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虎鲸又叫逆戟鲸或杀人鲸,是一种大型齿鲸,属海豚科。虎鲸是企鹅、海豹等动物的天敌。有时它们还袭击其它鲸类,甚至是大白鲨,可称得上是海上霸王。见图片中就是虎鲸。
蓝鲨:也叫斧头鲨、虎头鲨,属于鲶科鱼。
防晒霜、粉底、口红……你可曾想过,这些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化妆品,与鲨鱼的性命息息相关。美国《国家地理》近日发文指出,为提取“鱼肝油”生产化妆品,全球约有60种鲨鱼面临过度捕捞,其中26种已被列入易灭绝名单。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鱼肝油”是一种叫角鲨烯的化学物质,是从栖息在深海环境中的大型鲨鱼肝脏中提取出的天然物质。角鲨烯经氢化加工可制成鲨鱼烷,是皮脂腺产生的一种常见脂类,也是化妆品中常用的保湿剂。虽然角鲨烯也可以从橄榄、小麦胚芽和其他植物中提取,但从鲨鱼身上提取更容易操作,可节约成本将近30%。
鲨鱼是一种没有鱼鳔的软骨鱼类,因此富含脂肪和油以降低身体密度,在海中保持漂浮。角鲨烯就是一种低密度化合物,与水的比重为0.855,主要储存在鲨鱼肝脏中。
有资料显示,各种鲨鱼的肝脏中都含有角鲨烯,一般认为深海鲨鱼肝中含量高。如铠鲨肝油中含量为40%~74%,小刺鲨含49%~89%。江海鲨鱼中含量较低,如扁鲨、翅鲨等含量1.5%。闽南近海水层的鲨鳐类含量为0.012%~0.116%,姥鲨幼鱼含量为0.031%~0.46%。角鲨烯含量因鱼种不同而变化,即使同种鲨鱼亦存在年龄、地理、种群上的差异。
一边是垂涎鱼翅的食客,一边是觊觎鱼肝的化妆品商,在人类的口腹之欲和爱美之心间,鲨鱼首当其冲成了牺牲品。
法国一个海洋保护非营利组织201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多达90%的鲨鱼角鲨烯流入了化妆品生产领域。加州大学太平洋鲨鱼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利益驱使,渔民偏爱深海鲨鱼,比如姥鲨、刺鲨和翅鲨,这是因为深海压力大,鱼肝中油脂含量尤其丰富。深海鲨鱼在过度捕捞之下更为脆弱,因为它们生长缓慢,繁殖效率低下。欧盟虽然在2006年就出台了限制在大西洋东北部捕捞深海鲨鱼的法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深海鲨鱼影响到海洋最底层的生态平衡,对这个神秘区域,人类目前一知半解。加州大学太平洋鲨鱼研究中心在过去的20年间曾发现过20多种新的深海鲨鱼,但如果人类仍过度捕捞,有些未知物种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会消失。
大白鲨是个很高贵的物种,能跟他们一起工作,我无上光荣。它们是头号食肉动物,可能也是南非水域研究最多的鲨鱼。
但最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就是:“究竟有多少只呢?”
由于经验数据的匮乏,这个问题的答案大都基于直觉、信仰和个人想法。正因如此,权威机构就很难及时落实保护措施。
这就是为什么2009年世界知名保护主义者Michael (Mike) Rutzen 和我决定做这件很显而易见的事情:纯粹的数他们的数量。
我们绕着整个南非海岸线开始数据整合。考虑到戴尔到靠近杭斯拜——该国西海岸被称作世界大白鲨之都,我们觉得这里大白鲨的数量会相当可观。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Mike是南非人,从《Sharkman》这类的国际纪录片里就可以很好地了解他。这些纪录片里,他和很多品种的鲨鱼一起自由潜水,打破了这些美丽的生物是杀人机器的传言。
凭借他20年与大白鲨共事的经验,设计关于数数的研究和有辨识度的实验计划是相对容易的。
这个计划一拟好,我们就全面开展南非大白鲨数据搜集工作。在杭斯拜及其周边,我们搜集,更重要的是,分析了超过5000大白鲨张照片,可以根据它们背鳍特有的缺口辨认出426个个体。
接下来我们采用了捕获-标记-再捕获的分析方法,确保我们个体没有重复计数。通过制定再视表,或重复捕获矩阵,每只在特定时间出现过的鲨鱼都记录在案。令人惊讶的是,我们确定了400只鲨鱼之后就很难发现新的个体了。
这意味着大部分在杭斯拜出现过的鲨鱼都已经记录在数据库了。研究到这个阶段,可以有95%的把握估算鲨鱼的数量在353到522之间。这比之前标记重捕获研究中数量少了52%。
附加四年的抽检
我们需要确保我们在杭斯拜南非海岸线已经确认和计数的大白鲨就是所有大白鲨的数量。所以我们又沿着海岸线再用了四年时间搜集活检样本和背鳍照片。
之后在斯坦陵布什大学进化基因组教授 ConradMatthee的指导下,做了基因分析,发现这里面只有一个杂交品种,也就是说,整个海岸线都被一个品种的鲨鱼承包了。
我们基因样本搜集到303个之后,我们把它们和另一个地区的缺口做了对比分析。通过基因分析,我们可以估计这个品种的体型,并在此核对图片识别工作的结果。活检样本来自于233条不同的鲨鱼。14个微型标记有效分析了目前品种中333个个体的体型。
基因分析不同于鲨鱼计数。通过基因遗传分析,我们可以估算鲨鱼样本繁殖数量。这些结果也可以用来推测一个物种的生存潜能。
这说明至少有500个繁殖个体被要求杜绝近亲交配,以免削弱种族。
基于整个海岸线的样本采集,估算出南非有333条鲨鱼,我们的研究结果描绘了一个非常黯淡的前景。
更让人担忧的是,333条鲨鱼的基因估算并不代表目前的形式,因为这只是根据以往的数据估算能成功孕育下一代鲨鱼的数量。
浏览图片识别工作中采集到的成年鲨鱼的数量,我们可以总结出南非大白鲨这一代数量正在逐渐减少。更深远的影响就是,他们的数量可能不能保证这个种族的延续。
未来的保护措施
我们非侵入性的研究是首开先河。我们不仅仅抽样了解了自由放养的大白鲨,我们也建立了鲨鱼个体的基因轮廓和图像识别的数据库。这一技术上的组合成就了双重检验单个技术研究结果的工具。也让调研结果更加有力和可靠。
从这些结果来看,我们也要考虑采取更多强有力的措施来确保这个古老物种的长久延续。但大白鲨不能通过囚禁和人工迁徙来繁殖,想要保护它们,我们只能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和食物资源。
在立法方面,制定严格的贸易条例可以有效减少非法交易。最后,就迫在眉睫的行动而言,保护鲨鱼,我们要停止使用刺网和饵钩,而采用环保替代品。
我们希望从现在开始能更亲密监控大白鲨,希望更有效的保护措施能落到实处。也希望巧妙的论据,像对弱势群体的估算,能基于可接受的科学方法,而不是凭借有心之人的个人观点。
文:Daisy丹/煎蛋网
关于煎蛋:资深新鲜事推送鸡。网站 Jandan.net,公众号:煎蛋(公众号ID:jandancom,并没有i)
1.淡水鲨鱼分河系与湖系,共有五个生态类型。1978年引进我国的为湖系中原产于泰国的泰国杂种黑鲨(Palsewai)(体色深黑),俗称淡水蓝鲨。
2.1998年引进我国的为湖系中原产于马来西亚的马来西亚白鲨(White Fowler)(体色纯白),俗称淡水白鲨。
3.湖系中的马来西亚黑鲨(Black Fowler)(背黑肚白,俗称淡水黑鲨)。
4.及河系中的淡水河鲨(Buah)(体灰色,俗称淡水灰鲨)。
5.水晶河鲨(Permata)(体色红白相间,俗称淡水红鲨)。
1.淡水鲨鱼(Pangasius sutchi )属圆腹鷶属,是苏氏圆腹鷶的俗称,因体型似鲨而被称为“淡水鲨鱼”,其实和真正的鲨鱼并无亲缘关系。
2.淡水鲨鱼又称虎头鲨、巴丁鱼或八珍鱼,主要分布要东南亚一带,有黑、白、灰三种体色。体长,侧扁,背部隆起。头部扁平呈锥形,短吻。体形颇似鲨鱼。
3.分河系与海系生长,黑色的称淡水黑鲨,原产于泰国,1978年引进我国;白色的称淡水白鲨,原产于马来西亚,1998年引入我国;灰色的称马来亚河系灰鲨,肉质较好,2000年引进我国。
各种鲨鱼的生活习性不同,以噬人鲨为例,噬人鲨不属于群居动物,一般为独居,巡游的时候可能独自或成对、成群,但是不聚集成一大群。
活动在表层下至大陆坡水深1280 m处。性凶猛,善游泳,速度快,平均巡游速度达每小时3.2 km,可突发快速冲刺,有时会跃出水面。
掠食各种鱼类、鲨鱼、魟、头足类、蟹类、海鸟、海龟、海豹、海豚、鲸鱼、动物腐尸等,有袭击船只及攻击人类的纪录,为现存最凶残鲨类之一。体长可逾800cm,通常雄鲨长240cm性成熟。
扩展资料
大部分鲨鱼可鲜食、蒸食、腌制,或做为鱼香肠、鱼膏、鱼罐头等的原料。鲜食时,由于肉中含有尿素,可用柠檬酸或柠檬汁或蕃茄汁除去尿素,以提高肉的质量。此外,鲨鱼鱼翅(鳍),鱼唇又是海产八珍中之两珍。
1937年科学家发现鲨鱼肝提炼的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A,其含量超过鳍鱼10倍,因此在1950年发明维生素A合成以前,被大量捕杀以提取维生素A。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噬人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鲨鱼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在新西兰附近的太平洋海域拍摄到了三种会在黑暗中发光的鲨鱼。 根据发表在《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上的这项研究,虽然这种物种本身并不是新物种,但这是首次拍摄到它们发光的照片。
这种鲨鱼科学家称之为铠鲨,来自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和新西兰国家水和大气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将研究重点放在了铠鲨、灯笼乌鲨和南方乌鲨上。其中,铠鲨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发光脊椎动物,其可以长到近6英尺(180厘米)长。它主要吃其他鲨鱼,包括另一个研究对象--乌鲨。据了解,这三种鲨鱼都能发光,它们需要水--生活在海洋的“过渡带”,水下656到3280英尺(200至1000米)的地方。
研究称,发光有助于它们躲避捕食者。虽然这似乎不合逻辑--光线不是会让敌人更容易看到它们吗?对此,研究论文合著者Jérme Mallefet告诉CNN,鲨鱼的发光跟海洋表面的微弱光亮形成对比从而有助于伪装。虽然其他海洋动物也能自己发光,但这是首次在大型鲨鱼身上发现这种特性。
延伸阅读:
鲨鱼属于脊椎动物门软骨纲板鳃亚纲,海生,少数种类进入淡水,为一群游速快的中大型海洋鱼类。鲨内骨骼完全由软骨组成,常钙化,但无任何真骨头组织,外骨骼不很发达或退化,身体常被皮齿(质鳞),牙多样化,具有硬肌,但膜骨则永不存在,脑颅无缝。上额由腭方软骨组成,下额由梅氏软骨组成。最新研究表明,鲨体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抗癌因子、角鲨烯、黏多糖等等。鲨药用始见于《本草经集注》,在中国民间,鲨软骨提取物、鲨肝油等早已被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