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这个名词,并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的,而是德国学者最早“发明”的。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站在欧洲。
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在此不讲,只讲陆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开始真的是运送丝绸,中国古代生产的丝绸;只是后来又有其它产品顺带着贸易出去。
丝绸之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公元前114年开始,现在是2022年,2022+114=2136年,就是距今2100多年了。
这个时期是西汉朝代。西汉前面的朝代是秦朝,我们常说"秦汉”;后面是三国,魏蜀吴;汉代仔细划分,分西汉、东汉,西汉在前。
我们汉族;汉人;汉字,就源自那个时代。
那个时候的皇帝----汉武帝刘彻,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汉武大帝。
汉武帝时,朝廷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以首都长安(现在的西安)为起点,往西经过甘肃、新疆等地,然后到中亚、西亚,并继续西行,连接地中海附近各国的陆上通道。
它当初的唯一目的:运送并出售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丝绸在任何时候都是好东西,包括现在。
传统的、具体的丝绸之路:自西汉都城长安,经中亚部分国家 阿富汗 伊朗 伊拉克 叙利亚;通过地中海,以意大利罗马为终点,罗马当时也是大都市;路线全长6400公里。
当时没有现代交通工具,没有现代的平整道路,靠步行或马匹、骆驼,还带着货物,路上的艰辛不可想象。。。
张骞作为先行者,出使西域以后,后来汉朝的一些使者、商人;接踵西行。
而西域的商人、使者也顺路纷纷东来。
各地商人把我国的丝绸和其它纺织品,从都城长安,往西通过河西走廊、新疆,运往西亚各国,更多的商品再转运到欧洲许多国家。同时,又把西域各国的各种工业品,在中国稀罕货带到我国内地。
这条沟通我国和西域各国,实现贸易,货物流通,中西交往的重要陆上通道,就是 历史 上广为流传的、著名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最鼎盛的时期是唐朝。
中国 历史 上的两大“盛世”,“汉武盛世”,“开元盛世”,都是丝绸之路最红火的时候;同样,繁荣的 社会 发展也促进了贸易,促进了交流。
唐朝丝绸之路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对当时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广泛、深远的影响。
唐代,通过丝绸之路的交流,一些植物、西医、蔬菜被带了进来;外国客人也很多定居中国。
丝绸之路何时由盛转衰呢?
盛极必衰,用在这里也算恰当;唐朝当时发生了“安史之乱”,我们 历史 课本上都学过,带来的结果是我国西部地区被侵占,北方地区也连年战火不断,同时,瓷器、丝绸产量严重下滑,自己都不够用,何谈出口贸易?
这时候的商人为了自身安全,也都不愿西行了,丝绸之路走向了低谷。
后期元朝的时候,蒙古发动了西征和南征,欧亚交通的道路大部分恢复通行,一些国际商队的长途贩运活动再一次兴旺起来。
当时外国商人购买我们的丝绸、药材、茶叶、瓷器等物品;带来的是金银、香料、奇珍异兽、珠宝、西药等,达到了又一次繁荣。
这时候有一个出名的人物:马可・波罗,现在可以说是“友谊的使者”
《马可・波罗游记》,现在读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元代丝绸之路有了一些变化,贸易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以文化、宗教为目的。
元代后期,丝绸之路已开始走下坡路。
明朝时期还有部分贸易,路线也发生了改变,暂时出现了“最后的辉煌”;
再到后来整体逐渐衰败,直至消失
起点是长安,终点是罗马。
丝绸之路的起点,一般来说是在长安,因为打通丝路的第一人张骞是西汉人,而当时西汉定都在长安,在一定程度上,都认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在长安。然而到了东汉时期,由于东汉定都在洛阳,所以东汉时期丝路之路的起点在洛阳。洛阳在河南省,长安在陕西省,而想要通往西域的话,如果从洛阳出发,必经陕西。因此丝路的起点还是要由时代决定的。
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数千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
丝绸之路的意义:
1、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了解的窗口:丝绸之路形成以后,我国的丝织品开始出现在欧洲,自此之后开始享有盛誉,在罗马帝国,我国的丝织品甚至被当作珍贵物品,引领成为社会风尚。而我国的儒教文化当时已经形成,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西方的文化当时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中国和世界文明开始相互交融,增进了了解。
2、丝绸之路是一条技术通道:丝绸之路的开通,也是一条技术流通的通道,当时我国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等领先世界的技术随着这条通道开始传播到西方,这些技术对于促进当地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洛阳。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在明朝时期成为综合贸易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元、明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有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丝绸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有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明朝还有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等。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另有以此为背景的电视剧、音乐、游戏等等.
名称由来
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张骞开辟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谓称[2]得到世界的承认. 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 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这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的桥梁.丝绸之路,在新疆按其路线分为南、中、北三道.丝绸之路(Silk Road)古代贯通中西方的商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命名.不过他所指的系“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国于河间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所谓西域则泛指古玉门关和古阳关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后来,史学家把沟通中西方的商路统称丝绸之路.因其上下跨越历史2000多年,涉及陆路与海路,所以按历史划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按线路有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之别.陆上丝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为“北方丝路”与“南方丝路”.陆上丝路所经地区的地理景观差异很大,人们又把它细分为“草原森林丝路”、“高山峡谷丝路”和“沙漠绿洲丝路”.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
丝绸之路这个说法最早是个德国人李希霍芬提出来的。据说当时普鲁士政府打算修建一条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铁路,以便于外运殖民地资源,于是就派出一个考察团,里面就包括李希霍芬。考察结束后,他在(中国我的考察报告)一书中首次提出将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这一时期中国与印度,中国与中亚之间。以丝绸茶叶为媒介的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后人在他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考证,确定将路线延伸至地中海,西亚,欧洲,逐渐的形成了,我们现在认为的连接中国于罗马的丝绸之路。当然也有香料之路,珠宝之路,茶叶之路的称呼,但丝绸之路基本成为共识。
要说丝绸之路的开创史,从某方面来讲,也是以汉朝为代表的农耕文明突破以突厥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文明包围的斗争史。更是汉文明第一次对未知世界的 探索 实践。公元前138年,经过文景之治富裕起来的大汉朝廷。终那位千古一帝的带领下打算用刀剑对匈奴一雪前耻。派出张骞带领了100多人的团队,在向导的带领下出使西域,联络被匈奴人世代欺压的大月氏人,东西夹击匈奴。刚到河西走廊就被匈奴人抓住带到了匈奴王庭。被关押十一年,娶妻生子,持汉节而不屈,后趁王庭内乱西逃大宛,今天哈萨克斯坦境内。大宛王感其忠留他在大宛住了三个多月,后来派人将他送到了今天的大月氏国。张骞说明来意,但是大月氏刚刚换了新王又收复大厦故地,正是水草丰美之地,生活富足,不愿再起战端。张骞在大月之住了一年多。对当地的经济,政治,风土人情有了基本的了解。据传也带回了更先进的冶铁技术,使汉朝的武器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从大月氏归来时,他没有走熟悉的天山道,而是走了柴达木盆地南侧。不幸的是再次被俘。幸运的是他没有被杀,也没有被送去匈奴王庭,而且一年多后再次遇到部落内乱,他又趁乱逃跑,带着自己的妻儿于公元前126年回到汉朝,前后历经十三年终于归来,此时的张骞衣衫褴褛,形如枯槁,持节拜于堂上。由当初的意气风发少年郎,成为今日的满脸风霜沧桑汗。历经十数载,深入虎狼穴,满朝文武,皆以为他,早已客死蛮荒地,谁成想他竟能持节归来!汉武帝感其忠节,以军功封为博望侯。
张骞此次出使西域,虽然任务失败了。但是历经13年却对西域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风俗。有了充分的了解。这是汉农耕文明,第一次用自己的脚步对包括匈奴大宛,大月氏,西域诸国在内的草原游牧文明,的实地的 探索 与考察。
后来汉武帝根据张骞提供的情况,尤其是河流湖泊的位置,走向和季节性。分别在公元前127年,121年和119年由卫青和霍去病统领大军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主动出击。公元前119年,霍去病燕然勒石封狼居婿,平定河西走廊。分别设置武威,酒泉,张掖,嘉峪关,四座重镇。由此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通道。张骞的出使西域也被史学家称为凿空之旅。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带去了中原的丝绸,漆器,茶叶,手工艺品。带回了西域的宝石,葡萄,胡萝卜,石榴,菠菜,西瓜。和产油量极高的芝麻。让中国人对油炸食品的渴望成为了可能。后张骞于公元前116年在长安家中去世。因其在西域的美名,此后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皆名博望侯。
此后随着汉朝国力日盛,对西域的影响愈来愈大后,终于公元前
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三十六国,西域各地第一次纳入中国的版图。丝绸之路第一段从长安到中亚,终于打通并且逐渐稳定繁荣起来。
丝绸之路的开辟要从三段开始。最西边是从古希腊人或亚历山大大帝推进的对东方的憧憬和好奇开始的。这是对中国、中国汉代匈奴的惩罚,使汉朝掌握西域地区,开辟出口渠道,建立对西域商人的管理和贸易。中间一段始于波斯帝国,由于波斯帝国的发展和对商业的热爱,可以连接东方和西方的贸易往来。从亚历山大大帝到古罗马,在西方人眼里,东方是神秘、奢侈、富裕的地方。这个东方的概念显然更大。不仅仅是指中国所在的远东,还包括欧洲以东的所有地区,特别是埃及、波斯、印度等财富,让罗马人感到惊讶。田野的收获、商品的数量和牲畜让罗马人感到东方人不用工作就能享受。罗马人对东方的不断接近和远征是他们对东方富裕和奢侈生活的向往。
罗马人开始探索东方,汉朝也开始向西靠近。汉朝完成对匈奴的惩罚后,汉朝开始控制西域地区的贸易活动。中国由此打开了瑞贸易的大门,允许中国的丝绸进入世界,丝绸之路的东方尽头也诞生了。汉代对外贸易的控制有严格的官方管理体系,不仅制定了专门的贸易规则,而且还有对西域商人的详细记录,可以看出,旅店的最高级、货物的价值、贸易的行程、今天的海关和对外贸易管理等应对全球化的措施早已存在。
贸易最重要的产品是丝绸。丝绸不仅是奢华的奢侈品,有时还起到国际货币的作用,因此很多贸易道路上的国家对丝绸的需求很大。波斯和贵霜帝国促进了丝绸的世界旅行。首先,贵霜帝国的发展保障了更多来自中国的货物通过贵霜帝国流向地中海。同时,中国和波斯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波斯商人来到中国,带来中国需要的商品,将丝绸等货物运往地中海。
波斯是中国和罗马的中线。罗马通过波斯和古印度的港口获得了来自中国的许多商品,特别是丝绸,受到了罗马人的新宠爱。丝绸的滑溜和单薄引起了许多罗马人的蜂拥而至,引起了保守派的恐慌,甚至颁布法令禁止男人穿丝绸,但却阻止不了人们对丝绸的喜爱。这就像是一种文化的入侵。李文化物品在国内的狂热流行引起的担忧在任何时代都存在。
罗马人对丝绸的大量购买使帝国铸币的一半流入了东方的贸易市场。这种大规模跨境贸易也催生了严格的货运合同,如果毁约,例如不在规定时间交付或支付,将受到严厉处罚,这表明跨境大规模贸易已经正常化。当然,罗马不仅是单纯的买家,也是卖家,罗马的玻璃、银器等也是市场的紧箍物。东西贸易的发展带动了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发展,许多小村庄发展为商业大城市,越来越高耸的建筑物拔地而起,通往连接丝绸之路的最东端和最西端。
丝绸之路穿过几个大沙漠。但是中国的这些沙漠并不是炎热干燥的。其中有许多河流和湖泊这样在地图上看到的人迹罕至的沙漠也不是生命的禁区。汉代以前也有像鲁兰古城这样的沙漠大城市。丝绸之路不是为了销售丝绸之路。早在远古时代,东西方就有频繁的交流。主要通过这个通道进行。例如小麦开始从西亚传播到中国。很久以前,游牧民族通过这条通道来回放牧。直到深夜沙漠化严重,才逐渐废弃。有人建议,包括青铜器在内,它们来自西方。这条通道一直保持着交流。丝绸从东到西运输最多。后人都叫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