的螳螂:中国大刀螳螂(Tenodera aridifolia sinensis)和欧洲螳螂(Mantis religiosa)。
但是,研究者报告的吃夫现象都是在实验室里观察到的,在这种条件下,担惊受怕的动物往往会有异常的举动,在自然状态下,是否果真如此呢?这是真的与生殖有关的自相残杀,还是纯粹为了喂饱肚子的自相残杀?没人否认螳螂的确会自相残杀,而个子要小得多的雄螳螂也很容易成为雌螳螂的牺牲品,问题在于这是否有生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