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鲨鱼的画家(关于鲨鱼的画画作品)

2023-01-15 14:07:27 最新知识 梁佰亿

海明威作品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一八九九年七月二十一日,一家六个孩子,他是第二个。他母亲让他练习拉大提琴;他父亲教他钓鱼和射击。童年似乎没有创伤。中学是一九一七届的,他是一个热情的、好竞争的标准美国男孩;学习成绩好,体育运动全面发展(游泳、足球、射击,还偷偷地到当地体育馆去学拳击),参加辩论团,学校乐队里拉大提琴,编辑学校报纸《吊架》,还给文学杂志《书板》投稿,写短篇小说(已经初具日后成熟的风格的苗头),写诗。他有时中途搭别人的车,出去旅行。有一次在禁猎区打鹭鸟,事后躲藏起来,免受法律制裁。某些批评家认为,海明威离家出游说明他童年过的是正常的生活;但在别外一些批评家看来,则象征他早年反叛橡树园的生活方式,反映他家庭生活中关系紧张。

他父亲与母亲的兴趣一定截然相反,所以引起他身上相克的反应和某种敌对性。姐姐玛茜琳尼•山福德大他两年,但同海明威一起长大,说他父母亲“互相笃爱”,但承认他们“常常相互感到厌烦”。他母亲格雷丝•霍尔•海明威是公理教会信徒,宗教观念强(她给四个女儿取了圣徒的名字),但也是一位有艺术修养的女人,她把家庭环境布置得如同教堂组织的文化沙龙。他父亲克拉伦斯•艾德家兹•海明威是一个杰出的医生,热心的、有训练的运动员,又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自然界的人,他引起他儿子对于户外活动的爱好。夏天,他们居住在密执安北部近彼托斯基湖畔的房子里,海明威医生有时候带他儿子一起出诊,横过华隆湖到奥杰布华族印第安人居住地去;他们经常一起钓鱼和打猎。他们关系密切,虽然他父亲严于律己,甚至比海明威太太更严格,更具有清教精神。

他双亲各自对他的影响至少粗粗看去是清楚的。他对户外活动的爱好,作为运动员的训练和勇敢,从来没有减退过。他喜欢音乐(虽然讨厌学大提琴)和美术,也一如既往。他珍爱巴赫和莫扎特,说他从“研究和声学与对位法”之中学到写作方法;又说“我从画家身上学到的东西同从作家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从海明威在橡树园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现有的材料看来,没有一点能说明他日后不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然而,我们看一看这位自传性异常突出的作家的创作,就发现那些以涅克•阿丹姆斯为主人公的、关于那一段时间的故事(《印第安帐篷》、《医生与医生妻子》、《某件事情的结束》、《三天大风》、《战斗者》与《杀人者》),写的却是暴力与恐惧、混乱与失望的主题——还有孤独;他的同学指了,孤独与多才多艺是海明威当年最突出之点。

他毕业前两个月,美国参战。卡洛斯•倍克尔写道:“他面临的几条路是上大学、打仗和工作,”海明威选择工作。他左眼有毛病(当初训练拳击的时候意外伤到了左眼,视力下降,从那以后他左眼的视力再也没有恢复过),不适宜去打仗。一九一七年十月,他开始进堪萨斯市的《星报》当见习记者,这家报纸是美国当时最好的报纸之一。六个月之中,他采访医院和警察局,也从《星报》优秀的编者G•G•威灵顿那里学到了出色的业务知识。海明威在《星报》头一次知道,文体象生活一样必须经过训练。《星报》有名的风格要求单上印道:“用短句”,“头一段要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正面说,不要反面说。”海明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学会把写新闻的规则化成文学的原则。

但是,战争的吸引力对海明威越来越大,他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后半月开始这场探险。头两个月,他志愿在意大利当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在前线只呆了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最后一天的下半夜,海明威在意大利东北部皮亚维河边的福萨尔达村,为意大利士兵分发巧克力的时候,被奥地利迫击炮弹片击中。他旁边的一个士兵打死了,就在他前面的另一个士兵受了重伤。他拖着伤兵到后面去的时候,又被机关枪打中了膝部;他们到达掩护所的时候,伤兵已经死去。海明威腿上身上中了两百多片碎弹片,左膝盖被机枪打碎,被迫手术换了一个白金膝盖。他在米兰的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大多数弹片都取了出来,还有少数弹片至死都保留在他的身上。他受伤的时候,离他十九岁生日还差两个星期。

五十年代早期,海明威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摧残海明威身体的那次炸裂也渗透他脑子里去了,而且影响更长、更深远。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失眠,黑夜里整夜睡不着觉。五年之后,海明威和他妻子住在巴黎,他不开灯仍然睡不着。在他的作品中,失眠的人处处出现。《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柏尼斯,《永别了,武器》中的弗瑞德里克•亨利,涅克•阿丹姆斯,《赌徒、修女和无线电》中的弗莱才先生,《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哈利和《清洁、明亮的地方》中的老年侍者,都患失眠症,害怕黑夜。

那个年老的侍者说:“这毕竟只是失眠。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失眠是那种痛苦的并发症的症状,海明威、他的主人公和(“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他的同胞都受到折磨。菲利普•扬对海明威的个性作了出色的、合乎情理的心理学分析,提出一个论点,说他这次创伤民引起的情绪,非他理性所能控制。海明威晚年反复地、着了魔似地搜索这类似的经验,来驱除那种精神创伤;如果办不到,他就不断地通过创作而浊思考来再现这个事件,为的是控制它所激起的忧虑。

扬明智地指出,海明威最终关心的是艺术,而不是创伤。然而,在局部范围内,扬的个性学说可以把海明威的为人与他的作品统一起来。而且,对于海明威观察战争,对于这位艺术家,这种学说赋予特殊的意义。《永别了,武器》和一些短篇小说出色地描述了战争在社会、感情和道德方面的含义,然而,使他的战争经验“难能可贵”的不止是这番描述:它在他心灵上锻铸出他对人的命运的看法,这几乎影响他所有的作品。迫击炮的碎弹片成了残酷世界破坏力量的比喻,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成了寻求生存道路、受伤的人类的象征。他已经差不多准备好,可以把那种生活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了。

他取得红色英勇勋章之后的五年内,缓慢地却是目的地为写作生涯而努力。橡树园热情欢迎它的英雄归来,但是海明威的父母亲——尤其是他的母亲——感到厌烦,因为这个年轻的除了写作别无雄心,又极为乐意接受家庭的供养。有一度他为多伦多《每日星报》和《星报周刊》写特写。他姐姐玛茜琳尼写道,他刚过完二十一岁生日,他母亲提出最后通牒:要么找一个固定的工作,要么搬出去。海明威搬了出去,到芝加哥当了一年《合作福利》的编辑,这是一份宣传合作投资的机关报。那年冬天,他认识了他在文学界头一位重要的朋友舍伍德•安徒森,并且通过安徒森,认识了“芝加哥派”的其他成员。同时他认识并爱上了哈德莱•理查孙,她是一位漂亮的红发女郎,比他大八岁。1921年九月,海明威与哈德莱结婚,在家里的乡间别墅度蜜月,接着去多伦多,当了几个月的特写记者。

但是,他真心需要的是欧洲,是有空间的时间进行写作。海明威夫妇决心接受一个驻国外兼职记者的工作。此后两年,海明威成了《星报》驻欧洲的流动记者,人住在巴黎,兼写关于日内瓦与洛桑国际会议的报道,包括希土战争的简练的戏剧性电讯。他偶尔写一点轻松的、但观察锐利的印象记,内容是瑞士滑雪、西班牙斗牛和德国战后生活。他早期新闻工作的训练,加上天生爱好简洁,已经成了一种风格,他现在写的电报——浓缩、紧凑——使这种风格更为有力。

在此同时,他写小说,写诗,想找一个出版商发表他一篇东西,但(自一九一八年以来)一直没有找到。一九二二年迅速地发生一连串事件,加速了他的希望,接着他又感到失望。他凭舍伍德•安徒森的一封介绍信,带着他的作品去见葛屈露德•斯泰因,她在弗勒吕斯路的沙龙是依兹拉•庞德、詹姆斯•乔衰斯和麦多克斯•福德等侨居国外的人的艺术中心。斯泰因喜欢这个年轻人,他派头简直象大陆上的人,一双眼睛“好奇得有感情”,她鼓励他当作家,不过劝他应该完全放弃新闻记者的工作,把散文修改得更加精练一些:“这里描写很多,又写得不十分好。从头来起,写得集中一些。”庞德也喜欢这位新到的作家,同他一起散步,拳击,鼓励他继续写诗。五月份和六月份,海明威头一次公开发表作品——一篇只有两页的讽刺性寓言《神妙的姿势》和一首只有四行的诗《最后》,这首诗是补白,填补威廉•福克纳六节诗留下的空白。一家新奥尔良的杂志《两面派》把这两篇作品都发表了,他这番运气,又是靠舍伍德•安徒森帮的忙。

灾难发生在一九二二年末他参加洛桑和平会议的时候。他约定叫哈德莱带一只手提箱去迎他,哈德莱几乎把他所有的手稿都装在这只箱里(少部分邮寄)。在巴黎的里昂车站,她把手提箱放在车箱里,未加提防,过了一会儿回来,发现箱子不见了。几年以后,海明威给卡洛斯•倍克尔的信中说道:这件事使他痛苦万分,他“恨不得去做外科手术,免得去想它。”海明威没有办法,只好重起炉灶,这回获得惊人的成功。一九二三年,他几篇作品被刊物采用。哈丽特•蒙罗在《诗歌》(一九二四年一月号)上发表他站首短诗;玛格瑞特•安德生和琴•希普在《小评论》(一九二三年四月)上发表了他六个短篇(共十八个短篇,原拟于次年一月发表,总题为《在我们的时代里》;一九二三年夏天,罗伯特•麦卡门发表海明威第一部作品《三篇故事和十首诗》(三篇故事是《在密执安》、《我的老头子》和《不合时宜》)。

虽然前途好像有把握,路上却有现实的障碍。哈德莱怀孕了,两夫妇几乎没有钱。他们同意回多伦多住两年,挣够了钱再到巴黎来,到那时候他可以致力于写作。他们在一九二三年八月离开巴黎。约翰•哈德莱(“勃姆比”)•海明威生在十月,但到了一九二四年一月,海明威夫妇已经回到巴黎和蒙巴那斯,安居在戴尚圣母院的一套公寓房子里。海明威走向成功的步子又耽误了,因为他得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干活养家。他不去过蒙马特尔区的游堕生活,吃不饱肚子,这在《流动宴会》里都有记载,但他坚持写作。正如斯泰因所观察的,“他十分认真地写作,想当作家。”突破是在一九二五年——也许是靠两位有影响的支持者帮忙。司各特•菲兹杰拉德还没有认识海明威的时候,艾德蒙•威尔逊已经给他看过海明威的作品,菲兹杰拉德印象很深,并催促斯克利布纳公司的麦克斯威尔•珀金斯去约稿。珀金斯写了信,但因为邮递方面的错误晚到了十天,海明威已经接受了安徒森的出版者波尼和利夫赖特公司二百元的预支稿酬,出版他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其中包括同名集子中发表的早期的速写,还接受出版公司对于他这两本书的权限。

从经济收入上说,《在我们的时候里》是失败的,下一本书,即讽刺模拟舍伍德•安得森作品的《春潮》,也是失败的,但是海明威引起艾伦•泰特、保尔•罗孙匪尔德和路易斯•克罗纳伯格等美国重要评论家的注意,他们都认为海明威是美国文坛新出现的声音。然而,又是菲兹杰拉德对海明威的才能讲得最有说服力。菲兹杰拉德在《如何浪费材料——评我的同代人》一文中,攻击那些已取得稳固地位的作家——尤其是亨•路•门肯和舍伍德•安德森——认为他们“强调发掘美国的‘意义’”,是“不真诚的,因为他们自己身上并没有这种需要。”菲兹杰拉德说,侨居国外的人倒是有这份好处,能够为自己形成一种“不会败坏的风格”,表现净化了的热烈感情。菲兹杰拉德以海明威和《在我们时代里》为主要的例子,说明这位作家“具有新的气质”,而且具有上述两个方面的特点。菲兹杰拉德的文章发表在五月,五个月以后,海明威证实了菲兹杰拉德的赞扬是很有道理的。

一九二六年十月斯克利布纳公司出版了《太阳照样升起》,不到三十岁的海明威成了有定评的文学家。作为一位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销路不错,也博得了好评。海明威晚年在《流动宴会》这部书回忆一九二一至一九二六年间的生活情景时,追忆当时的梦想,刻苦的训练和灾难。梦想是牧歌式的:对哈德莱纯洁的爱,巴黎和伏拉尔勃等美好的去处,友人的情谊。刻苦的训练——把自己写为一个挨饿的人,渴望成功心切,无情地律己,同时也为了形成自己的文学风格。灾难是随成功接踵而至的梦魔般的现实,它粉碎了梦想,破坏了训练,只剩下了欲望,放纵和失望。海明威写这本书的时候,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病痛可能加剧老年人怀旧的甜蜜和痛苦。然而,在某个意义讲,也说明海明威终于明白他早年在巴黎的时代,正是他作为一个人与作为一个艺术家最为融合的年代。他发表了《在我们的时代里》、《太阳照样升起》,尤其是一九二九年发表了《永别了,武器》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足够的经历,形成他对人类命运的看法和极能表现这种看法的文体风格。虽然他艺术上的发展还没有结束,但是他后来写的东西至多是技巧更为精致,更有光彩,把他已经写过的主题加以变化罢了。

他此后二、三十年的戏所以能够唱得下去——除了一系列近乎传奇的轶事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由于海明威相当灵活地使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他个人在群众中有魅力,正是这个原因——不管是叫“爸爸”这个慈祥的绰号,也不管是叫“冠军”这个好斗的称呼。然而,更吸引人是内心的戏剧性变化。当他的名声由细流汇成潮流的时候,他的感觉能力好像在水槽里打滚。在早期作品中,恐惧与美感密切得难解难分:他们只能通过极为含蓄的感觉传达出来。艺术家驾驭了人的形象。在后期作品中,受压抑感情的细微之处常常写得过火,几乎成了感情的嘲弄。内心戏剧性的力量正在于此。因为,海明威仿佛要想弥补艺术上的失败,在生活上作出过度的反应。他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仍然反映出他关心悲剧性的经验,迫切需要对抗含有敌意的世界,肯定他的自我形象。但是,由于英雄的气概太显眼、太坚决,人物的行动写得过分明显。因此落到滑稽、令人窘迫、甚至常常令人厌烦的地步。如果说他在二十年代是在艺术上探险,那么到了三、四十年代这个艺术家本人成了冒险家。他对人生的看法没有改变,只是艺术的工夫松弛了。

在《太阳照样升起》出版、《永别了,武器》未出版之间,海明威同洽德莱离了婚,与当过《时尚》时装式样编辑的保琳•帕发费结婚,他们回到美国,定居在基维斯岛,一九二七年海明威完成并发表了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一九二八年,他写《永别了,武器》初稿的时候,保琳生下他们第一个孩子(她一共生了两个儿子);他修改初稿时,得知消息:他父亲得了糖尿病,又因经济困难自杀,用的是他自己父亲内战时用过的手枪。二十年以后,海明威在插图本《永别了,武器》的序言中回忆道:“那一年有好地时光和坏的时光,”但又说他当时“生活在书里”,“比我任何时候都愉快。”三十年代早期,他经济富裕,婚姻美满,到处冒险。这些年里,他到怀俄明和蒙大拿打野鸭,打麋子,到非洲猎大动物,登上定制的“皮拉尔”号游艇到基维斯岛和别米尼岛外捕鱼。这些年头正值大萧条时期。国家因经济危机弄得情绪低落,但海明威却更象一个狂热的童子军。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六年间,他给《老爷》杂志写了二十三篇生动但没有多大价值的文章,描写狩猎和捕鱼,这给大萧条期间城市中的受害者提供了一个精神避难所。他们在海明威粗狂妄的面容和强壮的身躯上看到背运时期一位英雄的面貌;他含蓄的散文、精练的对话表现了典型的“重压下的优美风度”。他这些年来发表的两部非小说的作品加强了这个形象。一部是《午后之死》(1932),称颂斗牛的仪式,一部是《非洲的青山》(1935),描写一次狩猎旅行,预演人与野兽的悲剧,但几乎声嘶力竭地歌颂人类勇气的尊严。

三十年代早期,海明威小说相对地说写得比较少。二十年代,海明威发表了两部小说,三十五个短篇,一部谐模作品,一些诗,外加相当数量的通讯报道。他三十年代前半期产生的主要作品是《胜者无所得》(1933),一个短篇小说集,收入十四个短篇小说。一九三六年,他发表了他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乞力马扎罗的雪》,主人公是一个作家,因写不出“他该写”的作品而奚落自己。

从一九三七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艺术家海明威还是当他的冒险家,只是改变了装束。从《有的和没有的》(1937)中亨•利•摩根的话——“一个人不行……他好的干不出事”——开始,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牺牲了他们的私事,转向世界危机所引起的集体的责任。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大萧条与西班牙内战粉碎了海明威的信念:他长期以来认为作家的主要任务是“直接地真诚地写人”,“谁要是把政治当作出路,谁就在骗人。”左翼批评家一向嘲笑他们心目中的海明威耽乐的孤立主义,现在欢迎他的转变。其实,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创作里并没有向左转,他的人物走的是老路——冒险,孤独,结果是死胡同。他们重新进入世界,因为民主可能比法西斯好些,但他们虽然同人民混在一起,但不是人民的一员。海明威也是如此。不管他参加什么战争,统统成了他的战争,他打仗一如既往,有他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理由。

一九三七初海明威去到西班牙。官方名义是北极美报业联盟记者,他却不是不偏不倚的旁观者。他借债为忠于共和政府的部队买救护军,在美国第二届全国作家会议上发言攻击法西斯主义,协助拍摄亲共和政府的影片《西班牙大地》(1938),发表了他唯一的一出长戏《第五纵队》,描写这场冲突。一九三九年他在哈瓦那郊区“了望农场”购买了一份地产,就在地产山顶的房子里,创作关于法西斯主义、民主和个人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小说出版几天后,保琳•帕发弗以“遗弃”为理由同他离婚。一个星期之内,海明威娶第三个妻子玛瑟•盖尔荷恩,她是圣路易市人,小说家、记者,他们共同生活了五年,婚后头两年,他们去中国当战地记者,海明威为现已停刊的纽约报纸《下午报》撰写报道。海明威在这些报道中认为:日本、英国与美国之间不大会爆发战争,但不是不可能发生。他有预见,指出如果日本进攻美国在太平洋或东南亚的基地,那么战争不可避免。

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他被《柯里厄》杂志作为没有军籍记者派往巴顿将军的第三军为止这段时间内,海明威驾驭“皮拉尔号”——由政府出钱配上通讯与爆破设施——巡逻海上,成了一艘伪装的反潜艇的兵舰。虽然“皮拉尔号”没有遇上潜水艇(如果遇上,海明威准备命令自己在指挥塔上扔手榴弹和燃烧弹),海明威的报告可能帮助了海军侦察到一些潜水艇的方位并把它们炸沉,海明威因这些功绩得到表彰。一九四四年海明威在英国同皇家空军协作,几次坐飞机参加战斗,没有受伤,但在伦敦一次灯火管制时汽车失事,他头部与膝部受伤。几家报纸登出他的讣告,但不久,在联军登陆那一天,在诺曼底的福克斯•格林海滩上海明威观看了几分钟战斗才回到船上。

他虽然名义上属于巴顿将军的军队,却同第一军第四步兵师一起行动,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和凸地战役。他描述自己大胆勇敢未免夸大或者歪曲,但他的行动确是更象战士,不大象记者。他在巴黎效外一个哨所负责巡逻与查问很有成效,为莱克勒克将军部队的前进收集情报。德军反攻期间,他在休特曼森林地带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用短武器参加激烈的战斗。军人对他的印象比新闻界同业对他的印象更好。他的同行生气也许是因为他态度傲慢,也许是因为他过分渲染他个人如何率领一支游击队组成的小部队解放旅游者俱乐部,解放里兹饭店。一群记者控告海明威违反日内瓦会议关于战地记者不得参与战斗的规定。海明威出庭,经过短短的审问免于判罪,后来还得了铜质星章。战争结束时,海明威四十六岁,他给自己画的饱经战患而又不屈不挠的老兵形象已经不是铅笔勾勒的素描,而是油彩阴沉的全身像了。还有什么呢?海明威通过言论与行动说明自己在生活与艺术方面都要来一个新的开端。他在战争的年代里,只发表了为《下午报》写的关于中日战争的报道,还有为《柯里厄》撰写的、从欧洲战区拍回的电讯。现在他笼统声称正在写一部作品,一部关于“陆地、海洋和天空”的长篇小说。海明威仿佛要加强他的新生感觉似的,在一九四五年末同玛瑟•盖尔荷恩离婚,并于一九四六年三月回到了“了望农场”,随同他回去的是他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妻子玛丽•威尔什,又是一位记者,明尼苏达州人。

一九四O年以后海明威一次发表了长篇小说《过河入林》(1950),并不是读者所期望的重头作品。一年前他险些死于丹毒。实际起因是尘土进了眼睛,揉后眼睛发炎,可是海明威夸大这件小事,说他在威尼斯附近打野鸭子时子弹的一点软塞进了眼睛。他住院时决定写这部规模较小的作品。客观情况改变不了批评界的意见,这部作品受到难听的攻击。较温和的批评家说它“情绪厌倦”,相信海明威尚有潜力;绝大多数批评家粗暴地攻击它是顾影自怜的自我仿作。在理查德•康特威尔上校身上,海明威自传性质的形象很突出,唠叨他无法规避的主题——死亡、孤独、爱情和勇敢——这是他四十年代经验的具体化。此后,他不断深入到过去经验里去,仿佛怀旧能补偿艺术上的无能。他从艺术家权充探险家又一次变为追求艺术的冒险家,这个循环过程也就接近结束了。

他先是回到三十年代,打猎和捕鱼的冒险的年代。一九五三年,他与玛丽去非洲作狩猎旅行。他已是满身伤痕,这一次又遇到飞机连续出事,险些丧命。第一次失事,玛丽断了两根胁骨,海明威肝部与腰部震裂,下脊椎骨受到重伤;第二天,飞机再次失事,海明威一生受了十几次脑震荡,这是最严重的一次(机舱着火,门被夹住,海明威用头把门撞开),外加内伤。虽然他开始倒运,不过还算幸运,在内罗毕医院养伤时居然能读到关于自己的讣告(海明威是唯一一个在有生之年见到自己讣告的著名作家)。他写了一篇长篇报告,描述他在非洲的经历,但发表在《展望》杂志上的只是连续性的两段二流水平的新闻报道。

捕鱼的收获在些。十五年前他在《老爷》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关于一个古巴渔夫的通讯,现在根据这个素材写了《老人与海》(1952),补回他在文学上的损失。同时,他得到普立彻奖金,一九五四年他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可能也是《老人与海》帮的忙。这时,他更加使劲地排除通往过去的顽固的障碍物,走向二十年代,那时候他堂到过描写斗牛士安东尼•奥多涅斯与路易斯•多明奎之间的竞争写进另一部《午后之死》里去。成果又是两段连续性的报道,叫做《危险的夏天》,发表在《生活》杂志上(原稿其余部分从未发表过),也写得苍白无力,读来乏味。

再就是巴黎了,二十年代早期他学艺的巴黎。海明威还没有从西班牙回来的时候,就在当年写下的一大箱札记中搜索,他用回力球的术语对他妻子说,他打算“反拍写传记,回忆的传记。”海明威夫妇回到古巴后,对菲德尔•卡德特罗获得胜利后的形势把握不住,就离开“了望农场”,迁居到爱达荷州克特钦的大型别墅,海明威在那里加工修改札记。他去世后,玛丽•海明威在他房间里的一只蓝箱子里发现这份打字稿。她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里说:“他一定认为这本书已经完稿,只待编辑加工。”一九六四年,此书出版,题为《流动宴会》。

一九六O年,海明威想写作的热情一定使他极为痛苦。他在生理上大为衰弱,高大的身躯萎缩下来了,面容憔悴,忍着痛苦。他住在梅约疗养院时,诊断结果不妙:高血压,可能还有糖尿病(此病曾经折磨过他父亲),而且铁质代谢紊乱,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危及主要器官。心理上,他更糟糕,几乎说不清楚话,焦虑,抑郁症很严重——赛摩•贝茨基与莱斯里•菲德勒一九六O年十一月拜访过他,想请他到蒙大拿大学去做演讲,事后写道他象个“没有主意的小学生”。一九六一年春天,他进行了二十五次电疗来减轻抑忧症。他在梅约疗养院住了一个月,刚刚回到克特欠不久,在一九六一年七月二日早晨,他把一支银子镶嵌的猎枪的枪口放在嘴角,两个板机一齐扣动。

在《海流中的岛屿》里,海明威的受了伤、可能要死去的主人公说:“别操心、老兄……你一辈子走的就是这条路。”当然,海明威在生活和艺术方面的探险满是死亡的诱惑。但应当记住,海明威对于生活也同样执着。他在《流动宴会》结束部分写到巴黎时打过一个比方,这个比方既适用于他自己,也适用于他书中人物的生活:“巴黎总是值得一去,你带去什么东西,总会有报偿。”

如何欣赏一幅艺术作品?盘点世界十大奇异艺术品

艺术是一种比现实更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所传达出的情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品受到人们广泛爱好。不过也有一些辣眼睛的艺术品,接下来呢就由本站我为大家揭秘世界十大奇异艺术品,感兴趣的赶紧一起往下看!

世界十大奇异艺术品

1、珍妮特

艺人:克莱尔·申斯

克莱尔·申斯通于1979年在皇家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她被告知,一位“贵宾”一直在看她的学位课程,并留下了电话号码。之后她打电话问,弗朗西斯·培根说“我爱你的工作”,想让她创作一名为“珍妮特”的作品。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她花了很多时间和培根在一起,为他画了50多幅油画、水彩、粉笔和铅笔素描。自那以后,克莱尔的作品在伦敦各地广泛展出,包括佐伊·瓦纳梅克、罗纳德·哈伍德和大卫·鲍伊的肖像。

2、弯曲

艺人:吉尔伯特与乔治

吉尔伯特·普鲁希和乔治·帕斯莫尔是艺术家,两人于1967年9月25日在圣马丁艺术学院学习雕塑时第一次相遇。他们最初被称为表演艺术家。在学生们还在的时候,他们制作了“歌唱雕塑”。

3、活着的人头脑中死亡的身体上的不可能

艺人:达米恩·赫斯特

达米恩·赫斯特(1965年6月7日出生)是一位英国艺术家,也是被称为“英国青年艺术家”。20世纪90年代,他在英国的艺术界占据主导地位,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死亡是他作品的中心主题。他最著名的是他的自然历史系列,其中死动物(如鲨鱼,绵羊或牛)尸体保存,有时切碎或者甲醛浸泡。他的标志性作品是一个活的人、一只14英尺长的虎鲨,被甲醛浸没在玻璃杯中。

4、无害

艺人: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1909年10月28日-1992年4月28日)是爱尔兰同性恋形象画家,他是伊丽莎白时代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附属后代。他的艺术作品以其大胆、朴实、常常怪诞或噩梦般的意象而闻名。哲学家吉勒·德勒兹对培根作品的解读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幅作品于1953年2月完成,并于1953年2月交付给了一家艺术画廊。

5、娃娃

艺人:汉斯·贝尔默

一位艺术家,最著名的作品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制作的真人大小的青春期女性娃娃。在艺术界,人们也普遍认为他是超现实主义摄影师。自1926年以来,他一直在自己的广告公司担任起草人。他发起了反对纳粹党法西斯主义的洋娃娃计划,宣称他不会做任何支持德国政府的工作。

6、泉水

艺人:马塞尔·杜尚

一个小便器,他把它命名为喷泉,马塞尔·杜尚在“喷泉”诞生不到两年前就来到了美国,并参与了纽约市的反理性、反艺术文化运动。

7、尸体

艺人:冈瑟·冯·哈根斯

一位颇有争议的德国解剖学家,他发明了塑化技术来保存标本,并积极参与其推广工作。他发展了人体世界展览的人体和身体部分。冯·哈根斯有着独特的德国口音,在他的教学尸体解剖录像中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

8、我的床

艺人:特蕾西·艾敏

特蕾西·艾敏生于1963年7月3日,是一名来自土族塞人的英国艺术家,被称为“英国艺术家”或“青年英国艺术家”。1999年特纳奖展览中她的作品——我的床,都引起了媒体的轩然大波。这个展览由她自己自制的脏床、旧避孕套和沾满血迹的内衣组成。

9、死亡

艺人:杰克和迪诺斯·查普曼

他们几乎完全是相互合作的,作为推动英国青年艺术家运动的一份子,他们脱颖而出。在他们早期的职业生涯中,他们是吉尔伯特和乔治的助手。查普曼兄弟于2003年获得特纳奖提名。除了包括侮辱伤害,他们的特纳奖展览首次推出了两部新的作品“性与死亡”。性直接引用了他们以前的著作“反对死者的伟大契约”。最初的作品中有三具被肢解的尸体挂在树上,性也显示了同样的场景,但腐烂的程度更高。

10、白化病患者的皮衣

艺人:贾娜·斯特巴克

詹娜·斯特巴克(生于1955年)是一位加拿大艺术家,她最著名的作品是用肉做的。白化无菌肉衣(1987)和阿波罗椅子(1999),这两件作品的主要介质都是烤熟的牛排。斯特巴克的作品主要涉及权力、性和控制等问题,她还探讨了人类与它所创造的技术之间的关系。

看完上述我为大家盘点的世界十大奇异艺术品,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艺术品需要用心去品味,才能知晓所传达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情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懂艺术的,需要用心去看,去听,去观察!

画鲨鱼的画家(关于鲨鱼的画画作品) 第1张

罗伯特·德尼罗资料

罗伯特·德尼罗出生在一个艺术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位画家,父亲是一位画家、雕塑家兼诗人。德尼罗的童年生活相当自由,但也比较孤独,他更多地沉迷于书本。只到10岁那年有了第一次舞台演出的经验后,他才开始变得不那么腼腆。青少年时期,他的许多时间是跟一群哥们儿在街巷里度过的。16岁那年,他由于参加了查克霍夫的《熊》一剧的巡回演出而获得了他的第一份收入,并从此开始了长达15年的巡回演出生涯,其间,他曾与演技表演学派的代表人物斯戴拉.阿德勒和李·斯特拉斯伯格一同切磋表演技艺。2000年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获终身成就奖。

中文名: 罗伯特·德尼罗

外文名: Robert De Niro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纽约

出生日期: 1943年8月17日

职业: 演员,制片人,导演

代表作品: 《捉迷藏》 (HideandSeek)等

目录

个人档案

影人介绍

步入影坛

星路历程

演员作品

1968-2005年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获奖纪录

人物轶事个人档案

影人介绍

步入影坛

星路历程

演员作品

1968-2005年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获奖纪录

人物轶事展开 编辑本段个人档案

【英文名】Robert De Niro 【出生名(原名)】Robert Mario De Niro Jr 【中文名】罗伯特·德尼罗/港译:罗拔迪尼路 【性别】男 【星座】狮子座 【身高】5尺9英寸(约175厘米) 【绰号】Bobby Milk(牛奶鲍比,据说是因为生性害羞再加上肤色苍白)Kid Monroe (Robert Mitchum 这样称呼)Bob 【宗教信仰】罗马天主教徒 【出生地】纽约,有意大利血统 【教育】Stella Adler Conservatory、American Workshop 【婚姻状况】已婚 【父亲】Robert De Niro,因癌症于1993年5月3日去世(71岁) 【母亲】Virginia Admiral,于2000年7月27日去世 【其它】他只有1/4的意大利血统,另有1/4 的爱尔兰血统, 1/4 的德国血统, 1/8 的荷兰血统以及1/8的法兰西-不列颠血统,不久前被查出患有前列腺癌。目前已基本康复,无大碍,希望影迷们不要担心。

编辑本段影人介绍

趣闻 罗伯特·德尼罗

他永远不重复自己担任过的角色,但永远是一个表情:皱着眉,一脸无奈相。 德尼罗一出现,总有一股暴戾的力量,不知什么时候爆发,令观众看得心惊肉跳。所以有时他演的太过软弱的角色,并不成功,他拍过一部演官方罪犯摄影师的戏,为了爱一个女人,一直被标·莫利欺负。标为喜剧演员。偶尔,德尼罗也当监制,因为他对黑种女子情有独钟。 黑人女友一个换过又一个,从不见他和白人拍拖,所以他出钱拍了一部捧新人的片子。捧的当然是黑人,故事笑那些对电影一窍不通的暴发户,为女友出钱拍电影,看起来特别亲切好玩。 德尼罗演戏非常专业,但不大出声,埋头研究角色,初入行的演员和他演对手戏,怕得要死,不是因为怕自己初入行吃NG影响对方,而是怕给德尼罗忽然跳起来,打他一拳。 认识他的好莱坞朋友说,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要发的脾气,早在戏里发光了。 演技大师 “你在跟我说话吗?你在跟我说话?”看过《出租汽车司机》的朋友都对其中那个一心想出人头地的出租车司机——特拉维斯·毕科对着镜子说话的镜头记忆犹新。《出租汽车司机》的确精彩,大明星德尼罗把特拉维斯·毕科演得入木三分。为此,德尼罗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艺术一贯的认真和执著。 罗伯特·德尼罗出生在一个艺术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位画家,父亲是一位画家、雕塑家兼诗人。德尼罗的童年生活相当自由,但也比较孤独,他更多地沉迷于书本。只到10岁那年有了第一次舞台演出的经验后,他才开始变得不那么腼腆。青少年时期,他的许多时间是跟一群哥们儿在街巷里度过的。16岁那年,他由于参加了查克霍夫的《熊》一剧的巡回演出而获得了他的第一份收入,并从此开始了长达15年的巡回演出生涯,其间,他曾与演技表演学派的代表人物斯戴拉·阿德勒和李·斯特拉斯伯格一同切磋表演技艺。 德尼罗首次走上银幕是1963年参与拍摄布莱恩.德帕尔马执导的影片《婚礼聚会》。他在好莱坞崭露头角是在1973年,他凭着在影片《鼓声轻擂》中对垂死的棒球手布鲁斯.迫尔森的精彩演绎而夺得当年纽约影评人奖的最佳男主角奖。1974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教父II》使德尼罗一举成为超级巨星,由于对青年维托.科里昂的成功塑造,德尼罗不仅为自己赢得了“马龙·白兰度接班人”的美誉,而且还荣获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之后,他又在《愤怒的公牛》一片中再度展示其超凡演技,他饰演的老拳击手雅凯.拉莫塔为他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殊荣。 德尼罗1976年与迪安.阿伯特成婚,生有一子,数年后两人分道扬镳。1997年,德尼罗与其多年女友,前空中小姐格蕾斯.海陶尔举行了秘密婚礼,共有三个儿子,并于近日,一家人游览世博会,以意大利馆结束,因为他拥有意大利血统。和别人交谈,和蔼可亲,大家纷纷让他签名,照相留念,均如愿以偿。 从90年代中期起,德尼罗开始尝试着拓宽自己的戏路。但开始的时候,他在影片《我们不是天使》和《福兰肯斯坦》当中的演出却招致一些影评人的批评,后来推出的《爱好者》一片也引发了无数的倒彩。近几年,他的几部新片颇受好评,使人们得以重睹德尼罗的风采:1995年推出的《热力》和《赌场风云》中德尼罗对反派角色复杂而又细致的刻画简直炉火纯青;而1996年推出的《沉睡者》和《马文的房间》则显示出他在塑造善良、平实人物时所具备的天赋;1997年的《杰克.布朗》和《摇尾狗》则展示出更加全面的表演才能。虽然1998年的名著大片《远大前程》似乎没瞄准目标,而恐怖片《浪人》好像也是言过其实,但不管怎么说,1999年,德尼罗还是有好戏唱的,哈洛德·拉密斯的喜剧《分析》对于德尼洛来说,肯定又是一个好的开端。 罗伯特是当今美国影坛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被公认为美国演员中演技派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戏王之王。

编辑本段步入影坛

罗伯特·德尼罗早在10岁的时候,他已经有机会参演舞台剧《绿野仙踪》,不过是演那只害羞的狮子。在通过StellaAdlerConservatory和AmericanWorkshop的学习后,他在美国导演BrianDePalma的影片中得到了一个角色,从此开始了他的水银灯之旅。 1973年罗伯特·德尼罗在影片《战鼓轻敲》中饰演了一个头脑不灵光的棒球手开始得到了美国观众的关注。同年,著名大导演马丁西科塞斯的《残酷大街》一片,德尼罗在其中扮演一个纽约意大利街区中混食的小流氓,为了出人头地而不择手段地打劫杀人,片中的他脸色苍白,不修边幅,干坏事时一副自得其乐的表情。由于演得细腻传神,好莱坞对这位新星是一片赞扬之声,他也由此片获得两项演员大奖。 1974年,德尼罗出演科波拉的名作《教父》第二集,扮演年轻时代的教父,再次出色发挥了他的天才演技,结果此片使他获得了第四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奖,甚至有媒体当时感叹“《教父II》最幸运的就是以德尼罗代替了马龙白兰度”。 1976年,罗伯特·德尼罗主演了美国影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影片之一《出租汽车司机》。德尼罗饰演的一位刚退伍的美国大兵为了拯救一个雏妓大开杀戒。影片大受欢迎,德尼罗在其中的朋克发式也引得当时的美国年轻人纷纷仿效,同时正是因为此片日后引出了著名的“刺杀里根”事件。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德尼罗出演的这一司机形象被后人看作是7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形象,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德尼罗也凭借此片最终问鼎了第四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 从90年代中期起,德尼罗开始尝试着拓宽自己的戏路。但开始的时候,他在影片《我们不是天使》和《福兰肯斯坦》当中的演出却招致一些影评人的批评,后来推出的《爱好者》一片也引发了无数的倒彩。 1995年推出的《盗火线》和《赌场风云》中德尼罗对反派角色复杂而又细致的刻画简直炉火纯青。 1996年推出的《沉睡者》和《马文的房间》则显示出他在塑造善良、平实人物时所具备的天赋;1997年的《杰克.布朗》和《摇尾狗》则展示出更加全面的表演才能。

编辑本段星路历程

罗伯特·德尼罗是美国影坛一位杰出的表演大师。美国社会的芸芸众生在他酣畅淋漓的表演中无不维妙维肖,如见如闻。 1943年8月17日,德尼罗出生于纽约的一个意大利血统家庭。德尼罗的父母都是画家,他因此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早在10岁的时候,他已经有机会参演舞台剧《绿野仙踪》,不过是演那只害羞的狮子。在通过StellaAdlerConservatory和AmericanWorkshop的学习后,罗伯特·德尼罗在美国导演BrianDePalma的影片中得到了一个角色,从此开始了他的水银灯之旅。 1965年,德尼罗到巴黎参加了一家英语剧团的演出,之后,在法国著名电影大师马赛尔内的帮助下初步取得了拍电影的经验。回到美国后,正逢揭露社会弊病的新浪潮电影开始问世,新的人物形象需要新的演员,德尼罗的好运很快便来了。他开始在《Greetings》(1968)、《婚礼舞会》(《TheWeddingParty》1969)、《嗨,妈妈!》(《Hi,Mom!》1970)及《TheGangThatCouldn'tShootStraight》(1971)等影片中饰演配角。 代表作:《教父II》

1973年,德尼罗主演了著名大导演马丁西科塞斯的表现纽约意大利移民生活的影片《小街陋巷》(《MeanStreets》)一片,在其中扮演一个纽约意大利街区中混食的小流氓,为了出人头地而不择手段地打劫杀人,片中的他脸色苍白,不修边幅,干坏事时一副自得其乐的表情。由于演得细腻传神,好莱坞对这位新星是一片赞扬之声,他也由此片而一炮走红并荣获了纽约影评家协会的最佳男主角奖。 1974年是德尼罗演艺生涯中辉煌的一年。在科波拉执导的巨片《教父》续集(《TheGodfather Part2》)中,他饰演了性格复杂的青年时代的教父唐·科莱昂。为了塑造好这一角色,他远涉重洋,到意大利黑手党的故乡西西岛去精心观察揣摩了好几个月。拍摄该片时,力求真实的德尼罗甚至把手拿到烈火上焚烧。终于,德尼罗以令人叹服的演技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甚至有媒体当时感叹“《教父II》最幸运的就是以德尼罗代替了马龙白兰度”。 1976年,罗伯特德尼罗主演了美国影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影片之一《出租汽车司机》(《Taxi Driver》1976)。德尼罗饰演了一个历经周折的平民加英雄式的出租车司机,为了拯救一个雏妓(朱迪·福斯特)大开杀戒。他深入生活,表演得相当精彩。影片大受欢迎,德尼罗在其中的朋克发式也引得当时的美国年轻人纷纷仿效,同时正是因为此片日后引出了著名的“刺杀里根”事件。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德尼罗出演的这一司机形象被后人看作是7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形象,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德尼罗也凭借此片获得了第四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提名。该片更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金棕榈大奖。 1977年和1978年,德尼罗又马不停蹄地拍了两部力作。在《纽约》(《NewYork,NewYork》1977)中,他成功扮演了一个萨克斯吹奏手。而在《猎鹿人》(《Deer Hunter》1978)一片中,他又细腻地刻划了一个从越战中生还,但心灵恶梦不断的迈克尔形象。这些成功的表演令德尼罗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交口赞誉。 1980年、德尼罗又在影片《愤怒的公牛》(《Bag-ingBull》)中成功地扮演了一个历经坎坷的拳击手形象。为了演好昔日的拳击冠军,他与影片的取材人物共同生活了好几个月并不顾高血压增加了50磅体重来适应角色的需要。最终,德尼罗的勤奋与富有实感的演技使他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此后,德尼罗又在《真正的忏悔》(《True Con-Fessions》1981)、《喜剧之王》(《The King of Comedy》1983)、《 代表作:《美国往事》

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1984)、《堕入情网》(《Falling in Love》1984)、《天使心》(《Angel Heart》1987)及《午夜狂奔》(《MidnightRun》1988)等诸多影片中大显身手。在《美国往事》这部光辉灿烂的影片中,德尼罗重温了他的美国少年梦。在《堕入情网》中,他又把一位有妇之夫另燃爱火的热情与无奈刻划得入木三分。而由他主演的《午夜狂奔》更是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85年,一部叫《巴西》的疯狂喜剧,德尼罗客串一个大盗,不讲是他,谁也不相信他连这种小成本的戏都接。不过这部戏节奏鲜明,导演非常有才华,德尼罗是为了欣赏他,什么都肯干。 进入90年代,德尼罗探索不懈。1991年的《恐怖角》(《Cape Fear》)中,德尼罗深刻挖掘了一个流氓的卑鄙、邪恶内涵,饰演了他首个反派角色。另外,德尼罗还出演了《黑夜与都市》(《Night and the City》1992)、《疯狗与荣誉》(《MadDogand Glory》1993)、《这个孩子的生活》(《ThisBoy'sLife》1993)、《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1994)诸片,都有不凡表现。 近年,德尼罗又出演了《赌场风云》(《Casino》1995)、《盗火线》(《Heat》1995)、《狂迷》(《The Fan》1996)和《沉睡者》(《Sleeper》1996)等影片。在《赌场风云》中,他把一个60年代拉斯维加斯的恶棍形象演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看来,知命之年的德尼罗大有宝刀未老、再创辉煌之势。 步入二十一世纪,仍是孜孜不倦地演,转战喜剧,在不少戏中担任配角。零八年和AL拍《正义杀戮》,比《盗火线》差上许多,剧本本身就有问题。

编辑本段演员作品

拜见岳父大人3 Meet the Little Fockers (2010) 弯刀(2010) 天伦之旅(2009) 爱格尼斯的海滩Plages d'Agnès, Les (2008) 即时发生(2008) 正义杀戮/正当杀人 Righteous Kill (2008) 星尘 Stardust(2007) 特务风云 The Good Shepherd (2005) 罗伯特·德尼罗 夫妇

捉迷藏 Hide and Seek (2005) 鲨鱼故事 Shark Tale (2004) 配音 拜见岳父大人2 Meet the Fockers (2004) 圣路伊斯大桥 Bridge of San Luis Rey, The (2004) 天赐 Godsend (2004) Chaos (2004) 疑云重重(夜海追凶) City by the Sea (2002) 好戏上场 (爆Show特警组)Showtime (2002) 老大靠边闪II :歪打正着 Analyze That (2002) 纽约:9/11 9/11 (2002) 大买卖 Score, The(极盗爆破/鬼计神偷)(2001) 15分钟(死亡直播/千钧一刻) 15 Minutes (2001) 拜见岳父大人 Meet the Parents (2000) 飞鼠洛基冒险记(波波鹿与飞天鼠) Adventures of Rocky Bullwinkle, The (2000) 怒海潜将 Men of Honor (2000) 完美无瑕 Flawless (1999) 老大靠边闪 Analyze This (1999) 远大前程 Great Expectations (1998) Lenny Bruce: Swear to Tell the Truth (1998) 浪人 Ronin (1998) 警察帝国 Cop Land (1997) 代表作《愤怒的公牛》

作大英雄 Wag the Dog (1997) 危险关系 Jackie Brown (1997) 沉睡者(豪情四兄弟)Sleepers (1996) 狂迷(烈火终结令) Fan, The (1996) 马文的房间 Marvin's Room (1996) 一切从心开始(亲亲坏姊妹)Marvin's Room(1996) 赌城风云 Casino (1995) 盗火线 (烈火悍将)HEAT (1995) 科学怪人之再生情缘 Frankenstein (1994) 代表作:《盗火线》

不如重新开始 This Boy's Life (1993) 布朗克斯的故事 A Bronx Tale (1993) 疯狗马子(暂借的情人) Mad Dog and Glory (1993) 四海本色(罗拔迪尼路之梦) Night and the City (1992) 幕后情人(疯狂银色梦) Mistress (1992) 教父三部曲(录像带发行,三集剪到一起,第二集成了开头,看得观众一头雾水):1901-1980 Godfather Trilogy: 1901-1980, The (1992) Godfather Family: A Look Inside (1991) 午夜风暴Guilty by Suspicion(1991) 恐怖角 Cape Fear (1991) 嫌疑犯 Guilty by Suspicion (1991) 浴火赤子情 Backdraft (1991) 好家伙/盗亦有道 Goodfellas (1990) 史丹利与爱莉丝 Stanley Iris (1990) 无语问苍天 Awakenings (1990) 战役余情 Jacknife(1989) 我们不是天使 We're No Angels (1989) 水手刀 Jacknife (1989) 午夜狂奔 Midnight Run (1988) Dear America: Letters Home from Vietnam (1987) 天使心 Angel Heart (1987) 铁面无私 The Untouchables (1987) 教会(战火浮生) The Mission (1986) 巴西/妙想天开 Brazil (1985) 坠入情网 Falling in Love (1984) 美国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 代表作:《出租车司机》

喜剧之王 King of Comedy, The (1983) True Confessions (1981) 打不开的锁 True Confessions (1981) Sam's Song (1980) 愤怒的公牛 Raging Bull (1980) 猎鹿人 Deer Hunter, The (1978) 纽约,纽约 New York, New York (1977) 最后大亨 Last Tycoon, The (1976) 一九零零 1900 (1976) 出租车司机 Taxi Driver (1976) 德尼罗和帕西诺

Bertolucci secondo il cinema (1975) 教父续集 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 穷街陋巷 Mean Streets (1973) 战鼓轻悄 Bang the Drum Slowly (1973) Born to Win ( 1971) Gang That Couldn't Shoot Straight (1971) Jennifer on My Mind (1971) 血腥妈妈 Bloody Mama (1970) 嗨,妈妈! Hi, Mom! (1970) Wedding Party(1969) 帅气逃兵 Greetings (1968) Trois chambres a Manhattan(1965)

编辑本段1968-2005年主要作品

2005《捉迷藏》 (HideandSeek) 2005 《TheGoodShepherd》 2004 《Chaos》 2004 《华氏911》 (Fahrenheit9/11) 2004 《复制儿魂》 (Godsend) 2004 《拜见岳父大人2》 (MeettheFockers) 2004 《鲨鱼传说》 (SharkTale)(voice) 2004 《圣路伊斯大桥》 (TheBridgeofSanLuisRey) 2002《9/11纽约:9月11日》(Himself/HostinTVBroadcast)(TV) 2002《老大靠边闪2》(AnalyzeThat) 2002《疑云重重》(CitybytheSea) 2002《好戏上场》(Showtime) 2001《TheScore》 2001《千钧一刻》(FifteenMinutes) 2000 《门当父不对》 (MeettheParents) 2000《怒海潜将》(MenofHonor) 2000 《波波鹿与飞天鼠》 (TheAdventuresofRockyBullwinkle) 1999《老大靠边闪》(AnalyzeThis) 1999 《老大慢半拍》 (Flawless) 1998 《冷血悍将》 (Ronin)1998《烈爱风云》(GreatExpectations) 1997《桃色风云:摇摆狗》(WagtheDog) 1997《黑色终结令》(JackieBrown) 1997《警察帝国》(CopLand) 1996 《马文的房间》 (Marvin'sRoom) 1996《豪情四兄弟》(Sleepers) 1996《烈火终结令》(TheFan) 1995《烈火悍将》(Heat) 1995《赌国风云》(Casino) 1994《玛莉雪莱之科学怪人》(MaryShelley'sFrandenstein) 1993《男孩的生活》(ThisBoy'sLife) 1993《四海情深》(ABronxTale) 1993《疯狗马子》(MadDogandGlory) 1992 《四海本色》 (NightandtheCity) 1992《Mistress》 1991《恐怖角》(CapeFear) 1991《真实一瞬间》(GuiltyBySuspicion) 1991《Backdraft》 1990《睡人》(Awakenings) 1990《好家伙》(Goodfellas) 1989《史丹利与爱莉丝》(StanleyIris) 1989 《我们不是天使》 (We'reNoAngels) 1989《Jacknife》 1988《午夜狂奔》(MidnightRun)1987《天使心》(AngelHeart) 1987《铁面无私》(TheUntouchables) 1986《教会》(TheMission) 1985《巴西》(Brazil) 1984《坠入情网》(FallinginLove) 1984《四海兄弟》(OnceUponatimeinAmerca) 1983 《喜剧之王》 (TheKingofComedy) 1981《TrueConfessions》 1980《愤怒的公牛》(RagingBull) 1978《越战猎鹿人》(TheDeerHunter) 1977《NewYork,NewYork》 1976《TheLastTycoon》(TheKingofComedy) 1976《计程车司机》(TaxiDriver) 1974《教父续集》(TheGodfatherpartII) 1973《残酷大街》(MeanStreet) 1973 《战鼓轻敲》 (BangtheDrumSlowly) 1971《BorntoWin》 1971《TheGangThatCouldn'tShootStraight》 1971《JenniferonMyMind》 1970 《BloodyMama》 1970《Hi,Mom!》 1969《Sam'sSong》 1969《婚礼》(TheWeddingParty) 1968 《祝福》 (Greetings)

编辑本段导演作品

特务风云 The Good Shepherd (2005) 大买卖 Score, The (2001) 布朗克斯的故事 A Bronx Tale (1993)

编辑本段获奖纪录

1981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 (1980) 1975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教父2》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 2003年美国电影学院终身成就奖 2000年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德尼罗获奥斯卡影帝

1993年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09年美国好莱坞电影节,《天伦之旅》获男演员奖 2010年美国金球奖终身成就奖 《教父续集》 (1974)罗伯特·德尼罗获第四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出租司机》(1976)罗伯特·德尼罗获得第四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猎鹿人》 (1978)罗伯特·德尼罗获得第五十一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愤怒的拳击手》 (1980)罗伯特·德尼罗获得第五十三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苏醒》 (1990)罗伯特·德尼罗获得第六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好家伙》 (1991)罗伯特·德尼罗获得第六十三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2010年11月 获得2011年金球奖的终身成就奖--塞西尔·B·德米尔奖(Cecil B. DeMille Award)。

编辑本段人物轶事

中国电影市场容量猛增,让好莱坞电影人越发关注东方这块巨大的蛋糕。2010年8月,奥斯卡影帝罗伯特·德尼罗带着家人来中国考察市场兼旅游,而他在中国拜访的第一个电影人就是姜文。

国外漫画家,画了讽刺社会的画作,结果怎样了?

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看漫画,这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此同时,艺术可以是一把很好的枪,杀人于无形。很多人会巧妙地运用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与对于一些现象的看法,但是不是每个漫画家都会敢于挑战权威的。

一、因为自己的作品被监禁

有些人就会利用画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艺术可以让很多人产生共鸣,所以影响力是非常的广的。不过有时候情绪的表达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厄运哦。就比如奥地利漫画家Gerhard Haderer,他既才华横溢又个性鲜明,就因为创作了一些插画所以就被监禁了。

这位漫画家因为自己的画被监禁6个月,据说他的漫画讽刺了当今社会的丑恶。因为画作非常直接戳中的当下的很多真实现象,所以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满,于是敌视他的人自然会想办法整他,那么,他到底画了什么漫画?

二、有寓意的画

自拍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事情,现在的手机相机非常普及,人们喜欢用照片来记录生活,但是有些人为了博人眼球不惜以身犯险。在这张画中,一直抓着自拍杆的手从鲨鱼的肚子里面伸出来,很明显这个人想博人眼球去和鲨鱼自拍结果却被鲨鱼吃掉了,最后自食其果。但是自拍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无论什么事情,太过了就会变得不好,所以凡事要适度。

很多人都喜欢去宴会,那里可以结识很多的人,而越是高级的宴会大人物就会越多,很多人为了巴结这些人不惜就会去参加宴会,但是他们的形象在一些人眼里面不过是跳梁小丑,不值得一提,而这种醉生梦死会一直懵逼人的眼睛,激发人的欲望。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方净土,这是独属于自己的秘密,不过在当今的社会,每个人真的都属于自己的隐私吗?当然没有,在数字化时代,卫星可以拍摄到你在家中做了什么,大数据可以分析你所有的状况,你的照片会暴露你的地理位置。而在家也是不安全的,因为在你戴上眼罩安心享受日光浴的时候,你的邻居或者是陌生人或许正在用无人机窥视你。

稳定的生活是很多人都向往的,不过稳定的生活都需要钱来支撑,所以就出现了一些极为不好的风气,那就是各种拜金行为,人们对于金钱的追逐过度之后反倒是成为了金钱的奴隶。不管是金钱还是其他,一旦过分的追求就会走向不好的结果,贪念是每个人都需要克服的,欲望放大之后要是不能及时收回来就会自酿苦果。

大家有没有发现科技水平越来越高的同时环境也越来越差了,这就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后果,虽然工业发达,但是环境也受到了摧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还不注意对于环境的保护,等到人还没有进化到可以直接喝海水那么地球就要面临灭绝了。一条河流的灭绝很有可能就是许多物种的灭绝。蝴蝶效应,环环相扣。

结语

Gerhard Haderer的画作非常现实也毫不遮掩,他的画蕴藏着很大的力量,让人时间的暗面无处遁行,他所表达的东西就那样直接怼在了这些现象的面前,而这些问题恰巧也是大家心知肚明也心照不宣的,于是他就撞在了枪口之上,很多心里面害怕的人就会和他作对。

其实像这样的带有讽刺了当今社会的丑恶的画作还有很多,以后也会越来越多,为什么这种类型的画作会变得更多呢?因为这些现象愈演愈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