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于唐朝。
五胡乱华期间中断过。
隋唐收复后又在大唐肃宗年间陷落。当时的情况是:唐朝为平安史之乱调集边军入朝平叛,约764~765年吐番乘虚攻占河西陇右,大唐与西域的联系被隔绝了。而后唐朝陷入藩镇割据时期,无力规复。
兴起于西汉的张骞,始于明清的闭关锁国。其实还是跟朝代在不停地更换,思想在不停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有关系的。在西汉的时候,张骞开通了丝绸之路,为我们中华文化在世界发展做出铺垫,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道路,更是连接了与欧洲等地区国家文化交流的一条道路。丝绸之路在汉武帝的时候是最为盛起的。加强了各国的贸易。
但在元朝的时候,发动了三次西政和南征,为了扩大版图,开启了一系列的征战,从而西方的贸易更加繁华,其国家也发展强大起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繁茂的转移,以及几次的改朝换代。
从唐代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转移到沿海地区,丝绸之路逐渐衰落,被航海的丝绸之路代替。路上的丝绸之路路途遥远,每次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传播,速度缓慢,还要经过患无人烟的沙漠更是一大难题,和战火摧残以及经济中心的转移,在加上海上的丝绸之路发展起来,造船业也繁荣起来,丝绸之路也算是慢慢被舍弃。西北的丝绸之路逐渐荒废。为此开通了海上的丝绸之路。
后面由于西方的等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发展其速度迅速,加上当时君王统治不当,害怕外界的力量,开始了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中国与外界隔绝,是最终导致海上丝绸之路也消失了所以古代繁华的丝绸之路就这样消失在君王的闭关锁国中。
丝绸之路从长安开始,到罗马结束。
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
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数千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
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有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丝绸之路”;
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有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还有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等。
扩展资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不断发展,主要有西北丝绸之路(又叫绿洲丝绸之路或沙漠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三条。它具有由两汉到隋唐的过渡性、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南北两政权同时与西域频繁交往三方面的特点 。
北魏文成帝太安元年(455年),在直接的交往断绝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波斯与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北魏王朝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从这时开始,直到正光三年(522年),《魏书》本纪记载了十个波斯使团,前五次应当是到了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为中国带来了玻璃制品工艺,后五次到达的则是493年迁都后的洛阳。
神龟元年(518年),宋云与比丘惠生,由洛阳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出使西域,拜取佛经。正光三年(522年)宋云、惠生等由天竺回到洛阳,取回大乘经典170部,丰富了中国的佛教文化。
波斯的使者也顺着丝绸之路深入到南朝。中大通二年(530年),波斯国遣使献佛牙。五年(533年)八月,遣使献方物。大同元年(535年)四月又献方物。波斯之通使南朝,走的是西域经吐谷浑境而南下益州(四川)再顺长江而下到建康(今南京)的道路。
这一时期,中西之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这种交流,在政治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在经济上,促进了双方之间经济贸易、生产技术的交流;在文化上,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兴盛和礼乐文化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要论:古丝绸之路与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