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特点和生活特征(下列那种情况蚂蚁)

2023-03-11 23:10:22 最新知识 梁佰亿

特点:

1、同种个体间能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具明确的劳动分工;在蚁群内至少二个世代重叠(不排除个别情况),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

2、蚂蚁绝对是建筑专家,蚁巢内有许多分室,这些分室各有用处。蚁窝牢固、安全、舒服,道路四通八达,错综复杂。蚁窝外面还有一圈土,还有一些储备食物的地方,里面通风、凉快、冬暖夏凉,食物不易坏掉。

3、蚂蚁也是动物世界赫赫有名的建筑师。它们利用颚部在地下挖洞,通过一粒一粒搬运沙土,建造它们的蚁穴。蚁穴的“房间”将一直保持建造之初的形态,除非土壤严重干化。蚂蚁研究专家沃尔特·奇尔盖尔对蚁穴进行建模。他将液态金属、石腊或者正畸石膏灌入入侵红火蚁蚁穴,凝固定型之后挖出。

生活习性:

1、住房:蚂蚁一般都会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规模非常大。它有着良好的排水、通风措施。一般工蚁负责建造巢穴。而出入口大多是一个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样中间有个洞。其次也有用来通风的洞口,巢穴里的每个房间都有明确分类。

温暖潮湿的土壤是它们的最爱。它们通常生活在干燥的地区,但鲜为人知的是,它们能勉强在水中存活两个星期。

2、寿命: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几年,蚁后则可存活几年甚至十年。一个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1到10年。但是大部分新生的蚁后会死亡。

3、食性:蚂蚁的食性简单的分有下列几项:肉食、杂食偏肉食、杂食偏素食、素食。

养殖技术:

蚂蚁系社团性昆虫,作为药用的仅发现大黄蚁,分别为黄猄蚁、拟黑多刺蚁等几个少数品种,人工养殖比较成功的仅有拟黑多刺蚁,蚂蚁适应能力强、周期短、繁殖快,不受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可进行高密度箱式立体养殖,较与假山式、缸式养殖方法相比,具有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占地面积小等许多优点。

一、场地选择:

应根据养殖数量的大小来确定,无论室内、室外,必须具备有充足的光线,无杂物堆放,无不良气味。

二、养殖设施:

在场地四周用砖块,砌一宽25厘米,深5厘米的水槽,水槽的内沿要保持一定的倾斜度,可有效地防止种蚁掉入水中,水槽修建时要留一个利于换水的排水孔。

在距水槽内沿20-25厘米处搭架,材料可用竹竿或木棒、并排排列为轨道型,第一层架到离地面30厘米以上,层架与层架之间的距离35厘米以上,层架的底部放置10-15厘米厚的腐殖沙土。

以下哪种动物蚂蚁庄园

蚂蚁庄园目前为止只有一种动物,那就是小鸡,通过喂养小鸡,可以产生鸡蛋,而鸡蛋又可以在蚂蚁庄园内用来做慈善和一些爱心项目

蚂蚁行为特点和习性是什么

我们平常见到的蚂蚁身长大约1—2厘米,全身黑色或棕色,有一对触角和六条腿,身体明显分为三节,分别是头、胸、腹三部分

蚂蚁喜欢成群结队地住在一起,寻找食物时会单独走开。在一窝蚂蚁中,蚂蚁分别有工蚁、雄蚁和雌蚁三种,我们平常看到的只是工蚁,它的主要任务是寻找食物。要看到雌蚁和雄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等到蚂蚁搬家时,才能看到。在雄壮的蚂蚁搬家队伍中,那些身体肥大,长有翅膀的便是雌蚁,而身体较瘦小也长有翅膀的是雄蚁。在蚂蚁搬家队伍中,还可以看到有许多工蚁搬着白色的圆圆的东西,那就是蚂蚁的卵。

蚂蚁喜欢吃的食物是甜味食物,如白糖和面包屑等。蚂蚁寻食的情况非常有趣,只要你把甜食放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在旁边耐心地等待,仔细观察,就可看到蚂蚁寻食的全过程。蚂蚁开始是漫无边际地到处爬,爬近你放的甜食附近,就会嗅到甜味,然后慢慢地爬过来,先是用腿试探一下食物,看它有无反应,如无反应,它就会吃起来,并会试图把食物拖走。如果食物很大,它拖不动,它就会沿着来路回去叫同伴来,这时你仔细观察就可以找到蚂蚁的窝。蚂蚁钻进窝后不久,就会出来几只蚂蚁,沿原来的路线向食物方向爬去,爬到半路,有的蚂蚁会转回去,在路上碰到别的蚂蚁,它们会用触须交谈。不一会儿,从蚂窝到食物之间就会有许多蚂蚁。

蚂蚁真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下列那种情况蚂蚁(下列哪种情形为) 第1张

在什么情况下蚂蚁的行为会突然改变

本文根据蚂蚁是一种低智慧生物。

其视力范围很短,并且主要依靠嗅觉来进行群体通讯和寻找食物,测量自己的家与周围较大区域地势的相对高低,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必须依靠很好的视觉;蚂蚁不大可能具有测量自己的家与周围较大区域地势相对高低的本能。至于根据预测未来几天的雨量来判断自己的家是否会被雨水淹没,其判断难度则更大,就连人类目前也很难准确做到这点,因此,蚂蚁不会由于担心雨水将窝淹掉而搬家,行为改变完全有可能是另有原因,例如,食物短缺,受到其它蚁群的威胁、攻击等。

如果说蚂蚁能够凭借其本能准确地感觉出即将下雨,甚至能准确地感觉出下雨量的大小,都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那些劈头盖脸的雨点打在身上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如果在下暴雨前蚂蚁不能及时地回到窝内,就有可能被突如其来的大雨冲走,以至于回不了家,甚至送命。虽说蚂蚁的生命在人眼里不值什么,但对蚂蚁自己来讲还是蛮可贵的,干吗要白白丢掉呢?因此,蚂蚁完全有理由感觉出天将下雨,并在下雨前及时回家避雨。 至于说蚂蚁会不会以及应该不应该在下雨前搬家,这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即使是让人类来判断,也决非一般人能够准确地做出。

首先,你至少要测量蚂蚁窝周围几十米范围内地势的高低,再估计即将到来的雨量的大小、降雨的速度、地面渗水的速度以及蚂蚁洞的深浅等参数,如果蚂蚁窝是在高坡、河流、湖泊附近,则更加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相应的气象、水利专家们的认真考察测量,一般人还真不可能确定蚂蚁是否应该搬家。 众所周知,蚂蚁是一种低智慧生物,其视力范围很短,并且主要依靠嗅觉来进行群体通讯、寻找食物和地盘界定。测量自己的家与周围较大区域地势的相对高低,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必须依靠很好的视觉。都说鼠目寸光,但蚂蚁的目光比老鼠还短,能看到几米外的物体就已经很不错了。因此,蚂蚁不大可能具有测量自己的家与周围较大区域地势相对高低的本能。至于根据预测未来几天的雨量来判断自己的家是否会被雨水淹没,其判断难度则更大,就连人类目前也很难准确做到这点,难道蚂蚁群中的气象专家比人还厉害,可以准确的计算自己的家是否会被雨水淹没?是否需要通过搬家回避雨水淹没?

蚂蚁窝几乎无处不在,在我家的附近就有很多,我发现,每当连续下大雨的时候,茫茫大地一片汪洋,一连好几天积存着很深(相对于蚂蚁来讲)的雨水,放眼望去,那些蚂蚁的家也不乏有被水完全淹没的,那末,在那深深的水下被一连浸泡了好几天的那一窝窝蚂蚁,是否都遭到了灭顶之灾呢?根本没有,只要雨过天晴,积水一退,那些蚂蚁窝的洞口又迅速地出现了一只只繁忙的蚂蚁,只见它们忙里忙外,采食运土,丝毫没有死伤惨重的迹象。这表明蚂蚁的窝根本不怕雨水短时间的浸泡。当雨水的浸泡使得蚂蚁窝与大气隔绝时,窝内的蚂蚁可采用运土堵住窝内通道,同时向窝内下面较深处转移的方法避免雨水浸泡的伤害。

此外,土壤的疏水作用也会将雨水引导到地下深处,雨水与蚂蚁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干吗非要停留在蚂蚁窝内与蚂蚁过不去呢?由此可见,蚂蚁窝内部较深处的结构特征,使得蚂蚁根本没有必要一感觉到要下雨就开始考虑是否搬家。 为了验证被水完全淹没的蚂蚁窝内的蚂蚁是否会被水全部淹死,还可以通过水淹实验加以验证,试验表明:受到水淹4个小时,没有看出对窝内蚂蚁的生命产生影响。既然被水淹的蚂蚁窝内的蚂蚁不会被水淹死,则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蚂蚁就没有必要进化出在即将下雨前选择搬家的本能。

生物进化的选择往往是最科学的选择,为了防止蚂蚁窝被水淹,更科学的选择应该是在开始建蚂蚁窝时就将其建在可防水淹的地方,而不是一次次地采取“劳民伤财”的搬家行动。难道蚂蚁在建窝时没有服从生物进化的选择? 由此看来,蚂蚁搬家不一定是蚂蚁担心自己的家是否会被水淹没采取的行动,完全有可能是另有原因。其中一种可能是由于蚁群数量增加造成在蚂蚁窝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寻找新的食物来源,经过工蚁们充分的考察、准备,终于发现了一处食物更加丰富的地域,于是,蚂蚁们通过发出某种特定的气味信息,就开始了举家大搬迁行动。 还有一种可能是蚂蚁搬家是一种逃难行动。

与其它许多动物一样,蚂蚁也是一种需要抢占并保护自己地盘的动物,当蚂蚁窝附近出现别的蚁群时,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两个蚁群之间就有可能发生激烈的冲突,其结果是失败者失去自己原来的家园,到“远方”避难。 再有一种可能是某些种类的蚂蚁本身就有建立多个蚁窝的习惯,当其种群数量较大时,就会本能地开始建立新的蚁窝,以便分流出去一部分蚂蚁。 至于蚂蚁选择在阴天或夜晚搬家,主要是为了防止太阳的暴晒对蚁卵可能造成的伤害,由于在夜晚人们不注意蚂蚁的行动,但常常能够在阴天看见蚂蚁搬家,于是,就将蚂蚁搬家与下雨联系了起来。

【我爱烦恼】为您解烦恼;满意采纳~包您没烦恼。谢 谢 !!

在同一株植物上,如果蚂蚁和蚜虫同时存在,下列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B.蚂蚁把蚜虫的粪便吃掉.

因为蚂蚁和蚜虫本身就是共同生存的两种物种,由于蚜虫的排泄物中有大量的糖分,是蚂蚁最喜爱的食物,作为回报,蚂蚁会赶跑捕食蚜虫的七星瓢虫,一片可以继续获得食物(即蚜虫的高糖排泄物...)

蚂蚁在什么情况下会一起过河、滚出火海呢?

蚂蚁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昆虫,一个蚂蚁群体里每一个成员都有分工。

蚂蚁在遇到危险时会有自救措施,有人观察到,一只蚂蚁落水后,其他蚂蚁会想办法营救。遇大火或洪水时就会发生抱团过河、滚火海的情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就有一篇课文叫《生命的壮歌》,讲的就是蚂蚁抱团滚出火海的事。城市晚报以前也有报导,发生洪水时蚂蚁抱团自救,漂过洪水的事。

附《生命的壮歌》:

有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一位明眼的巴西向导忽然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的包围圈里已是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火神肆虐的热浪中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

城市晚报《蚂蚁抱团》:

黄昏时候,洪水最终撕开了江堤,一个个小院子,顷刻变成了汪洋泽国。

清晨,受灾的人们,三三两两站在堤上,无奈地凝望着水中的家园。忽然,有人惊呼:“看,那是什么?”只见一个黑球,正顺着波浪漂过来,一沉一浮,像是一个人!有人“嗖”地跳下水,很快靠近了黑球,但见他只停了一下,就掉头回游,转瞬上了岸。“一个‘蚁球’。”那人说。“蚁球?”人们不解。

说话间,蚁球漂了过来,越来越近,原来,是一个足球大小的蚁球。黑乎乎的蚂蚁密密匝匝地紧抱在一起。风起浪涌,不断有小团蚂蚁被浪头打掉,像铁路上的油漆片儿剥离开去。人们看得目瞪口呆。

蚁球靠岸了。蚂蚁一层层散开,像打开的登陆艇。蚁群迅速而秩序井然地一排排冲上堤岸,胜利登陆。岸边的水中,仍然留下一团团蚁球,那是英勇的牺牲者。它们再也爬不上来了,但他们的尸体,仍紧紧地抱在一起。

团结,就是力量啊。对于弱不禁风的蚂蚁来说,同样是如此!

如果人心所向,众志成城,就会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