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知乎,打孩子真实

2023-02-21 21:29:01 百科全识 梁佰亿

如何看待未婚堕胎知乎

未婚堕胎主要是由于姑娘没有保护意识,偷吃禁果造成的。如果不堕胎,孩子出生以后没有父亲(绝大多数男子都不负责任)抚养,姑娘又没有能力。堕胎对于姑娘的身体危害极大,严重者造成习惯性流产甚至是不孕症。

反堕胎大游行

所以姑娘出门在外一定要洁身自好,不要听信花言巧语。当“一见钟情”时,一定要反问自己是不是被蒙蔽了心胸。所以在这里呼吁各级妇联应该特别注意保护少女的权益,人大代表应该为此建言献策,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奔走呼号,做出自己应该有的贡献。

打孩子知乎(打孩子真实) 第1张

经常打击孩子会怎样呢?

经常打小孩会带来两个结果,一种情况是小孩子会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不够好,总是犯错误,从而形成自卑的心理,总是唯唯诺诺,胆小怕事,不敢主动做事儿,生怕犯错误,生怕被批评,被责骂。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些孩子在被打的过程当中,逐渐变得越发叛逆,不听话,与打人者进行对抗,甚至也会非常情绪化、冲动和暴力。

所以打小孩子不是好的教育方法,还是应该用语言的方式来和孩子交流,用积极的方式来和孩子互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难免会犯错误,难免会发生一些我们觉得不合适的行为,对孩子还是要多包容一些,多理解一些,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不做事的孩子是不会犯错误的,但实际上孩子也会丧失更多发展的机会,这是更大的错误,所以还是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思想品质和性格,从而可以更好的享受他们的生活。

9个月大婴儿遭生父虐待,脸上遍布血痕:做父母前,请先做个人吧

9个月大的婴儿,本该就是软软糯糯、最可爱的时候。

可网络上爆出一个视频,一个才9个月大婴儿,却被打得 脸颊红肿青紫,遍布血痕 ,旁人看得都既心惊,又心痛。

更匪夷所思的是,虐童的“凶手”不是别人,正是 孩子的亲生父亲 !

这么狠的伤,旁人看了都心疼不已,真的想象不到怎样的父亲舍得对亲生宝宝下如此狠手!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保护伞。

但有毒的父母,不仅给不了孩子呵护,反而还成了刺伤孩子的“利刃”。

苏州某小区里,有人发现一位小男孩竟然戴着脚链,独自一人在走道徘徊。

孩子的腿上 遍布着不少伤痕 ,沉重的脚链让他只能拖着腿蹒跚挪动,看得人心酸不已。

可亲手给孩子锁上脚链的,不是别人,竟然是孩子的父母!

邻居反映说,男孩遭到这样的虐打,已经 长达2年 了。

孩子刚开始还会跟外人求助,但是在多次报警无果后,也许是惧怕家长的威胁,亦或是心中早已绝望, 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已经不敢再跟别人搭话了 。

不敢细想,这些年孩子究竟是怎么度过的,每天又是遭受怎样的折磨。

这样的虐待放在普通人身上都无法忍受,究竟是多么冷血的父母,才会对孩子的痛苦视而不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囚犯”,理所应当地在孩子身上释放“酷刑”。

有的人,明明披着“父母”外衣,做的却是魔鬼的勾当。

01

“ 我错了,能别打我吗?”

新加坡有一名5岁的男孩,从出生起,就活在了噩梦里。

因为打翻了饼干罐,男孩就被父母用扫帚虐打,导致膝盖骨损伤移位;

怀疑他偷喝妹妹的奶粉,母亲竟用烧红的铁勺,烫烂了男孩的手;

将他囚禁在猫笼里,用钳子夹他的臀部,而家里的猫却能自由行走……

更可怕的是,就因为孩子不配合洗澡,父亲竟然用90多度的开水,多次浇在男孩身上, 导致身体烧伤面积超过75%,最终孩子竟被活活烫死了 !

还有那个深圳宝安的8岁女孩,明明什么都没做错,却活成了父母的“沙包”。

安静地坐着写作业,母亲却突然冲过来扇了她一巴掌,掐住脖子,把她掀翻在地;

嫌打得不够,母亲还要用扫帚抽她,甚至拽住女孩的头发,拖到地上暴打;

而女孩的父亲也不遑多让,一个个巴掌,打得孩子站都站不稳。

孩子可能永远都想不明白,本该是全世界最保护自己的天使,为什么会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恶魔?

更可怕的是,现实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随便一搜,看到的都是一出出人间“惨剧”。

2020年7月,江西一位12岁的男孩被父母虐打惨死家中。

辽宁6岁的女孩童童惨遭生母虐待,被拔牙,用钢针扎腿,打火机烧嘴,导致二级伤残……

《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调查与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697例案件中,84.79%的案件是父母施暴,其中亲生父母施暴占74.75%,继父母或养父母施暴的占10.04%。

这些事实和数据都告诉我们,父母可以是最坚硬的保护,也可以是最尖锐的利剑。

要成为“父母”成本实在太低了,这造就了无数“只会生不会养”的父母。

有的人,因为冠上了“父母”的头衔,就滥用“父母”的职权,肆意践踏孩子的身体,随意玩弄孩子的生命。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有时候,伤害孩子最深的其实是父母。

02

“ 我生他下来,打他怎么了?”

虎毒尚且不食子,动物还懂得舐犊之情,但为什么有的父母,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却完全没有做“人”的底线,比禽兽还残忍?

这位妈妈,告诉了我们答案。

东莞一位妈妈,在跟丈夫离婚后, 只要心情不好,就毒打4岁的儿子发泄怒气 。

孩子被打得两只眼睛青黑肿胀,遍体鳞伤,稚嫩的身上,竟找不到一块好肉。

因为长时间遭虐,孩子已经4岁了,却还不会说话,身体被鉴定为一级伤残。

邻居实在看不过去,送孩子去医院救治,没想到却遭到了孩子妈妈的怒骂:

“我打自己孩子天经地义,谁也管不着!”

“生他时我差点难产死掉,早知道他不听话,还不如当时掐死他,不听话就该打!”

在这个妈妈眼里,虐打孩子并没有错,只因为她是“父母”,给了孩子生命,理所应当拥有支配孩子的权利。

而且在“棍棒教育”文化的大背景影响下, 社会 都倾向于将虐打孩子归类为“家务事”,父母也将打孩子视作天经地义的“管教”。

这让许多“有毒”父母在虐待孩子时,更加有恃无恐,理所应当喊出“我自己生的孩子,打他怎么了”“我们家的事,外人少管”。

对于这些父母来说,孩子不是“人”,而是他们的“私有物”,是可以利用的“工具”,甚至是泄欲的“道具”。

淮安市的一位父亲,在跟妻子吵架后,为了让妻子妥协回家,竟然将自己 还处在婴儿时期的孩子,放在冷水下冲淋,还用脚踩孩子的胳膊,甚至把塑料袋套在孩子头上,眼睁睁地看孩子承受窒息的痛苦 。

四川一名父亲, 用掐脖、殴打等手段对自己1岁多的儿子施虐 ,竟然只是为了逼迫离家的妻子回家。

这些暴行,真正应验了伊坂幸太郎那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竟然不需要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

虽然父母给予了孩子生命,但孩子终究是个独立的个体,是个独立的生命,而不是“玩物”,他们有血有泪,懂得苦、知道痛。

每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而不是被肆意践踏,残忍凌虐。父母如果做不到无私地爱护,至少要做到有底线地不去伤害。

03

“ 不能好好养我,别生下我”

有人曾说,生孩子是世界上最自私的事。

父母和孩子之间,从来不存在对等关系。父母可以选择生或不生,但孩子却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

幸运的话,托生一个好父母家,就能 健康 成长;

不幸的话,就像前面我们看到的那些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死”了,不仅没有父母的爱,没有得到帮扶和养育,甚至还要承受残忍虐待。

电影《何以为家》中,男孩赞恩在起诉父母时,曾说过一段话,让无数人泪崩:

“我想让那些不能照顾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否则长大后能回忆的是什么?是暴力、虐待、殴打,或者辱骂吗?被铁链锁、被水管浇、被皮带抽吗?我天天生活在地狱里,受着煎熬,命运为什么要折磨我?”

孩子怀着纯真和善意来到这世上,从没想过,给他们最大伤害的竟会是自己最爱的父母。

如果有选择,哪个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怀和爱护?谁又愿意生下来就受苦受虐呢?

然而总有些自私冷血的父母,让孩子从希望,到失望,到绝望,最后只能用一辈子去疗愈童年的伤痛。

知乎上有人问,那些被虐待暴打长大的孩子,你们现在过得好吗?

下面的每一个回答,都令人揪心。

有的人从小被父母暴打,长大后依旧无法摆脱阴影,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变得越来越沉默阴郁,甚至冰冷怨毒 ;

有的人被父亲常年虐打后, 选择用自残的方式来反抗 ,用头撞墙、拿玻璃割自己,和父亲成了“仇人”;

还有的人,在有能力后,选择跟父母划清界限, 用“冷漠”回馈父母的“虐待” ……

都说生孩子像买彩票,可对孩子来说,选父母何尝不是呢?

那些不幸“投错胎”的孩子,有的夭折在了半路,有的就算幸运长大了,内心也早已被伤得千疮百孔,空洞如同朽木。

更可怕的是,伤痛是会传染的,一个心灵残缺的孩子,在长大后,很可能会继续延续原生家庭的悲剧,让更多人陷入痛苦的轮回里。

虽说生育是每个人的自由,但如果没有爱,那么创造生命,其实就是在创造悲剧。

04

曾听过一句话:“不是生下孩子而成为父母,而是养育了孩子成为父母。”

有多少父母,在生育前思考过: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

谁都有权利生育,然而一个生命的 健康 长成,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口饭,一碗汤那么简单。

“ 父母”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创造生命,更重要的是教导之责,养育之任。

在生孩子之前,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白:生孩子,是为了让生命得到延续,让爱得到传承,而不是为了制造痛苦、制造创伤。

孩子的每一声“父母”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责任和爱意。

而为人父母,需要付出无数的血和泪,才能担负起一个生命的重担。

如果决定将孩子带到世上,那请务必负责到底,用爱和陪伴去养育这个无辜来到人世的生命,做到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对 社会 负责。

如果做不到,那不乱生孩子,就是一个人最好的素养。

愿每个孩子的出生,都能以“爱”为底色,在 健康 幸福中长大;

愿每个父母都能善待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这个世界里,有家可归,有处可依。

END

那些控制不住自己打骂孩子的父母,是因为你只活在了自己的情绪里

01 

同学抱怨这几天太倒霉,工作上项目进展不顺,晚上又发现儿子作业写得一团糟,就把儿子 “修理” 了一顿。

群里大家都附和道,孩子不听话就应该教训一下,还各自“分享”了自己打孩子的理由, 有因为学习 做事不专心 的 , 有因为孩子要求买买买被拒绝 当街耍赖 , 有因为反复批评 小毛病屡教不改 的……

总之是被气得“忍无可忍”,身为父母的他们举起他们最有威力的 拳头 。

大家聊得正热闹时,一位男性同学突然开口: “等你们打不动了,打不过了,你们就不会打了。”

他说出这话,我们都很惊讶, 因为他的儿子都是被他打大的 。

这位老兄以脾气暴躁著称,认识十几年,很多人都多多少少目睹过他打孩子,在商场,在饭店、在小区门口……

不过这几年好像是没怎么听说他打孩子了,大家都以为是孩子长大了懂事了,随后他在群里说了原因:

儿子读高一的时候,有次月考成绩退步了,当他挥起手想打儿子时,发现个子比他还高一头的儿子正在 用冷漠和警告的眼神 看着他……

那以后,他再也没打过儿子。但父子俩也基本上再没有说过什么亲密的话语,儿子见他也总是一副冷冷的表情,有事情也会通过妻子来转达。

这位老兄,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后,群里一晚上都没人发信息。

生活中,我们和朋友、亲人发生争执时,觉得他做得很不对,我们肯定不会冲上去揍他,只会先尽量和他用语言做沟通,万一沟通失败,可能会心情很差,最后最多也就是不了了之, 很少会上升为肢体冲突 。

就像,伴侣总气得我们无数次冒出“消灭”他的念头;公司里,上司经常气得我们想挠墙;小区里恶狗乱叫乱咬,让我们恨得牙痒,但我们都没有轻易动手打他们……

成年人毕竟是“聪明”的,即使我们很生气,打不过的时候或是觉得不值得时,是断然不会动手的。

但为什么孩子我们却能说动手打就打。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打小孩风险小、不会反抗,说白了就是 欺软怕硬 。

当然,我们都不会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的家长。

02 

家长们也总会说,虽然知道打他不太好,但他屡教不改啊,真的是欠揍,也该揍,只批评家长的“打”,不提及熊孩子的“熊”是不公平的。

关键是,孩子有错吗? 喝水会洒,拿东西会掉、学习不上道、教几次都记不住……但这真的算错吗,孩子就要因此被打吗?

有一个育儿方法叫 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从孩子出生起,就允许他犯错,让他自然承担这个错误的代价。家长也及时给予安全教育,他不会轻易做危险的事情。他还走不稳就要跑,那就在保证基本安全的情况下让他跑,摔几次之后他就知道乱跑会受伤, 才会知道界限在哪里 。

家长总是执著于帮孩子纠正错误 ,但是生活中大部分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孩子会因为家长眼中的对错而挨打, 很多时候只是 不小心触动家长的情绪 。

邻居跟我讲过,一天她女儿早上不想穿原来准备的衣服上幼儿园,两人僵持不下,邻居因为赶时间,就伸手给了女儿头上一拳。其实要是平时她一定会跟女儿好好沟通商量,或者就依女儿的意思换身衣服,但那天因为有重要的事情需赶时间,再折腾换衣服就要迟到了。

上面孩子挨打的潜在因素是妈妈要赶时间。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孩子考试没得满分,如果那天正好赶上你也在单位挨批了,很可能他就会挨打。如果那天你升职加薪了,可能你就会用另外一副面孔对他。

每个人在这世间行走,工作上的压力,同事间的别扭,夫妻间的矛盾,家庭中的纷争,各种琐事带来各种烦恼……

不产生恶劣情绪是不可能的。 如果处理不好带到亲子关系中,那么就很容易看到孩子的缺点不顺眼就对孩子拳脚相加。可以说,每一个习惯了对孩子使用暴力的成年人的内心, 都藏着对世界深深的恐惧和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

很多家长觉得打孩子只是为了惩罚他的错误,达到效果就会收手。家暴中当事人尝到了打人的痛快之后会陷进去难以控制行为,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打孩子也一样,一旦动手打习惯了,不管什么来由,不论什么对错,一不痛快就要伸手,伸手次数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

孩子被打是因为他有错吗?

不是的,是因为你们的心中藏着烦躁与愤怒。

03 

我们教育孩子的办法,大部分都是从妈妈那里来的。

后来的事实也会证明,妈妈虽然爱我们, 但她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定是科学的 。

由于我们会无意识地学习和继承妈妈的育儿观念和方法,可能会多做了一些 反向积极的决定 。

你可以认真反思一下,当你 抑制不住自己的焦虑 要去打孩子的时候,小时候被父母打的画面是否在你脑海当中重现,让你没办法停止?

你是个好家长,你愿意做好家长并且努力学习,努力做好家长。你的孩子也一定是个好孩子,是那个又孝顺又愿意积极努力的好孩子。

只要父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处理好自己的童年创伤,按照科学的办法给孩子积极的鼓励, 你的孩子会越来越好的 。

04 

知乎上有个提问: “小时候被父母打,长大了会怎么想?”

一个回答是“长大了,不恨了,就是想喊他爸爸也喊不出来了”,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许多父母都认同 “不打不成才” 、 “棍棒底下出孝子” ,认为想要管教孩子、约束孩子的不当和错误行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惩罚他。甚至很多人都坚信这是让孩子听教的唯一途径。

事实上,惩罚孩子不仅达不到管教和”长记性“的目的,还可能 给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

那如果孩子做错了事该怎么教育?控制不住打了孩子怎么办?

海豚君给大家三个方案,可以帮爸爸妈妈们解决关于惩罚孩子的苦恼。

孩子做错事了,最理想的是按以下三点来处理、解决问题。

第一点:倾听,并且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鼓励孩子说出所有的感受,但不要评论孩子说的话。

《爸爸去哪儿》第5季中,嗯哼因为住到了简陋的房子,大哭闹着要回家。爸爸杜江没有急于给嗯哼讲道理,而是陪在他身边,鼓励嗯哼说出自己的感受。嗯哼说自己不喜欢这个房子,杜江回应“我也不喜欢”,第一时间认同嗯哼的看法,迅速让孩子平静了下来。

倾听完再把孩子的观点总结一下说出来,孩子会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第二点:给孩子讲出来我们的感受跟需要

对于嗯哼不想住简陋的房子这件事,杜江说“我觉得这里挺酷的,我觉得我能住“,说出自己的感受;又接着说”事情碰上了我们就要一起面对“,表达了”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住“的需要。

这种坦诚直接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和接受。

第三点:邀请孩子跟你一起寻找解决方案

遇到问题了,要让孩子跟你一起来想办法,可以找一张纸写下所有的建议和方案。

比如孩子的玩具汽车被别的小朋友摔坏了,我们可以想出的方案有:

1、用胶水把玩具车粘好

2、让小朋友向自己道歉

孩子可能还会提出下面这些有趣的想法:

1、买一辆新的玩具车

2、把小朋友揍一顿

孩子的观点很重要,不管他给的建议是否靠谱和正确,我们都要认真帮他写下来,不要评论。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给你讲出更多的想法和可能性。

最后,我们要跟孩子一起挑选最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讨论,哪些想法我们不能接受?

哪些我们能接受?哪些能解决问题?

与孩子达成共识后一起执行、解决问题。

05 

“我也知道不能打孩子,可就是没忍住。 听着孩子哭喊着不要妈妈、讨厌妈妈,真想抽自己两巴掌。”

这是一位妈妈深夜发的朋友圈道出了广大父母的心声。

如果实在控制不住愤怒的情绪,想要吼孩子、打孩子怎么办?

绝大多数父母都是不完美的父母,很多人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打骂了孩子,事后都是说不出的懊悔和疼惜。

海豚觉得包文婧的一个 “离开法” 可以借鉴下。

包文婧在《放学后》中也说道,当自己控制不了情绪时,会立即离开,等自己和孩子的情绪都稍微平静后,再一起沟通解决问题。

因为情绪是互相干扰的,当父母情绪不好时,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影响。

如果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吼孩子、打孩子了可以这么来弥补:

1、不要让这件事情就这么混过去,过几天要真诚的和孩子道歉。

2、一定要和孩子重新讨论这件事。

3、共同寻找解决方案、重建关系。

父母跟孩子的斗争是没有胜利可言的。 当跟孩子遇到冲突时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寻找更好的沟通方式,而不是责怪和惩罚孩子。

当孩子做对事的时候,是你塑造孩子行为的机会;当孩子犯错误、做错事的时候,是你和孩子建立情感的机会。

*注:本文部分图文来自于网络。

-END-

欢迎关注 “海豚世界 ” ,id: dolphinsworld  。这里百万妈妈的共同成长社群,提供众多妈妈自我提升干货(情感婚姻、育儿等),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并聚集众多优秀美妈一起交流学习,最有趣有料的线上和线下活动,等你来!

一一老师,三亲教育体系创建者、创新心灵教育实践者,国家高级家庭教育导师、心理咨询导师,帮助众多妈妈度过生完孩子那艰苦的几年,陪伴共同成长,我们的宏愿:让每个家庭笑起来。

打孩子不是爱是以爱为借口的发泄早教

打孩子不是爱是以爱为借口的发泄早教

打孩子不是爱是以爱为借口的发泄早教,孩子的成长受环境影响很大,宝宝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认真教育孩子的人终会有所收获。为大家分享打孩子不是爱是以爱为借口的发泄早教。

打孩子不是爱是以爱为借口的发泄早教1

01

我小时候也老挨打啊,不是也很好么?

不用怀疑,视频里的爷爷,一定是在威权教育下长大的那一代。在他们甚至很多当代父母看来,「我小时候也被打过,不也没什么吗,还不是健健康康长大了?」

然而这背后逻辑是说不通的。

被打的孩子长大以后「没有人格扭曲」,并不能证明「家长打孩子是合理的」。

打骂对孩子并不是没有影响,而是有的家长选择忽视,选择认为没有影响。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被父母暴力对待过的中国孩子也会在成年后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吗?」,下面的4000多条回答里,是一个个儿时被父母打骂的故事。

其中一个知乎网友说,自己成年以后,性格中始终有胆怯、敏感甚至刻薄的成分,他总能在自己的行为中看到父母的影子,知道这样不好,但又改不掉。虽然整体上「还算是个好人」,但「本来可以变得更好」。

来自父母的伤害,可以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孩子的心头。

我们想让孩子记住大人给予的每颗糖,但孩子记忆最深的,却是鞭子和疤。

02

孩子不听话,打了就打了呗,还能怎么样?

能怎么样呢?

可能也就是像这个爷爷这样,打得孩子喷鼻血吧,最多也就是把孩子打死打残吧。

嗯,随手一搜,这种新闻可真不少见。

你一定会说,这太夸张了吧。

没错,也许大部分情况下,打骂确实不会对孩子造成很严重的身体伤害。有些文章甚至会告诉家长,「2岁以下、6岁以上的孩子不能打」「孩子哪些部位不能打」:

换言之,只要掌握好年龄、部位,就可以打孩子了?只要掌握好打孩子的「度」就行了?

不打不成器,不打不孝顺,不打不优秀。

崇尚拳脚教育的家长,本质上都只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我的孩子,我自己知道轻重。」

可是,孩子不是一本书,一个洋娃娃,不是猫猫狗狗,他是一个人。

总有一天,你的孩子将离你远去。下手前先想想,你希望离别的那一天他最后记住的是你打他吗?

03

不打孩子,我还能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

「说了很多遍都不听,不打根本记不住。」

「现在不好好教育,以后还会再犯。」

对于这类家长来说,打骂似乎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打完以后,看起来孩子是听话了,事情圆满解决。

就像这个爷爷一样,孙女哭太烦,说了不听?那就给你一巴掌,让你再闹。

但孩子顺从听话,不是因为觉得自己错了,她只是向恐惧屈服,她记住的,也只有你的愤怒。

一个朋友家里是个儿子,他经常说「男孩不能惯养,该打就得打」。每次孩子犯错,首先就是一顿「竹笋烧肉」。

就这样从幼儿园打了三年,直到他儿子上了小学一年级,上周有一天因为不想写作业和爸爸闹脾气,朋友拿起尺子扬手就要开打,他儿子哭着的说了一句:「爸爸,你一直打我,你还想打到什么时候?」

朋友当时就愣住了,放下了尺子。

「我意识到一个问题,不能再打了,等有一天孩子大了我打不过了,我该怎么办?」

打骂从来都不是爱,而是一种教育上的偷懒。那些靠打靠骂达成的目的,其实靠耐心和沟通都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很多家长没有耐心或不愿意付出精力去学习解决。

我们甚至懒得去了解孩子每一个举动背后的原因,而只想要一个高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04

我知道打孩子不好,但有时候情绪上来,真的控制不住。

你可能会说,上面这三种情况都很极端,你其实也不想打孩子,自己疼都来不及。

可有时候真的是情绪来了控制不住,孩子哭闹的时候,特别是公共场所众目睽睽下,腾的一下就怒了。

我们曾经也过好几篇关于家庭关系的文章,收到了很多父母的留言,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表示,每次忍不住打完孩子自己也万分后悔。

孩子小时候,担心被其他小朋友打不会还手;

孩子上幼儿园了,担心孩子被老师打;

孩子上学后,我们担心孩子在学校被欺负。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的成长,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危险,孩子受伤后可以回家,家里有父母可以依赖。

但如果孩子在家里受了伤,他们能躲到哪儿去?

所以,再难,也请学着理解孩子,学着改变自己。下一次发怒的时候,快速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冷静一会。下一次,不要被自己的情绪支配。

郑渊渊洁在作品《父与子》里写:

「打骂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汉,是懦夫……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满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么?又不是孩子非要让你把他生出来的。」

生孩子很简单,养育一个孩子却很难。

为人父母是很辛苦的,可我们既然已经选择成为父母,不就要承担吗?

打孩子不是爱是以爱为借口的发泄早教2

一、溺爱,不舍得孩子吃一点点苦

卢梭曾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让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父母觉得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所以每次买好吃的,自己都不舍得吃,全给孩子吃,明明家里不是很富裕,可为了不让孩子感到自卑,心甘情愿地给孩子买名牌。可这样养出来的孩子,根本就受不了这个世界的残酷,也不懂得理解父母的艰辛。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可以参与,但绝不能代替。你替孩子走过的路,孩子还要哭着自己重走一遍。

是啊,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就会让他更痛苦。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是早早放手,让孩子独立。你今天对他的“狠心”,只为换来明天他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二、比较,拿自家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较

如果说中国孩子最大的“敌人”是谁?那一定是别人家的孩子。

很多父母,总是用高倍放大镜看别家孩子的优点,用显微镜看自家孩子的缺点,对自家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孩子在努力获得父母认同的过程中,会以父母的要求作为行为规则的标准。

父母都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绚丽绽放,而有的花,却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紧盯别人的花,不要觉得别人家的花永远比自家的好,相信自家花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看着他一点点地成长,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父母要懂得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没太多可比性。能学习到别人的优点固然好,但是,培养孩子的个性更重要。父母要相信孩子,给孩子时间,静等花开。

三、唠叨,总想着让孩子按着自己的方式走

很多的父母都喜欢不停地嘱咐、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恐怕孩子自己做不到,想不到。而孩子面对父母的唠叨,大多数都是采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不理会的方式,其实,唠叨是最无用的家教,时间长了还会适得其反。

没完没了的说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会启动自动屏蔽的模式。父母与其唠叨,不如采取少说,多听,用行动来表达,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和探索。

四、打骂,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我们太多的父母,只要孩子一犯错就以教育之名,轻则指责,重则打骂。但暴力,仅仅只是暴力,而不是教育。打孩子不是爱,而是父母以爱为借口的发泄。长期被父母打骂,语言暴力的孩子,他们的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

孩子最早是跟父母学的待人接物,跟父母的互动中,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当你对孩子打骂的时候,你愤怒的情绪会深深的印在孩子的意识中,他们在此也学会了一件事就是孩子学会了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要知道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孩子出现了问题,首先父母要想到的是自己有没有做错。

五、争吵,让孩子缺少爱和安全感

九村木一说:“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一家人有爱才能孕生和睦,一家人和睦才能孕生欢乐和笑容。而一个家庭如果总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话,那么生长在这样环境下的孩子,势必会缺少爱和安全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

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中,孩子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离婚家庭的为30%,和睦家庭的为19%。

父母互相诋毁、争吵,甚至大打出手,不但会引起孩子的恐惧,让孩子变得自卑敏感,导致孩子易怒易暴,有暴力倾向。

如果两人观点有冲突的时候,可以先各自冷静一下,事后再谈,如果实在忍不住,也要避开孩子再讨论。在孩子面前不诋毁伴侣,是为人父母的一种修养。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诲和引导,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领路人,你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孩子的性格养成和成长发展。

教育孩子是父母必经的人生历程,也是孩子的成长历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长大,父母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