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和大脑谁才是老大(心脏是第二个大脑)

2023-03-02 14:43:25 百科全识 梁佰亿

对人的动物属性来说,心脏是老大,思想没有了但至少还在活着。对人的社会属性或者说人性人格来说,大脑是老大。在人的世界观里,人与动物、甚至是人和人之间的最大区别不是身体,而是思想。所以对大脑应该更像是老大。

人有几个大脑?

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除了受到大脑的支配,还起到必不可缺作用的就是我们的脊髓。如果说大脑是我们指挥我们生命的中心,那么脊髓无疑就是大脑和四肢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唯一通道。但是,脊髓并不是人体的第二大脑。究竟人体内是不是真有存在第二个大脑呢?这个问题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科学家通过研究给出的结论却是出乎众人的意料——人体真的存在第二个大脑。

迈克?格尔松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知名教授,他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后提出了,人体内有一个“神经细胞综合体”,位于胃肠道组织的褶皱中。该综合体通过神经传感器的帮助,能够进行独立于大脑的工作,并进行信号交换,而且更为神奇的是,它还能像大脑一样参加类似学习的一些智力活动。为此,迈克?格尔松教授还特意创立了神经胃肠病学这个新的学科。

第二大脑和大脑一样是由神经胶质细胞提供的营养,并且还拥有负责免疫、保卫自己的细胞。并且存在血清素、谷氨酸盐、神经肽蛋白等神经传感器,更加几分与大脑的相似性。

也许很多人都对这个所谓的第二大脑的起源很感兴趣吧!功能复杂的大脑是最早的腔体生物所拥有的早期神经系统在不断的进化演变之后所产生的,而部分残余的早期神经系统则是不断的转变成为控制人体内部器官的一个活动中心,所有的转变都能够在胚胎发育的过程观察到。在胚胎神经系统初步形成的阶段,首先分裂出细胞凝聚物,其中的一部分组合成为中央神经系统,而另外一部分则在胚胎体内继续游动,最终进入胃肠道系统之中,并转化为独立的神经系统,后来随着胚胎的不断发育,在专门的迷走神经作用下才与中央神经系统建立起联系。

人们曾经单纯的以为肠道只是具有基本条件反射的肌肉管状体,并没有人特别去注意它的细胞结构、数量及其进行的活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科学家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了一个秘密,迷走神经根本无法保证胃肠道中上亿个细胞和大脑间的密切联系。于是就产生了胃肠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疑问?经过进一步的细致研究终于发现,胃肠系统竟然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司令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大脑,所以才能进行独立地工作。

第二大脑有监控一切的胃部活动以及消化过程的功能,通过对食物特点的观察来调节消化的速度以及消化液分泌的速度。最有趣的是第二大脑也和大脑一样,需要一定的休息,并且沉浸于梦境之中。有时候我们的肠道会出现一些肌肉收缩等波动现象,其实就是第二大脑在做梦呢!第二大脑如果出现精神紧张的情况,也会分泌一些类似大脑分泌的荷尔蒙,而且富含大量的血清素。当人们有时候突然的出现一种类似“猫抓心”的感觉,就是对这种状态的体验。如果情况特别严重的话,胃部会因为受到过度刺激而出现突然的腹泻现象。也就是人们俗语中有时候说的“吓得屁滚尿流”,俄罗斯将这种现象叫做“熊病”。

在医学界有一种专业的术语叫做“神经胃”,指的就是胃对胃灼热或者气管痉挛此类强烈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如果加大不良的刺激,胃会根据第二大脑的指令分泌出一些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分泌物。而且大脑也会因为第二大脑的活动而受到影响,有时候第二大脑还会将胃部消化不良的信号传达给大脑,也就产生了我们消化不良时的恶心、头痛或者另外一些不舒服的感觉。有一些体制过敏的人,其实就是第二大脑作怪的原因。

虽然第二大脑作用于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已经被科学家们发现了,但是其中却还有许多并不是很清楚的现象有待更透彻的研究。而且科学家们也并没有彻底的弄明白第二大脑到底在人的思维过程中充当的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对于那些低级动物的体内是不是也存在第二大脑都仍待考究,但是我们应该相信,科学总有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自己生命的时候。不过问题解决以前,我们还是应该更注重对我们第二大脑的保护,爱护我们的肠胃!

《肠的秘密》读书笔记~一直被忽视的人体‘第二大脑’

作者茱莉亚·恩德斯(Giulia Enders)是连续两届著名的威廉贺利氏奖学金获得者,在法兰克福医学攻读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14年,她因荣获柏林科学大满贯奖而出名,之后又凭借YouTube上关于肠道的演讲而家喻户晓。

长久以来,肠道一直是被我们所忽视的器官。虽然这个器官在人体中承担着最脏的工作,但是却是我们人体最核心的工作。这本《肠的秘密——被低估的身体器官》的发布,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于肠胃健康的重视。《出版家周刊》的主编称赞这本书说:“带着幽默感和十足的热情,恩德斯为读者解释了从前他们不知道的肠胃小秘密,这是本非常有趣的医学类书籍”。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 死亡来自肠道,消化不良是所有罪恶的根源。 通过学习虹膜我体会到了,不管你先天遗传了什么样的体质都不要紧,因为遗传只占15%,关键是你后天一定要养好你的肠胃,输通好你的三大通道,也就是气血通,血管通,肠道通。这样才能调理好身体,一通百通!

长久以来,肠道一直都是被我们忽视的器官。虽然这个器官在人体中承担着最脏的工作,但同时,我们人类的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都发生在这里。

小肠能最大限度地把我们所吃的食物碾磨到最细小的碎片。也正是在这里,人体开始选择哪些食物要吸收,哪些食物将会被排出体外。比如有些人无法耐受乳糖,这就是小肠的反应。哪些食物容易被个体吸收,哪些食物又会引起过敏性反应,都是在这里发生。在小肠碾碎食物的整个过程中,消化酶的作用就像无数把小剪刀。他们把大分子一点一点剪断,剔除,最后留下经过精细筛选之后能和人体细胞兼容的分子。这些留下来的分子就是大自然中生物体所共有的成分——糖分、氨基酸和脂肪。

糖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一种原材料。它为我们的细胞提供燃料,就像生火时的木柴一样。除此之外,糖还搭建着不同的糖分结构,比如吸附在肠道细胞内鹿角状的糖萼,以此来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转。糖分转换成能量的过程发生地非常迅速,我们的大脑在接受消耗糖的信号时会非常兴奋,所以人体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到精力充沛。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从古至今,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总是面临着糖类过剩的问题。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在如今美国超市中出售的食物中,百分之八十的加工食品中都含有糖分。这也是美国有大量肥胖人群的一个主要原因。

肉,奶和蛋中的动物脂肪包含着非常多的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把我们的人体转化成了一个能感觉到疼痛的神经递质。它是大脑和视神经发育的重要物质,对提高智力和增强视敏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还可以酯化胆固醇、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度,调节血细胞功能等。但是过多的花生四烯酸会让人体承受不住,正像你的脸上如果涂抹过多的润肤露,你的皮肤肯定吸收不了。营养学家建议我们每日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的能量摄取应来自脂肪。由此可以算出,人体每天需要平均2至2.5盎司的脂肪。这意味着如果你只吃一个巨无霸汉堡,就可以轻松实现半天的脂肪需求。

很多人认为真正健康的饮食是远离肉类和脂肪,坚持做一个素食主义者。但是,只摄取蔬菜中的营养来维持健康平衡的体魄是非常困难的。植物和动物构造的蛋白质种类不同。单是植物所产生的蛋白质往往被认为是不完整的蛋白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肉食者就一定比素食者健康。素食主义者只需要在了解各类食物的优缺点后,合理搭配膳食,就可以弥补蔬菜中缺失的成分。

为了更加合理的搭配饮食,几个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都直观地食用那些可以互补的饭菜,比如米配豆类,面食配奶酪,花生酱配土司等等。理论上说,这样搭配食物是对的,但是没有必要把他们在一顿饭中融合在一起,在一天之内摄取到这些食物中的营养即可。有些植物包含了人体所需要的所有氨基酸,比如苋菜,螺旋藻,荞麦。而豆腐如今也渐渐成了许多人口中的营养品,有些人甚至用豆腐代替肉类食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实很多人会对豆腐过敏。如果你喜欢豆类食品,别忘了仔细观察下自己食用后的身体反应。

从我们开始咀嚼食物的那一刻起,唾液中的酶就开始分解这些食物了。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当口腔内的机械、化学、温度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人的三大唾液腺——腺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便会开始分泌唾液。在一天之内,人体分泌的唾液就可高达一升。

唾液可以被称作是没有红细胞的血。唾液中所含的激素包括雌激素和睾酮,而所含的钙可以强化我们的牙齿。更让人们吃惊的是,唾液其实是最好的天然止痛药。研究显示,唾液中的止痛成分比吗啡还要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吃过饭后嗓子疼的症状会得到明显的缓解。同时,少数的研究显示,唾液中的成分还能有效防治抑郁症。值得一提的是,唾液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粘蛋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像防护网一样,包围我们的牙齿和牙龈,保护着我们的口腔免受有害细菌的侵蚀。

我们分泌的粘蛋白就像蜘蛛侠从手腕中发射出的丝网一样。这些微小的丝网在有害细菌侵蚀我们之前就能把它捕获。但是当我们夜间睡觉时,我们分泌的唾液并不多,这就解释了很多人在早起时口气不清新,或者出现嗓子痛的症状。八个小时的睡眠和缺少唾液意味着什么?细菌们开始在我们身体中开派对了!所以为了阻止细菌的狂欢大派对,我们需要坚持在晚上睡觉前刷牙,减少夜间口腔里的细菌量;早上起穿以后刷牙并且保持口腔清洁,幸运的是,人体的唾液腺在我们睡醒的时候也开始工作了,他们会第一时间帮我们清洁口腔。

一旦被咀嚼后的食物达到胃部,肌壁就会开始把它们分解成小颗粒。具体怎么分解呢?这个原理就像搅拌机一样,有一个强大的动力把食物推到胃壁上,之后又反弹回来,如此大规模的震动,可以把消化道的其他组织带动起来。

就像生产流水线一样,胃部把一批食物处理完以后会运送到下一个环节,留出空间给下一批食物。对于每一批需要碾碎的食物,胃都非常精细地打磨处理,把食物分解成极小的颗粒。这些颗粒通常小于两毫米,之后才允许放行到下一步:小肠。简单的碳水化合物,比如蛋糕和糖,大约需要两个小时来彻底分解。

而蛋白质和脂肪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就相对比较长。一块牛排在胃里可以停留长达六个小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吃蔬菜等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后很容易感到饥饿,而吃肉类和脂肪丰富的食物会感觉持久饱腹的原因。

消化蛋白质需要很多的能量,所以我们会吃熟食来帮助肠胃减少工作量。相比生鸡蛋、凉豆腐和生肉,煎熟的牛排、炒熟的鸡蛋和炸豆腐更可口,也更健康。如果我们直接吞下一个生鸡蛋会怎么样呢?它会和其他食物一样在我们的肠胃中经历同样的过程。此刻我们的肠胃会变成一个煎锅,这个生鸡蛋会在这里变熟,蛋清慢慢变成白色,蛋黄变成淡黄色的熟食状。如果这时候我们能透过身体观察观察我们的肠胃,这里的鸡蛋就和煎锅上的一模一样,只是没有那样高温多油的处理而已。换句话说,蛋白质在热煎锅上的反应和在我们肠胃中接受胃酸时的反应其实是相同的。

小肠长达三到六米,是我们整个消化系统中最长、也是工作最努力的部分。它的表面充满褶皱,这样就能用更大的表面积来帮助你最大程度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多亏了这些褶皱,小肠才能在三到六米的距离内完成它的工作,如果是平滑的表面,它需要长达十八米才能完成相同的工作。

我们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和脂肪溶剂,它在肠胃中扮演着洗衣液的角色。洗衣粉可以消除衣物上的污渍,是因为它里面含有溶解脂肪和清除含糖物质;再加上洗衣机的动力,衣物才得以变得干干净净。而小肠消化食物的过程,其实和洗衣服是同样的过程:首先,消化液会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然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通过肠道壁被输送到血管中;血管吸收它们以后,会把它们运送到肝脏中。在血液传递到主循环系统之前,任何危险或过大的物质都会被统统捏碎消除,营养丰富的血液从肝脏直接流向心脏。而在心脏处,强大的动力会产生新的数以万计的细胞,之后便会传输到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

食物中的糖分子可以连接形成复杂的链条。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糖分子将不再有甜味。此时他们被称为碳水化合物,常见于平时的面包,面条和米饭中。消化酶的工作就像微型剪刀,切割这些复杂的链条,使它们回归到分子状态。

唯一不同的是,家用糖可以直接被吸收到血液里,不需要其他一切的消化工作。不过当我们吃了太多的糖以后,身体就会把它们储存起来,重新链接这些分子来形成一个复杂的叫做“肝糖原”的链条,它被储存在肝脏中。当你健身或锻炼过猛的时候,这些糖原会被很快用完,这时候,你的身体会突然感觉到疲乏。这就是为什么营养学家建议,如果你想减肥,一定要坚持运动到一小时以上。因为我们的身体会在燃烧掉这些糖原之后才开始燃烧脂肪。

和其他营养物质不同,脂肪并不能直接被血管吸收。它不溶于水,会阻塞肠道的微小毛细血管。但是,这些脂肪会被淋巴系统吸收。淋巴系统像遍布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也是一个网状的液体系统。它是人体的重要防卫体系,和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淋巴系统能制造白细胞和抗体,过滤出病原体,参与免疫反应,对于液体和养分在体内的分配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小肠中所有的淋巴管消化了途经的脂肪,这样就可以确保其他细小的血管不受阻塞。

小肠其实是我们消化系统中最讲究卫生的。它总是扮演着清理厨房剩饭的角色。进食一个小时以后,小肠就开始了它的常规清理工作。在科学领域,这个过程的专业术语就叫消化道的“移行性复合运动”。当这个运动开始的时候,胃里的守卫打开大门,让一些饭菜进入小肠。随后,小肠将产生一股强大的,足以横扫一切的动力来推动这些物质。科学家们观察之后,发现,在这里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连贯,甚至非常可爱。所以他们给这个现象起了一个特殊的昵称——“小管家”。

相信大家都听过“小管家”正在工作的时候发出的声音,那就是咕咕叫。长久以来我们都认为这个叫声来自胃部,其实它是来自小肠。肚子在感到饥饿的时候是不会发出声音的,“小管家”在工作的时候也并不总是发出声音。声音的产生其实是来源于进入胃部和小肠的空气分量。如果我们在清洁过程完成之前吃饭,“管家”会立刻停止工作,返回到等待模式。所以说两餐之间吃零食会让这个清洁过程立即停止。所以,有很多营养专家建议在两餐之间留出五个小时的时间。虽然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去证实需要分秒不差的五个小时,但是预留足够的时间给肠胃,的确会促进你的肠胃健康。

其实很多人都不能准确的说出自己的胃在哪里。其实胃开始于人体左胸的下侧,结束于右侧胸腔的下方,这个位置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高一些。所以很多人说自己胃痛,其实他们也许感觉到的并不是胃痛,而是自己的肠道除了问题。

大肠是消化道中另一个重要的器官,它存留着小肠排出的所有食物的残渣,比如不能被消化的纤维。大肠可以把这些剩饭残渣保存超过十六个小时。在这里,它可以帮人体提取很多有用物质。消化道在运动比较快的情况下,会流失很多矿物质,那么大肠就会把这些被流失的矿物质进行选择性的吸收。同时,大肠里的细菌也能帮助人体产生气体。有趣的是,一项研究表明,酒精可以把肠胃中产生气体的细菌数量提升1000倍!人体除了需要将这些气体排出体外,更需要在24小时之内把大肠里的剩饭排出。有些人的肠胃运动迅速,八小时可进行一次排泄,有些慢的话就需要一天半了,不过这些时间都在正常的范围内。

大肠有三个部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当我们去洗手间的时候,我们通常排空的是最后一节。而第二天,降结肠又被残余的剩饭填补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进食的分量足够让大肠在一天之内运动,筛选,然后排出。如果进食过多,大肠没法储蓄,那它就会在一天之内分多次排出。粪便的成分四分之三是水,才能保证它们足够柔软。剩下的成分中,三分之一是人体不需要的细菌,三分之一是消化不了的植物纤维,而最后的三分之一是人体想要摆脱的物质——比如药品,食用色素和胆固醇。很多人并不愿意谈论他们的每日排便情况,这很正常,毕竟这是隐私。

但是你最好时刻关注自己的排便情况,比如颜色,频率和形状。因为这是你肠胃健康最直接的反馈。保持健康的肠胃系统是一份任重道远的工作,这样你才能确保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消化系统。

最近常看到的第二大脑指的是哪个器官啊?

第二大脑"实际上也就是肠道内的神经系统,由分散在食管、胃、小肠、结肠组织上的神经元、神经传感器和蛋白质组成。与头颅中的大脑工作原理一样,它们相互之间也快速传递着信息,独立地感知、接受信号,并作出相关的反应,使人产生"愉悦"和"不适"的感觉,但它不能像真正意义上的大脑那样具有思维功能。

人的第二个大脑在哪?

一些国家的科学家认为,人有两个大脑:一个是人们非常熟悉的颅骨中的大脑,另一个在肠里。后者虽然鲜为人知,然而至关重要。这两个大脑相互关联:一个不适,另一个也不舒服。

肠胃中的大脑,即肠神经系统,它存在于食道、胃、小肠和结肠组织里,这一个具有神经元、神经传递素和蛋白质的统一体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支持脑的正常和复杂的循环系统的细胞,使其能够马上做出反应,听到声音、记忆和使肠产生感觉。

美国哥伦比亚一长老教友医疗中心的迈克尔·格尔雄教授说:在人喜、怒、哀、乐中,肠中大脑起着重要作用。遗憾的是,现在几乎无人了解这一点。多年来,患溃疡、咽东西有困难或长期腹部疼痛的人,都被医生诊断为是想象或感情所至。这位解剖和细胞学专家认为:医生判断这些病因在于脑子方面是对的,但是责备错了对象。它不是颅骨中的大脑引起的,而是肠脑的毛病所致。

这几年,人们在研究肠的神经系统如何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格尔雄教授说:几乎指挥和控制大脑的物质肠里都有,5-羟色胺、多巴胺、谷氨酸盐、降肾上腺素等神经传递素肠中一应俱全。神经肽,即小脑蛋白质,肠中也有,它们是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脑腓肽,体内的一种天生的麻醉物质,肠中也有。研究退化的科研人员发现,肠内含有丰富的苯二氮,并有许多类似安定剂这样影响精神的化学物质。

伦敦大学胃肠科教授、皇家伦敦医院顾问戴维·温盖特博士认为:从进化的角度来讲,人有两个大脑也是讲得通的。第一神经系统腔肠动物就有。它们附着在岩石上,伺机捕食从身边经过的猎物。随着生命的进化,动物需要一个更复杂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逐渐发展起来。但是,肠神经系统非常重要,它进入新长的头里,然后传向身体各部位。出生之后,新生儿即需要吃东西和消化。因此,肠神经系统作为高级动物的一个独立系统被保留下来了。这一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保持着松散的联系,几乎完全可以单独起作用。

进化论生物学家都持这种观点,认为被称作神经冠组织形成于胚胎生成的初期,一经联系起来,它们像电一样在两个大脑间流动。这使得研究人员开始理解我们在前面所提的问题了。格尔雄教授解释说:当中枢大脑遇到有威胁的情况时,它就释放出激素来刺激身体作出反应,是斗争或是退缩。胃有感觉神经,它被刺激后便发生神经震颤。但是,恐惧同时引起迷失神经增强对肠内5-羟色胺系统的刺激。结果过分的刺激,使肠加快运动和引起腹泻。与此相似,有时候,过分激动会有被“噎”的现象。食道神经受到强烈刺激时,人们咽东西会遇到麻烦。中枢神经发出的紧张信号也能改变胃与食道之间的神经功能,导致心口灼热不适,即人们常说的“烧心”。

心脏是第二个大脑(心脏是第二个大脑的血管吗) 第1张

心(心脏)和大脑有什么关系?

心与脑交相为用即心脏与大脑是相互作用的。

近代谭嗣同《论全体学》日:“思固专在脑,而脑之所以能思者,全赖心能变血以养脑,是心与脑交相为用也。故思字从囟,从心。”这一观点把中国古代传统的主脑说推进了一步。

心脏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的一种。有两种情况:

1、患者确实有心脏疾病,但症状与疾病本身不相称。

2、以目前的检查手段不能发现心脏器质性损害的客观证据,但患者坚信有心脏病.且能证实心理因素在症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这种情况在美国南北战争中首次被描述为过敏性心脏。以心悸、胸闷、呼吸急促、焦虑、无力和昏厥发作为基本特征。

扩展资料

两栖类以上的脊椎动物的心脏,分布有迷走神经的分支和从颈部、胸部交感神经节发出的交感神经的分支,它们分别作为抑制和兴奋的神经,通过两者的相互拮抗作用以调节心脏的活动机能(鱼类中有的缺乏交感神经)。

有的种类(如狗、蛙等),这两种神经纤维合在一起,形成迷走交感神经。就连无脊椎动物的心脏,在已研究过的类型中,几乎都受心脏神经的支配。

在剑尾类、甲壳类、有肺类、腹足类和某些斧足类的心脏,都存在抑制、兴奋的双重神经的支配。相反,头足类和另一些斧足类的心脏则只看到抑制神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与脑交相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