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鲎是保护动物,且是广东、广西、福建的重点保护动物,目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捕杀、收购、加工携带。
2、目前来说,鲎暂时还是不能进行人工养殖的,只能进行暂养,也就是说养殖一段时间。如果人工养殖的时间过长,它们就会出现贫血的状现象,最终就会死掉,也就是说最长的养殖时间是一年左右。如果要想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养殖的话,现在最缺的就是养殖技术了,所以还需要不断地提高养殖的技术,才能实现鲎真正的人工养殖。
3、总的来说,鲎是保护动物,且在广东、广西、福建被称为重点保护动物,禁止任何人或单位猎杀、收购等。
1、鲎是保护动物,中华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中华鲎:体长可达60厘米,体重3-5千克。鲎由三部分组成:头胸甲略呈马蹄形(故名马蹄蟹),腹部呈六角形两侧具棘刺,尾部是一根长的尾剑。鲎似蟹,比蟹大,它们虽然都具有关节的附肢,但鲎和蟹的亲缘关系远不如和蜘蛛密切。鲎和蜘蛛的第一对附肢呈螯状。都有四对足,分类学上称为有螯动物。鲎除外形具尾剑外与蜘蛛主要区别在于鲎的附肢基部有许多刺状突起并围在口的周围以咀嚼食物,故又称肢口动物。
3、生活在浅海沙质海底。主要是肉食性动物,取食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等,有时也取食海底藻类。中华鲎生长周期很长,需要近13年才能完成繁殖。鲎的血液因含有铜离子显示蓝色。中华鲎血液为蓝色。分布于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
鲎不是王八或甲鱼,是鲎科的一种古生物。可以吃,但一般不建议吃。
鲎科(学名:Limulidae):世界上有四种鲎:美洲鲎、蝎鲎、巨鲎与中华鲎(三棘鲎)。体长可达60厘米(包括尾长),体重3-5千克。体表覆盖有几丁质外骨骼,呈黑褐色。头胸部具发达的马蹄形背甲,通常也被称为马蹄蟹(Horseshoe Crabs)。体近似瓢形,分为头胸、腹和尾三部分。头胸甲宽广,呈半月形,腹面有6对附肢;腹甲较小,略呈六角形,两侧有若干锐棘,下面有6对片状游泳肢,在后5对上面各有一对鳃,用来进行呼吸;尾呈剑状。体为棕褐色。平时钻入海沙内生活,退潮时在沙滩上缓缓步行,雌雄成体常在一起。
鲎最早出现在美洲,之後演化分两只,因为地球的板块运动,使得留在美洲的成为现今的美洲鲎,其他三种鲎则分布在亚洲。它们具有硕大的体型,使它不易被其他动物吃掉。另外,鲎具有拱门形状的外壳,不但可以承受巨大的压力,还提供了装载很多东西的诺大空间。 它们的身体分成头胸与腹部,无触角,头胸部的第一对附肢成螯状,称为螯肢,是用来摄食的,这些共同的型态特征,是其他节肢动物所没有的。
鲎的血液,演化出保护机制:鲎身体若受到碰伤,血液中的变形细胞就会把细菌凝结,进而杀死它,这是鲎可以存活这麼久的原因之一。
鲎是生活在深海里的一种动物,它不属于 鱼类,而是属于节肢动物门,肢口纲。
是节肢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种类。
体形像马蹄,行动像蜘蛛,有人称它马蹄 蟹或鲎珠。在4亿年前的泥盆纪末期,鲎 就问世了,它堪称海洋里的远古遗民。是 一类与化石三叶虫一样古老的动物,由于 它历尽沧桑却没有多少进化,至今仍保持 着原始生物的老样子,因而被称之为"活 化石"。
水中的鲎,大都是成双成对的;是因为雌 鲎的前4条腿上,长着4把钳子,而雄鲎 却是4把钩子。原来雄鲎总是把钩子搭在 雌鲨的背上,让"妻子"背着它四处旅行谋 生。
丑陋而懒惰的鲎,对"爱情"却很专一,雌 雄一旦结为夫妇,便形影不离。肥大的雌 鲎,背驮着比它瘦小的"丈夫",蹒跚爬行 ,因此获得"海底鸳鸯"的美称。北部湾一 带的渔民都称它们为"俩公婆"。每年春深 水暖,成群的鲎乘大潮从海底游到海滩生 儿育女。有经验的渔民熟悉鲎的行动路线 ,事先在半路上布下了长长的渔网。
旦遭到暗算,就只好网中待毙,插翅难逃 。这些夫妻鲎,不论是从深海旅行到浅滩 ,还是被捕入"狱",从来都是双宿双游, 总不分开。最令人惊讶的是,当抓住公鲎 的尾巴时,这只公鲎紧紧抱住母鲎不放, 母鲎也不原弃夫而逃,结果它们一块儿被 提出水面。
“鲎”是一种肢口纲剑尾亚纲剑尾目鲎科的节肢动物。
世界上共有四种鲎:美洲鲎、蝎鲎、巨鲎、中华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表覆盖有几丁质外骨骼,呈棕褐色。头胸部具发达的马蹄形背甲,通常也被称为马蹄蟹(但实际上与蟹类并没有关系)。雌雄成体常在一起,居住于沙质浅水海域,常爬行或全身潜行于泥沙中。鲎最早出现在美洲,之后随着地球的板块运动,扩散到了亚洲。
简介
体近似瓢形,分为头胸、腹和尾三部分。无触角,头胸甲宽广,呈半月形,腹面有6对附肢,第一对附肢为螯肢,用于摄食。腹甲较小,略呈六角形,两侧有若干锐棘,下面有6对片状游泳肢,在后5对上面各有一对鳃,用来进行呼吸。
尾呈剑状,细长三梭形,与腹部有关节相连,用以支撑身体,特别是在背腹翻转时。甲的背面隐约可见三条纵嵴,中嵴前端两侧有一对单眼,侧嵴外侧各有一复眼,其中单眼可用来感光,复眼用来寻找异性。
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肢口纲剑尾目的海生节肢动物,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质甲壳,有四只眼睛,其中两只是复眼,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只用来感知亮度,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
虽然鲎可以背朝下拍动鳃片以推进身体游泳,但通常将身体弯成弓形,钻入泥中,然后用尾剑和最后一对步足推动身体前进。
鲎的祖先出现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出现,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保护区
1、遂溪自然保护区
遂溪中国鲎自然保护区位于遂溪县草潭镇角头沙咀东北至西北(即东至:109°47′59″,西至:109°45′08″,南至:21°20′08″,北至:21°22′35″)海域,总面积1000公顷。保护区内设有面积350公顷的核心区;面积510公顷的缓冲区;面积140公顷的实验区。
2、平潭岛特别保护区
平潭岛是大陆享誉世界的产鲎区,当地中国鲎产量曾居全国第一,然而,由于福建人爱吃鲎,大量捕抓及各种原因,上世纪末,平潭中国鲎已难觅踪迹,成为了濒危物种。
多年来,平潭县和福州市政府不断加大中国鲎的保护力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捕捉、驯养繁殖、经营利用、收购、出售中国鲎及其产品,以此来加强对中国鲎的保护。然而,由于中国鲎生长周期长,幼年的中国鲎需要近13年时间才能繁殖,因此保护形势依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