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刘邦之间虽然只差了三岁,可是他们两个人的出身不同。秦始皇出生王族,很小的时候就被立为了太子。而刘邦出生布衣,到了40多岁的时候还一无所成,所以两个人的身份有着很大的悬殊。
第一,秦始皇是王族之后。
秦始皇是秦朝的开国皇帝,他雄才大略统一了中国,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秦始皇出生不久就被他的父王立为了太子。可以这么说,秦始皇这个人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而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第二,刘邦是一个布衣天子。
刘邦虽然和秦始皇一样,都是一个王朝的创建者,可是他跟秦始皇之间的身世却差别非常大。秦始皇是从父辈那里继承的王位,然后又消灭了东方六国,然后建立了统一的大秦帝国。
而刘邦出身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之家,到了40多岁的时候,也只是当着一个非常普通的泗水亭长。可以说刘邦是一个出身低贱的布衣天子,他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是因为他的运气非常好,赶上了秦末大乱,而且他有很大的胆量和勇气去起兵造反。
第三,两个人的差别非常大。
刘邦和秦始皇之间的差距非常的大,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跟秦始皇的先辈们脱不了关系。在秦始皇出生之前,秦国的历任君主已经将秦国经营的非常强大,东方六国早就不是秦国的对手,所以秦国统一天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而刘邦则不同,刘邦在起兵反秦之前只是一介草民,他灭掉秦国以后又面临一个非常强大的敌人项羽,刘邦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才成为汉朝的皇帝。
总结:秦始皇和刘邦之间虽然年龄比较接近,但是两个人的身世和背景却是天差地别,秦始皇出生于一个王族之家,而刘邦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
秦始皇和汉高祖刘邦都是中国历史上两位很重要的帝王,两个虽然是只相差三岁,但是他们俩活跃的年代中间发生了太多的历史事件,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属于一个时代的人。
13岁被立为秦王,22岁亲政,粉碎嫪毐的叛乱,次年,免除吕不韦秦相之职,其后耗时10年,兼并六国,继而平定百越,统一天下,开创帝制,主要成就:统一六国;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建立皇帝制度,修建万里长城
两个人的起点不一样,秦始皇的起点高,典型的“富二代”,他的起步就是一个国家的国王。马云刘强东的创业故事是一部传奇,李嘉诚的人生是一部传奇。但是李泽楷的经历成为传奇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因为他也继承了一个“白银帝国”,除非他有别的突破,否则守业更难,难免成为经济界的秦始皇。
比如特朗普有传奇故事吗?以前在生意场上是没有的,但是现在他当了总统,不管这个总统被如何评价,他也是突破,那么他在特朗普家族史上又是一个传奇了,一个意思。刘邦与秦始皇不同,刘邦的起步是草根,这个起步意味着两点,第一,发迹的难度大,有本钱做生意赚钱容易,没本钱做生意可是难上难,就像我们下雪天滚雪球,最开始从一个小雪球滚起来的时候,是非常难的,等滚到一定程度后,只要稍微推一下就可以不断变大。
结局不同。貌似两人都成了大中国的皇帝,高度是一样的,但其实不然,秦始皇过后,经历了秦二世秦朝就完蛋了,并且秦二世时国家肯定不如秦始皇时候辉煌,换句话说就是,秦始皇所处的是秦朝的最高点,过后就走下坡路,并且迅速坠落。而刘邦不同,在刘邦的汉高祖时代,强大的汉王朝才“小荷才露尖尖角”,如老鼠拖的葫芦一样,大头还在后头。如音乐才刚开始前奏,更精彩的华章在后面;如同登珠穆朗玛峰才走到了西藏灵芝;用温度比,秦始皇是深秋下午两点的温度,而刘邦是夏天早晨7点的温度,温度虽然都是25度,但发展结果不一样,一个即将进入寒冬,一个会越来越热烈。
在大家印象中,秦始皇和刘邦似乎是两个时期的人,一个在秦朝,一个在汉朝,仿佛隔了整整一个时代。可实际上,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刘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秦始皇只比刘邦大3岁。
那为什么会有两人不在一个时代的错觉呢?
原因很简单,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几十年,秦始皇和刘邦大放光华的时间有先有后,不在同期,没有交集也没有竞争。且秦始皇享年49岁,刘邦活了62岁,这无疑也加大了两人之间的时间距离感。
秦始皇一生下来就是秦国公子,从小一举一动倍受瞩目,13岁当上秦国的大王,身边更是围绕着一票史官,将他一言一行都记下。
那会儿,刘邦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要家世没家世,要才能没才能,哪位史官有闲情记录他的事迹?没价值。
要知道,修史是件神圣的事情,记的是帝王将相、忠臣孝子或一派宗师。当时许多出名的人物,在史书上的描述都只有一两句话,刘邦显然还没有上史书的资格。
对于后人来说,这时期的刘邦就等于是隐形的。
长大之后,秦始皇更了不得,粉碎了母亲赵姬和情夫嫪毐的阴谋,掌权多年的吕不韦也被他罢官流放。当然了,在秦始皇身上,这些都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真正的大事是统一六国,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王朝,给后世各朝代打好了模版。
那时刘邦在做什么呢?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估计和普通百姓一样,臣服于秦始皇的王霸之气,恭敬跪拜。
而且刘邦并不是在秦始皇一死就出头的,中间还有许多事。
历史的大致轨迹是这样,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天下,途中生了重病,眼看不治,准备传位给长子扶苏。
但深得他信任的太监赵高因和扶苏有旧怨,担心扶苏上位后自己遭到清算,心一横,压下了秦始皇召扶苏回京城主持丧事的诏书。
没过几天,秦始皇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太平台),丞相李斯为避免天下大乱,封锁了消息,打算回到京城等扶苏接位后再公布。新旧交替之际,最容易生出事端,李斯这样的处理无可厚非。
然而赵高早已生出了祸心,说动李斯扶持无能的胡亥继位登基。胡亥为扫清障碍,几乎把自己的兄弟们全弄死了,之后就是赵高和李斯争权,李斯落败腰斩,赵高掌握了秦朝的实际大权,胡亥整天只知道玩乐。
要论治国,十个赵高绑在一起也不如李斯,加上原有的一些弊端,秦朝大乱。胡亥惊慌失措,责备赵高,赵高一不作二不休,竟然逼死胡亥想要自己当皇帝,可惜大臣们实在接受不了太监当皇帝,沉默对抗,赵高无法,选了子婴为秦王。
此时秦朝已经衰弱,先是陈胜吴广起义,然后六国旧贵族举起反秦大旗,接着西楚霸王项羽异军突起,成为反秦的核心人物。
这个时段上,刘邦终于出现了,开始在历史舞台上演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又过许多年,他才打败项羽问鼎天下。
换言之,从秦始皇逝世到刘邦建立汉朝,这中间还有赵高乱政、胡亥登基、李斯身亡、赵高篡权、各地起义、子婴投降、楚汉争霸等历史事件。
可以这么说,刘邦的汉朝不是取自秦朝,也不是取自项羽,而是取自乱世。难怪有学者认为“自秦以降,得位之正,唯汉、明两朝”,因为不存在不义,既不是外戚篡位,也不是臣子谋反或侵占他国,堂堂正正打出来的。
刘邦从一介草根走到天下至尊的高位,真的很厉害。这方面能与他相比的,只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但话虽如此,对刘邦还是喜欢不起来,他的心太狠了,逃命路上,为了减轻马车的重量,数次将一双儿女丢下马车,什么样的人才做得出这种事?对被项羽俘虏的老父和妻子也不怎么在意,一心只有大业。
秦始皇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1月27日,也就是秦昭襄王48年,在这前一年,长平之战刚刚结束,而嬴政出生的这一年,秦国与赵国之间正在进行第一次邯郸之战,嬴政的父亲是在赵国当质子的秦国公子嬴异人(后来改为名子楚),不是吕不韦,母亲是吕不韦送给嬴异人的姬妾赵姬。
这一年,刘邦还没有出生,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还在家乡丰邑从事农业生产,刘邦的母亲刘媪同样也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丰邑在当时是楚国的地盘,所以刘邦是楚国人。
《汉书》上说刘邦的祖先是来自唐尧,传到周朝时在秦国姓刘,之后又迁到魏国,之后随魏国迁都时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之后来到丰邑,还说刘邦的祖父是丰公,之后没落了,但这多半是春秋笔法,不太可信。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56年,也是秦昭襄王51年,嬴政已经3岁了,这一年,秦将军摎率军攻打韩国的阳城和负黍两城 ,斩首四万,同时还攻打了赵国,攻占了20几座城池,斩首及俘虏敌人9万人,同时秦军还攻入西周,俘虏了周赧王,并抢占了周朝36座城池和3万人口,这也是电视剧《大秦赋》第三集和第四集中所播放的内容,不过电视剧与历史是有点不同的。
而在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57年,嬴政的父亲嬴异人跟吕不韦一起逃离了赵国都城邯郸,而留下3岁的嬴政和母亲赵姬一起在邯郸城内生活,由于赵国与秦国交恶,持续发生战争,嬴政母子过得并不好,甚至生命也时常受到赵国的威胁,而身在秦国的父亲嬴异人已经改名为嬴子楚,并没有马上接嬴政母子回秦国,而是一直在等待机会。
而在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了,《史记》和《汉书》上都说刘邦的母亲刘媪在湖边休息时,梦到与龙交合,然后就生下了刘邦,这个说法对于古人来说很有吸引力,他们会相信,但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都知道是怎么回来,这是史书美化刘邦的说法。
另外,还有一件事,这事在电视剧《大秦赋》中也出现过,秦国把周王室的九鼎运回国时,结果有一个鼎掉落在泗水中,这在史书上也是有记载的,不过记载都是矛盾,而这一年刘邦正好出生,同时刘邦日后还当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长,似乎这也太巧合了,多半也是虚构的。
嬴政一直在赵国都城邯郸生活到9岁(虚岁),直到秦昭襄王去世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51年,安国君成为秦王,嬴政的父亲子楚被立为太子,赵国才将嬴政母子送还给秦国,从这个时候开始,嬴政就回到了秦国,便一直生活在秦国,嬴政回家后见到了父亲嬴子楚和祖父安国君,安国君为秦昭襄王守孝一年,正式即秦孝文王位三天后,就因病去世,于是子楚成为秦王,这就是秦庄襄王。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47年,嬴政父亲秦庄襄王因病去世,年仅35年,于是年仅13年的嬴政即位为秦王,由于嬴政当时年龄较小,于是国政由相邦吕不韦和太后赵姬把持,嬴政不能亲政的时候,只能住在王宫读书、练武和学习治国,直到能亲政为止,这一段时间,是嬴政学习成长的时期。
那么刘邦在做什么呢?
刘邦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种地的,家庭条件也不好,以一般农家的孩子来说,他能做什么呢?小时候估计也没读过书,只能和一帮村子里的孩子到处玩,刘邦在家中排行老三,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刘邦不喜欢种地,虽然家里穷,但是刘邦也喜欢到处玩,然后到处混吃混喝。
刘邦年轻的时候很仰慕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国信陵君,曾经从家乡跑到魏国准备投靠信陵君当门客,战国时期是贵族政治,以出身论前途,没有出身的平民阶层想要跻身贵族,只能在贵族门下当门客,然后通过立功显示才能的方式获得晋升,这是当时是除了秦国军功爵位制之外唯一的途径了。
战国时期流行养门客,这个时候刘邦应该只有十几岁,可见刘邦从小不甘心当个农民,想通过投靠信陵君当门客的方式来获得晋升,有一个更好的前途,这就是刘邦的志向,但在当时通讯极不发达,刘邦想投靠信陵君,却不知道信陵君已经去世了。
信陵君死于公元前243年,这个时候刘邦才14岁,因此刘邦去找信陵君应该不到20岁,得知信陵君去世后,刘邦不甘心就这样回去,于是又找到了信陵君曾经的门客张耳,投靠在张耳门下,张耳当时是魏国外黄县令,收留了刘邦,并与刘邦结为了知己。
刘邦一个平民出身的农民,又没有读过书,凭什么能当门客,还能与张耳结为知己呢?
因为当时的风气如此,贵族养门客并不计较门客出身,连鸡鸣狗盗之徒也能当孟尝君田文的门客,所以像刘邦这样的平民出身的人也能成为门客,这个时候刘邦也就是20多岁,因为外黄离刘邦的家乡丰邑并不远,只有一百多公里,所以刘邦尽管投靠张耳,但也经常回家。
这个时候刘邦又不劳动,家里又没有其他产业,自身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只能靠当门客混吃混喝,张耳虽然是外黄县令,但这个时候魏国也不好混,当时整个天下只有秦国一家独大,并不断地攻伐六国,在秦王政还没有亲政前,六国难得有一丝喘息之机,但也难有作为,直到公元前238年,22岁的嬴政亲政后,才开始发动灭亡六国的战争。
魏国是在公元前225年灭亡的,魏国灭亡后,张耳也被通缉,因此刘邦也混不下去,就逃回家乡了,刘邦在年轻时期并没有任何作为,因为他只是个门客或者平民,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嬴政39岁,刘邦36岁,刘邦大概是在40岁左右当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长,相当于村长,直到刘邦押送囚徒到咸阳的路上,因为囚徒逃走,而干脆放走了所有人,随后刘邦本人也逃到芒砀山中躲起来,这个时候秦始皇还在世。
由于刘邦年轻时地位低下,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也就是到处混吃混喝,当门客也能解决生存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刘邦在年轻时结识了一大批人,并且很有人缘,同时待人相当义气,养成了开阔的胸襟,同时也有了远大的志向,这才是刘邦后来起兵反秦后与众不同的原因。
刘邦和嬴政大家有可能觉得是两个时代的人,但是其实并不是,刘邦只比嬴政小了三岁,他们其实是同龄人,但是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汉高祖,这两人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身世这个问题,秦始皇生在战国时期末时的秦国皇室,那个时候秦国已经占领了全国上下一大半的土地,,其他的几个国家国土大面积沦丧都只还剩下几百里的土地。
而刘邦并不是六国的贵族,在40多岁的时候,也是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乡长。所以说这两个人首先在出身上相差就是很大的。
政策上:秦始皇开创了非常多的政策,开创了郡县制度,不管是皇室贵族还是开国功臣都不再会有封地,一切土地都由国家操控。另外统一全国的文字,道路,尺度,使全国的交流还有经济畅通。
而刘邦是大肆的分封功臣,把除了秦国原有的疆域的其他的地方都分配给了开国功臣和皇室宗亲,然后出现了很多郡县制的小国。在国家制度了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秦朝所遗留下来的制度,但是废除了很多严苛残酷的刑罚。军事上,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抵御了来自北方匈奴的侵犯,刘邦则是扫灭了所有残余的公子大夫,使刘氏真正的能做到家天下。
刘邦和嬴政虽然作为两个重要朝代的开国皇帝,但是秦始皇嬴政的功绩是明显高于汉高祖刘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