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丝绸之路随其自身发展给中国各朝服饰具体带来的影响。 汉代以前,中国就已经开始和西域乃至更远的地区进行商贸往来。
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
魏晋服装服饰虽然保留了汉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风格特征上,却有独到突出的地方。公元六世纪波斯图案花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当时的纺织、服装以及其他装饰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一点在敦煌壁画上多有反映。
南朝服式基本上继承魏晋。这一时期敦煌造井(单独适合纹样)、三角形花(适合纹样)和条状花(二方连续)、飞天、云纹等动态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古朴、秀丽,又含蓄柔和。当时的毛织毯、麻布和丝绸都是盛行的产品。
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唐以后服饰多受民族融合影响,丝绸之路也难逃闭关锁国带来的厄运。
除此之外,丝绸之路在商品交流、文化交流、技术交流等过程中对中国古代服饰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商品交流向中国输入了皮毛和珠宝首饰。如中国古代玛瑙多来自西域、印度、波斯等国的贡品。
在技术交流方面,中国是家蚕丝的发源地,养蚕,缫丝是我国古代在纤维利用上最重要的成就。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发明丝绸织造以及朱砂染色技术,此后随着织机的不断改进,印染技术的不断提高,丝织品种日益丰富,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染织工艺体系,使我国古代的丝绸染织技术领先于世界各国。 丝路为中国带来异域文化,或多或少影响中国服饰的审美。中国以包容的心态融合了异域的风格,如唐朝奔放的风格许是有些丝路的影响。
总之,在古代,中国是唯一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西方学者考察,公元前5世纪希腊艺术中一些雕塑女神所穿衣服都是柔软精细的丝质面料,由此考证在公元前5、6世纪,中国丝绸已经传至地中海沿岸国家。因此,中国丝绸不仅是一种服装面料,同时它代表著中国古代的文明和服饰文化,为早期世界服装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汉唐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与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得以演化成整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服饰文化。这正应验了美国人类学家英菲的论断:“一个文化项目是外来渗透的结果,还是自然独立发明的产物,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注重历史遗产的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文化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最先都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出现的。”要了解中国服饰那多样的款式、独特的风采、鲜明的色泽和精湛的工艺,首要的课题就应该浅知一点中华民族博大深邃的服饰文化发展轨迹,这样才能通过浏览,去着意开开掘中华服饰文化的底蕴。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1]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2]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个人觉得 ,丝绸之路,通过与各个地区,进行商品交流,文化交流,宗教交流使得各个地区的服饰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汲取优点 ,服饰图案多样化,出现,外来图案。。。
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原地区原来以宽大剪裁为主的服饰,变为紧身的、窄袖的
很具有西域特色
丝绸之路经过很多城市
比如喀什(古代叫疏勒)
喀什市是一座以维吾尔族为主要居民的古老城市,民族特色浓郁,被称为“歌舞之乡”,一千年前喀什歌舞就传到了中原,隋唐时代,喀什的音乐和舞蹈誉满长安。
喀什风俗饮食方面禁食猪肉、驴肉。住宅大门忌朝西开。坐下时,要求跪坐。
服饰方面很有特色,男女老幼都喜戴绣工精致的四楞小花帽,爱穿长统皮靴,有时靴外还加套鞋。
再说一个外国城市,那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之一:君士坦丁堡(今天叫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有著名的市集,世界上最大的有盖市集就在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有很多清真寺。
各个朝代服装的特点:
1,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衣料用色厚重。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2,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成为趋势。
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深衣剪彩独特,衣与衫相连在一起,制作时上下分裁,中间有缝相连接,用途最为广泛。
3,秦汉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
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中国服饰深衣的基本形制。
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
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
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
4,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
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汉代创造的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使汉代人对人类生产能力持有乐观信心。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中作者说到“汉人继承了道家美学的基本思想,又舍弃了它的消极出世思想,吸取了魏晋和南北朝时期。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大体上仍承袭秦汉旧制。
南北朝各少数民族初建政权时,仍然按照本族的习俗穿着,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开始穿着汉族的服饰。中原人民的服饰,特别是便服、常服,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不少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衣服的形式适体。
六朝的服饰,男子穿袍衫而低敞衣襟,女子则穿褂襦,杂裾双裙,甚是美观。这个时期的服饰,可以参鉴《洛神赋》、《列女传》、图卷。北朝的服饰,以合身的裤褶装、短袍衫,各式的靴子为特点,服装窄短,裙腰略微高提。
妇女的服装多以簪花、珠翠及各种花冠为点缀,进而导致宋代的凤冠定制。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
6,隋唐时期,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唐时期最流行的女子衣着是襦裙,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
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隋唐女子好打扮。从宫廷传开的“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
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半臂历久不衰,后来男子也有穿着的。当时还流行长巾子,系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
7,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掇」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男服服饰:冕服,宋朝开始减少冕服的种类,大典礼穿非冕服的情形,就经常出现。
8,元代,贵族多为蒙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由于衣长曳地,贵夫人外出行乐时,必须有女奴牵拉。这种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十分华美。
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红色织金、锦、蒙茸和很长的毡类织物。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
元代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通行,汉装的样子常在宫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现,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邻国高丽的影响,都城的贵族后妃们也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
9,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
10,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马褂为加于袍的外褂,因起源于骑马短衣而得名,特点是前后开衩、当胸钉石青补子一方(亲王、郡王用圆补)。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顺序与明朝大同小异。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
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服装布料的发展:
1、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衣料用色厚重。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
2、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
3、秦汉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服装
早期的观念有了很大改变,丝绸渐渐丰富,人们开始把锦绣之类特别高级的丝绸作为互相馈赠的礼品。
丝绸渐渐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不仅死后穿,生前也穿。特别是当礼制在中国社会中变得愈来愈重要的时候,这种穿着就成为了礼仪制度的一部分。
丝织品本身就是高贵与身份的标志,而棉麻织品则是普通人的服饰。丝绸服饰由于色彩和图案丰富,更可以作为标志等级的符号。
最高等级是皇帝的服饰。《尚书·益稷》中已见对早期冕服十二章的记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据后代解释,这十二章(即12种花纹)的含义是: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光明之意;龙,能变化而取其神之意;山,取其能云雨或镇重之意;华虫,雉属,取其有文章之德;宗彝,谓宗庙之尊,上有虎、蜼之形,取其勇猛智慧之藻,水草有文或取其洁;
火,取其明;粉米,取其养;黼,作金斧形,取其能割断之意;黻,两己相背形,取臣民有背恶向善之意。十二章可以根据不同的等级而使用不同的数量。
东汉孝明皇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定天子用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七章。
早期的十二章纹饰并无图像传世,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的十二章纹是在敦煌壁画上描绘的皇帝图像,但并不完整。
现存真正带有十二章的实物﹑是于北京定陵出土的明神宗缂丝衮服。
龙纹是皇帝服饰的专用图案。最早出现和最漂亮的龙袍也许就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较真人还高的青铜人像身上,其“穿着”的服装款式与图案都刻得非常清晰。
衣上的图案主题是龙,后来黄能馥先生指导北京某公司专门复原“这件衣服”的式样,并制成衣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仪式。这件根据青铜器上的服装复原的龙袍,也被一些专家和媒体称为“中国第一件龙袍”。
但是从考古或至今传世的实物来看,最早的龙袍出现在辽代,而且已被用于皇帝的服饰。
到元代,龙袍更多,龙的形象也出现了五爪和三爪的区别。五爪大龙专用于皇帝的服饰,而较小的三爪龙可用于一般场合。
明代起,龙的形象渐渐定型,一般有五龙和四爪蟒的分别,龙只限皇帝使用,蟒则大家都可用,但远看起来,龙和蟒的区别不大。此外还有与龙十分相似的飞鱼、斗牛。除五爪龙之外,蟒、飞鱼和斗牛都用于赐服。
色彩也是分辨等级的重要因素。史载秦朝的祭服尚黑,西汉尚黄,东汉则尚赤。但汉代的服色又根据时令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