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50元买的“海怪”竟是国宝中华鲎,这是一种海洋节肢动物。
1、江苏省一名男子在市场上看到了一只新鲜的动物,这只动物贾归脾生还有一根长而尖的尾巴,他询问了卖主之后,确定可以食用,以50块钱的价格买回了家。当他叫来儿子一起看的时候,儿子发现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鲎,男子知道后马上联系了海门区农村局,并且把中华鲎带到东灶港放生,当然他这样的行为也受到了执法部门的肯定。
2、中华鳖其实是很常见的,它一般是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区。可能是因为气候的原因使他们的栖息地发生了转移。它是一种海洋节肢动物,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独立的名称。鳖是一种古老的群体,它的体长可达60厘米重可达到5公斤左右,身体由三部分组成。他们的眼睛在接近眼点,而且有六对腹足。当需要吃食的时候,就利用他的小钳子来捕捉食物。
3、人们会食用鳖,他们会使用肉作为诱饵去捕捉。从1960年以来,医学行业认为BA的血液中含有凝血剂,对于人类的医学上是有帮助的。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过度的捕捞等原因,中华鲎已经是世界上濒临绝种的动物了。数量已经从50的每天1000对下降到2002年每天4对。
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非法的捕捞行为更加的猖獗。因此也使这类动物越来越少。他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破坏,而且遭受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近年来正在加大野生动物的保护宣传,希望通过宣传活动更加的扩大,民众的环保意识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捕捉。同时对于抓野生动物的群众主动的举报。
我们中国有特别多的美食,不仅做法多样,食材也是相当多。但也不是所有东西都能拿来做食材,比如保护动物就不能食用,如果食用了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福建5男子将中华鲎当下酒菜被刑拘
而前段时间,在福建就有5名男子因为吃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鲎,而被当地民警依照法律给刑拘了。根据相关报道,他们不仅将中华鲎当作下酒菜给食用,还拍摄了视频发布到网络上,这行为也被网友给狠狠骂了一顿。
中华鲎长什么样
对于中华鲎这种动物,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它是分布在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的一种节肢动物。中华鲎在地球存活的时间很长,早在三亿年前,它们就在海洋里生活,那个时代是恐龙还未出现的时期,因此中华鲎可以说是海洋里的远古遗民,同时,中华鲎由于存活那么长时间,也被人们称作“生物活化石”。
从以上的介绍中,大家应该了解到中华鲎这种动物有多珍贵,它也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动物,禁止任何个人非法进行捕杀、贩卖和食用。所以大家不要因为好奇就去吃中华鲎,这是会坐牢的。
不要误食的保护动物
很多人在吃动物时,要搞清楚吃的是什么,不要将自己不知道的动物给吃了,万一是保护动物,那可就不好玩了。而在现实生活里,有的保护动物是很容易被误食的,比如青海湖湟鱼,这种鱼是保护动物,但却经常发生被人捕捉食用的情况。此外,韩国的一个野外生存节目中,一个女嘉宾就因为误吃了泰国一级保护动物库氏砗磲,而被泰国警方追捕。
所以吃货朋友要注意了,千万不要去吃保护动物,不然就会有牢狱之灾,也不要去吃自己不知道的动物,避免无意吃到保护动物。
有蓝色血液生物:鲎
鲎,音[hòu],sb(horseshoe crab),属于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的海生节肢动物。
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质甲壳,有四只眼睛,其中两只是复眼 ,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只用来感知亮度,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
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 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最早的鲎化石见于奥陶纪(5.05亿~4.38亿年前),形态与现代鲎相似的鲎化石出现于侏罗纪(2.08亿~1.44亿年前)。
与三叶虫 (现在只有化石)一样古老。共4种,见于亚洲和北美东海岸。又称马蹄蟹,但不是蟹,而与蝎、蜘蛛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有亲缘关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扩展资料
“海底鸳鸯”鲎:肥大雌鲎驮瘦小"丈夫"前行(图)
导报讯(记者 林彬彬)现在是鲎的繁殖季节。昨日中午,一游客在厦大白城海边抓了一对鲎,把“夫妻”俩拆散了。
目击市民王先生介绍,抓到鲎的是一个年轻男游客。当天中午,两只鲎出现在靠近沙滩的海边,游客发现后,就把它们带上岸,仔细“观摩研究”了一番。“加上尾巴,它们的体长大概30厘米。”王先生说。
最后,游客把其中一只鲎放生了,而另一只鲎被另一个游客带走。
当地老渔民呼吁,现在鲎已经不常见了,希望大家保护它们。
相关资料
繁殖季节“夫妻”形影不离
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有“活化石”之称。中华鲎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沿海,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华鲎在中国福建沿海从每年的4月下旬至8月底均可繁殖,通常于日落后,在大潮的沙滩上产卵,自立夏至处暑进入产卵盛期,大潮时多数雄鲎抱住雌鲎成对爬到沙滩上挖穴产卵。
每当春夏季鲎的繁殖季节,雌雄一旦结为夫妻,便形影不离,肥大的雌鲎常驮着瘦小的“丈夫”蹒跚而行。此时捉到一只鲎,提起来便是一对,故鲎享有“海底鸳鸯”之美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鲎
中国新闻网—“海底鸳鸯”鲎:肥大雌鲎驮瘦小"丈夫"前行
鲎鱼在甲壳背面的前方中央有1对单眼,稍后方两侧有1对形较大的复眼。
鲎有4只眼睛,头胸甲前端有两只小眼睛,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说明这对眼睛只用来感知亮度。在鲎的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干个小眼睛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