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的特点(介绍蜈蚣的特点)

2023-03-06 18:07:37 最新知识 梁佰亿

蜈蚣呈扁平长条形,长9~17厘米,宽0.5~1厘米。全体由22个环节组成,最后一节略细小。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多见于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角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

蜈蚣呈扁平长条形,长9~17厘米,宽0.5~1厘米。全体由22个环节组成,最后一节略细小。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多见于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角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

蜈蚣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蜈蚣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角落里,有冬眠习性。

特别喜欢捕食各种昆虫,寻找菜青虫、蜘蛛、蟑螂等。每年秋天,冬天的气温都在15以下,也就是石头下面10-15cm深处的日向,挡风处。蜈蚣害怕阳光,喜欢黑夜出来,在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主要生活在土壤稀少的低山区,平原地区有分布,但数量很少。

每次过惊蛰,气温都变暖,蜈蚣结束冬眠,开始出土活动,一般都很喜欢栖息在潮湿阴暗的草丛和乱石沟里。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的上升,蜈蚣逐渐转移到阴凉处避开炎热的白天。

另外,蜈蚣有大小集团居住的习惯,同一群体的蜈蚣可以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打斗和杀戮。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老蜈蚣就会自动离开,寻找另一个栖息地。

介绍蜈蚣的特点(蜈蚣的介绍和特点) 第1张

蜈蚣有哪些特性?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入肝经。

【功效主治】

1.熄风止痉用于惊风抽搐,常与全蝎相须为用,方如止痉散;用于小儿急惊风及破伤风,常配伍全蝎、僵蚕、钩藤等,方如撮风散;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常配伍防风、僵蚕等。

2.祛风通络用于顽固性偏头痛,风湿顽痹,常配伍全蝎、天麻、川芎等。

3.攻毒散结用于疮痈肿毒,常配伍雄黄;用于瘰疬痰核,常配伍全蝎、胡桃仁、鹿角粉。

【用量用法】1~3克,水煎服;研末吞服,每次0.6~1克。外用适量。

【禁忌】孕妇忌用。用量不可过大。

【按语】蜈蚣辛散温燥有毒,性善走窜,截风定搐,作用猛烈,为熄风止痉之要药,凡惊风、破伤风等痉挛抽搐、角弓反张之属于实证者,均有较好疗效。本品不独疗风,且能攻毒散结,以治瘰疬、疮痈肿毒,内服外用,功效均佳。

【类药鉴别】蜈蚣、僵蚕、全蝎均为祛风止痉要药,但僵蚕偏于泄热祛风化痰;全蝎熄风止痉对于频频抽动、手足震颤、头部摇动者效果较好;蜈蚣力猛性燥,对于角弓反张、痉挛强直者好。三者均能消肿散结,僵蚕偏于化痰散结疗喉痹,全蝎、蜈蚣攻毒散结偏疗热毒疮疡及瘰疬痰核。

有没有蜈蚣的特点。

蜈蚣属于多足纲,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

药用蜈蚣是大型唇足类多足动物,只有21对步足和1对颚足;“钱串子”也是蜈蚣,只有15

对步足和1

对颚足;“石蜈蚣”也只有15

对步足。还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

对、45

对,最多的达到173

对。

在自然条件下,蜈晔一般栖息在山坡、田野、路边或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井沿、柴堆以及砖瓦缝隙间,特别喜欢阴湿、陈旧的地面。活动的基本特点昼伏夜出。在温度低于10℃时便停食,零下7℃进入冬眠期。

蜈蚣的寿命仅有6年,性成熟以后,一般在3-5月份和7-8月份的雨后初晴的清晨进行交配,40天开始产卵,雌蜈蚣把受精卵产生在自己的背上,以便及时孵化。每只雌蜈蚣一次排卵达2-3小时,每次产卵80-150粒。卵表面富有粘液,卵粒互相粘在一起成卵块。孵化期间雌蜈蚣不吃不喝,直到孵化出幼蜈蚣。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食性广杂,特别喜食各种昆虫,如黄粉虫、蟋蟀、金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