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以丝绸贸易而闻名,路上的主要商品又是什么 趣历史网(丝绸之路上的服饰)

2023-03-15 6:16:22 百科全识 梁佰亿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自然是以丝绸贸易而闻名。那么丝绸之路上还有其他什么重要的货物?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是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一直都不是丝绸。之所以从19世纪开始的历史学家,将其称为丝绸之路,主要是因为丝绸一度是贸易清单中最较知名的奢侈品,在古典时期的欧洲具有标志性意义。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丝绸之路并不是随着丝绸贸易而产生的一条贸易通道。相反,从上古开始就是一条欧亚地区的国际性走廊。除了商品交换和军事冲突外,这条路线也是民族迁徙的主要捷径。

而丝绸在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经被出口到了西亚和地中海等地。甚至可能在张骞的时代之前,就已经不是东亚独有的手工艺产品了。

现在考古学家已经发现,西域南部的重要城邦于阗,至少在公元1世纪时候就有了自己独立的丝织产业。当地人不仅可以在自己的作坊里加工进口的生丝,还有自己的养蚕基地,自己出产生丝。

随着时间的发展,类似的独立产区也逐步向西扩散。经过中亚河中地区的城市--到波斯北部的里海沿岸地区--在到希腊本土--意大利半岛--西班牙和法国的,几乎充满了欧亚大陆。其中的大部分地方,在大航海时代盛世来临前,就已经完成了产业升级。

所以,至少从公元1世纪开始,丝绸的独一无二性就已经开始降低了。 6世纪欧洲人,开始在希腊建立自己的丝绸产业。之前他们的作坊主要是加工进口生丝,之后也有了独立的完整生成链。

丝绸就更加不是顶级国际贸易品了。古典时代的罗马皇帝,以穿丝绸服饰而惊为天人。但这种事情在此后是再也看不到了。

与此同时,很多其他更具有持续性的商品,一直在丝绸之路上活跃着。比如从唐宋时期开始对外出口的茶叶。由于在当时东亚本身产量也有限的,而且不容易保质保鲜,所以被制造成类似今天砖茶一类的茶砖。通过外商的马队和驼队,送到中亚、西亚和俄罗斯。

奴隶

这种贸易的结果就是今天的伊朗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都嗜茶如命,几乎每天都要喝上几次。俄罗斯也成为了欧洲第一个喜好喝茶的民族。这种内陆茶叶贸易,一直到19世纪的天津条约签订后,才被从海上来的俄罗斯商船替代。丝绸在那个时候早就不再有此地位。

另一种经久不衰的商品就是奴隶。远在近代的欧洲人和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学会用船进行黑奴、白奴贸易前,中亚的商人就在丝绸之路上进行着类似的事情。

大量的战俘和掠夺人口,会被贩卖到其他地方。当地也成为了历史上各奴隶部队的起源地。粟特城市和商队都会购买奴隶去组织武装,成为了后来阿拉伯帝国、各突厥系势力、马穆鲁克人和奥斯曼同类型部队的始祖。

香料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一种非常重要的商品--香料。作为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东亚,除了最低级别的糖外,没法生产其他很多种类的香料。这类货物都要从马鲁古群岛生产、装货,先运到印度等地,再分流到西亚和中亚的次级市场。但海运在这种贸易中所占据的份额,就远比陆地效率要高。萨珊波斯人就曾经垄断过这条路线,后来阿拉伯人取而代之,一直到欧洲人在近代将其垄断为止。

所以,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一直不是丝绸。茶叶、奴隶和香料都占据更大的贸易份额,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更为持久。而其他一些货物诸如新式的武器、优质的战马、食盐、玻璃制品和毛纺织品等,也比丝绸在这条贸易通道上的表现要好的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丝绸之路对汉服演变发展的影响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丝绸之路上的服饰(丝绸之路的服饰交流有哪些) 第1张

丝绸之路对中国服装的影响

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原地区原来以宽大剪裁为主的服饰,变为紧身的、窄袖的

很具有西域特色

我是学服装设计的,请问丝绸之路对服饰的作用及影响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汉唐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与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得以演化成整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服饰文化。这正应验了美国人类学家英菲的论断:"一个文化项目是外来渗透的结果,还是自然独立发明的产物,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注重历史遗产的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文化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最先都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出现的。"要了解中国服饰那多样的款式、独特的风采、鲜明的色泽和精湛的工艺,首要的课题就应该浅知一点中华民族博大深邃的服饰文化发展轨迹,这样才能通过浏览,去着意开开掘中华服饰文化的底蕴。

新中国建立后的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成就,已经把服饰文化的源流,科学地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阶段。在此以前更遥远的时间,人类开始用捕猎所获的兽皮来掩盖保护身体和保暖。夏天则拣取树叶遮掩阳光免受炎热。这标志着人类刚脱离了动物境界,原始服饰出现的雏形。而山顶洞人遗存中发现的利用缝纫加工为特征的服饰文化。这时候的衣饰已不再是简单的利用自然材料,而演变成合乎人类生活需要的构造,开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先河。

中国服饰文化简史

我国服饰文化的历史源流,若从古典中寻找,总会将其归结于三皇五帝。如战国人所撰吕览和世本记述,黄帝时"胡曹作衣";或说:"伯余、黄帝制衣裳。"这个时代,从考古发掘的文化遗存对照,应该是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内出土的实物有纺轮、骨针、纲坠等,又出土有纺织物的残片。我国中原甘肃出土的彩陶上的陶绘,已将上衣下裳相连的形制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殷商时期,社会生产力额定发展,在物质上又有许多物质文明的局措。从甲骨文中可见的象形文字就有桑、茧、帛等字样,可证明农业在当时的发展。又从出土的商代武器铜钺上存有雷纹的绢痕和丝织物残片等,可见那时的工艺水平的高超和精湛。殷商甲骨文中,可见王、臣、牧、奴、夷及王令等,衣冠服饰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开始打上了时代烙印,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兮、辨等威"的工具。尊卑贵贱的生产关系,促使服饰也开始形成其固有的制度。

周代是中国冠服制度逐渐完善的时期。这时候,有关服饰的文字记载十分多见。青铜器铭文中,有关服饰的记载和"虎冕练里"(毛公鼎)、"女裘宝殿"(周、伯蔡文簋)等。随着等级制的产生,上下尊卑的区分,各种礼仪也应运而生。反映在服饰上,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这些服饰适应了天子与庶民,甚至被沿用于商周以来的二千年封建社会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不全遵周制度。七国崛起,各自独立。其中除秦国因处西陲,与其它六国有差异外,其它六国均因各诸侯的爱好和奢侈,以及当时兴起的百家争鸣之风,在服饰上也各显风采。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均着珠履;平原君后宫百数。卫王宫的卫士穿黑色戎衣;儒者的缛服长裙褒袖、方履等等。汉初服饰,与民无禁。西汉虽有天子所服第八诏令的服饰制度,但也不甚明白,大抵以四季节气而为服色之别,如春青、夏赤、秋黄、冬皂。汉代妇女的日常之服,则为上衣下裙。

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北方各族入主中原,将北方民族的服饰带到了这一地区。同时,大量民族服饰文化也影响和同化了北方民族的服饰。妇女的日常衣服仍以上身着襦、衫,下身穿裙子。襦、裙也可作为礼服之内的衬衣衫。

隋统一全国,重新厘定汉族的服饰制度,然而也难以摆脱其由北向南统一而带来北族服饰形制的影响。只是到了唐代帝国的建立,才以其长时间的统治,加上其强盛的国力,令其服饰制度上承历代制度,下启后世冠服制度之经道,同其社会一样,呈现出繁荣景象。唐人与西北各民族的交往频繁,各民族同唐人杂居内地的也很多,因此,唐人穿胡服的装束常会在该时代的文物中见到。隋唐时妇女的日常服饰是衫、袄、裙,多见是上身着襦、袄、衫,而下身束裙子。裙子以红色最流行,其次是紫、黄、绿色。唐代妇女的鞋子多将鞋头作凤形,尺码同男子相似。宫人侍左右者均着红棉靴,歌舞者也都着靴。妇女的日常服饰名目繁多,有如袄、衫、袍、腰巾、抹胸、裙、裤、膝裤、袜、鞋靴等等。

宋代北方大片土地沦为女真族贵族统治领地,服饰文化也因其政治和经济因素而发生交互影响。续资治通鉴记载:"临安府风俗,自十数年来,服饰乱常,习为边装......"可见南宋京都也尚北服。宋代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上身穿袄、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裤。其面料为罗、纱、锦、绫、绢。尤其是裙子颇具风格,其质地多见罗纱,颜色中以石榴花的红色最注目。褶裥裙也是当时裙子中有特点的一种,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贵族妇女着裙的褶裥更多。

元代是蒙古族入关统治中原的时代。其服饰既袭汉制,又推行其本族制度。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须剃发为蒙古族装束。蒙古族的衣冠,以头带帽笠为主,男子多带耳环。然至元大德年间以后。蒙、汉间的士人之服也就各从其便了。妇女服饰,富贵者多以貂鼠为衣,带皮帽。一般则用羊皮和毳毡作衣冠材料。当时的袍式宽大而长,常作礼服之用。元末,因贵族人家以高丽男子女子的装束为美,又流行起衣服、靴、帽仿高丽式样。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国后,先是禁胡服、胡语、胡姓,继而又以明太祖的名义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姓服饰、内臣服饰,其样式、等级、穿着礼仪真可谓繁缛。就连日常服饰,也有明文规定,如崇祯年间,皇帝命其太子、王子易服青布棉袄,紫花布衣,白布裤、蓝布裙,白布袜、青布鞋,戴皂布巾,装扮成老百姓样子出面活动,然也印证了当时平民百姓的衣饰。明代妇女服饰规定民间妇女只能用紫色,不能用金绣。袍衫只能用紫绿、桃红及浅淡色,不能用大红、鸦青、黄色。带则用蓝绢布。明代的衣衫已出现用钮扣的样式。明代妇女的鞋式仍为凤头加绣或缀珠。宫人则着刺上小金花的云样鞋。

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曾下令:"有效他国(指汉族)衣冠束发裹足者,重治其罪。"清代又实行逼令剃发易服,按满族的习俗制度实行剃发改服。服饰制度坚守旧制,尤其在男子服饰上,保持满族特点而延续极长的时期。尽管清代三令五申废除明代服饰,然其官服上的补子仍采用了明朝的样制。命妇冠上所缀的金凤、金翟也仍承前制。清代的官服等级

差别主要反映在冠上的顶子、花翎和补服上所绣的禽鸟和兽类。若排列名次可从皇帝开始,依上而下有皇太子、皇子、亲王、奉恩将军、公主、驸马等皇族宗室戚属。异姓封爵的有公、候、伯、子、男、文武一品至九品官员,未入流的品官,以及进士、举人、贡生、监生、外郎蓍老、从耕农官。此外还有一等、二等、三等蓝领侍卫、侍臣等等,其官服均有严格区别。

清代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政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族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越来越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侵透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方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早期,服装式样变异甚少,民间仍然是长袍马褂为男子服饰;女子则上袄下裙。之后,商业贸易日渐昌盛,洋货大量倾入,羽纱、呢绒、洋绸、花布等充斥市场,使传统的服饰穿着有所变动。外国衣料因价廉渐为人所欢迎,费工费时,工艺考究的滚、镶、嵌、绣等传统手工艺渐渐为衰落,西方缝纫方式开始流行起来。尤其是女性的时装,由于缝纫精制、款式合乎时代潮流,影响尤大。风行于本世纪二十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样式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尚无专业服装研究中心,服装式样的变化经过千家万户,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从20世纪20年代至四十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二十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驼背的旧貌,让女性体态与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大功。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一时不胫而走,全国仿效,几乎成了二十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作为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影剧明星等,在旗袍式样上的标新立意,也促进了它的发展,其中如交际花唐英等人,最早在上海创办的云裳时装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着。

丝绸之路对服饰的影响有哪些

以下是丝绸之路随其自身发展给中国各朝服饰具体带来的影响:

汉代以前,中国就已经开始和西域乃至更远的地区进行商贸往来。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

魏晋服装服饰虽然保留了汉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风格特征上,却有独到突出的地方。公元六世纪波斯图案花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当时的纺织、服装以及其他装饰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一点在敦煌壁画上多有反映。

南朝服式基本上继承魏晋。这一时期敦煌造井、三角形花和条状花、飞天、云纹等动态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古朴、秀丽,又含蓄柔和。当时的毛织毯、麻布和丝绸都是盛行的产品。

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唐以后服饰多受民族融合影响,丝绸之路也难逃闭关锁国带来的厄运。

除此之外,丝绸之路在商品交流、文化交流、技术交流等过程中对中国古代服饰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 皇帝的服饰——丝绸的最高等级

早期的观念有了很大改变,丝绸渐渐丰富,人们开始把锦绣之类特别高级的丝绸作为互相馈赠的礼品。

丝绸渐渐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不仅死后穿,生前也穿。特别是当礼制在中国社会中变得愈来愈重要的时候,这种穿着就成为了礼仪制度的一部分。

丝织品本身就是高贵与身份的标志,而棉麻织品则是普通人的服饰。丝绸服饰由于色彩和图案丰富,更可以作为标志等级的符号。

最高等级是皇帝的服饰。《尚书·益稷》中已见对早期冕服十二章的记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据后代解释,这十二章(即12种花纹)的含义是: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光明之意;龙,能变化而取其神之意;山,取其能云雨或镇重之意;华虫,雉属,取其有文章之德;宗彝,谓宗庙之尊,上有虎、蜼之形,取其勇猛智慧之藻,水草有文或取其洁;

火,取其明;粉米,取其养;黼,作金斧形,取其能割断之意;黻,两己相背形,取臣民有背恶向善之意。十二章可以根据不同的等级而使用不同的数量。

东汉孝明皇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定天子用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七章。

早期的十二章纹饰并无图像传世,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的十二章纹是在敦煌壁画上描绘的皇帝图像,但并不完整。

现存真正带有十二章的实物﹑是于北京定陵出土的明神宗缂丝衮服。

龙纹是皇帝服饰的专用图案。最早出现和最漂亮的龙袍也许就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较真人还高的青铜人像身上,其“穿着”的服装款式与图案都刻得非常清晰。

衣上的图案主题是龙,后来黄能馥先生指导北京某公司专门复原“这件衣服”的式样,并制成衣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仪式。这件根据青铜器上的服装复原的龙袍,也被一些专家和媒体称为“中国第一件龙袍”。

但是从考古或至今传世的实物来看,最早的龙袍出现在辽代,而且已被用于皇帝的服饰。

到元代,龙袍更多,龙的形象也出现了五爪和三爪的区别。五爪大龙专用于皇帝的服饰,而较小的三爪龙可用于一般场合。

明代起,龙的形象渐渐定型,一般有五龙和四爪蟒的分别,龙只限皇帝使用,蟒则大家都可用,但远看起来,龙和蟒的区别不大。此外还有与龙十分相似的飞鱼、斗牛。除五爪龙之外,蟒、飞鱼和斗牛都用于赐服。

色彩也是分辨等级的重要因素。史载秦朝的祭服尚黑,西汉尚黄,东汉则尚赤。但汉代的服色又根据时令而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