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玩扑克牌的好处有哪些呢教案,幼儿园玩扑克牌有几种玩法

2023-02-07 15:47:16 百科全识 梁佰亿

《有趣的扑克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趣的扑克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趣的扑克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有趣,通过大牌管小牌的游戏使幼儿区分数字的大小。

2、能根据牌面花色、颜色及数字等不同,将扑克牌进行分类、“组队”,并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能对扑克牌进行有规律的排序、接龙。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小朋友在家里面有过玩扑克牌的经验

物质准备:

两副扑克牌、一块黑板、一面小鼓

活动过程:

一、介绍好玩的扑克牌

出示扑克牌吸引幼儿的注意,同时教师简单介绍扑克牌。

分析:通过此环节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得幼儿关注本次的活动,为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铺垫。

二、游戏:大牌管小牌

1、请每个小朋友都抽取三张牌,并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2、游戏:教师敲小鼓和小朋友共同说儿谣,听到老师说:一、二出牌的时候才能出牌,大牌的小朋友赢牌。求输牌的小朋友给赢牌的孩子捶背、或背一下等。

3、分析:这个环节的安排,一方面是让小朋友在操作前有明确的.目标,内心有一种要解决问题的动力,他们更愿意投入学习。另一方面也有一个难易的递进,如会玩扑克牌比较大小,然后在进行比较难的按着花色给扑克牌分类排序

三、给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分类和排序

1、教师边说儿谣边发扑克牌并请小朋友数数每人发了几张扑克牌。

2、请找手里面有四种花色尖的拿给老师。老师说我们把这个尖当作1。我们要一起

玩一个按花色接龙的游戏。

3、教师讲解规则,幼儿游戏。

分析:这个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单一操作练习的形式,而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中止,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中拓展数学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四、幼儿分小组给两种花色的扑克牌排序接龙。

幼儿分组探索,进行互相合作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幼儿活动中来。

分析:这个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检验和提升,并在活动中教师能够真正的观察到孩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进一步的对分类和排序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和家长玩扑克牌游戏

2、请小朋友思考并尝试还有哪些排序的方法。

《有趣的扑克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扑克牌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根据扑克牌的不同特征进行接龙游戏,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

1、引入活动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扑克牌)

(2)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了一副扑克牌(除J、Q、K),请你们观察一下,看看扑克牌上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教师可适时引导:扑克牌上有什么?(数字)都是些几啊?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颜色呢?(红色、黑色)相同的颜色,图案一样吗?(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按数字1—10排列,同样的数字上有四种图案: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2、分类游戏

(1)教师:原来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那我们今天就来玩分一分的游戏,好吗?

(2)请每位幼儿拿10张扑克牌,找到特征,进行分类

(3)幼儿操作

(4)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扑克牌接龙(小组合作游戏)

1、每位幼儿10张扑克牌,小组共同商量,进行扑克接龙

2、建议:

(1)按两种颜色

(2)按四种图案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按单双数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代表介绍接龙规律

三、扑克猜数(两人合作游戏)

1、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扑克猜数的游戏,需要两个好朋友共同合作,你们想玩吗?

2、介绍游戏规则:

一名幼儿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扑克牌,把扑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儿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第一名幼儿猜猜藏起来的是哪一张牌

3、教师示范,幼儿共同寻找方法

4、幼儿操作,轮流游戏

【活动延伸】

游戏《扑克站起来》

教师:扑克牌还有很多玩法,还可以神奇的站起来呢!请小朋友们回去之后试一试怎样让扑克牌站起来,好吗?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

提起扑克牌,大家都不陌生。许多家长告诉我说不敢让孩子玩,怕孩子玩疯不知道学习了,我个人以为它在大人手里可能是的工具,可在天真无邪的孩子眼里,它只是“有趣的玩具”。可以作为“玩具”来玩,正确地引导幼儿玩扑克牌能激发幼儿对数字、符号的兴趣,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锻炼幼儿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数量的多少,对10以内的数字能够熟练地比出大小。

2、能够给10以内数字熟练地配对。

【活动准备】

1—10的数字扑克牌,投影仪。

【游戏玩法】

《大吃小》玩法:将一副扑克牌放在桌子中间,参加游戏的幼儿各摸一张牌,然后比一比谁的牌面大,小牌归大牌所有,遇到大小相同的牌为公有,即不归个人所有。反复进行,直至扑克牌全部摸完,最后比较谁得到的牌多,多者为胜。

《抽“乌龟”》玩法:先将扑克牌随意抽取一张盖住当“乌龟”,并把牌逐一分给参与者;然后各人整理好自己手上的牌,两张大小相同的对子,抽出放在一边;再朝顺时针方向轮流将邻座中的牌抽取一张,若这张牌能与自己手中的牌结合对子,就放在一边,不能成对则插入自己的牌中;直至剩下最后一张牌,将“乌龟”亮出,与“乌龟”成对的,即是输者。

【活动范例】

一、出示扑克牌,引起幼儿兴趣。

1、师:智慧老人又给我们小朋友送礼物来了,看!今天他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出示扑克牌)

2、扑克牌上有什么?怎么玩?

二、复习10以内数字。出示单张扑克牌,请幼儿说一说是数字几。

三、《大吃小》游戏,比较10以内的数的多少。

1、出示两张扑克牌。“现在老师手上有两张扑克牌了,我们又可以做游戏了!”请两名幼儿分别拿好,请幼儿比一比,谁的牌大?

2、幼儿观看教师与幼儿合作游戏:《大吃小》。

(1)利用投影仪,引导幼儿观察谁的牌面大,小的牌归大的牌所有,遇到大小相同的牌放旁边。再继续。

(2)反复进行游戏,直至扑克牌全部摸完,最后比较谁得到的牌多,多的就为胜利。

3、幼儿两两合作,玩“大吃小”游戏。

四、《抽“乌龟”》游戏,能够给10以内数字熟练地配对。

1、师:这张牌与刚才的牌有什么不一样?(有图案)我们把这张牌叫做“乌龟”。

2、介绍《抽“乌龟”》游戏的玩法。

六人为一组,每人抓牌,把两张相同的对子,抽出放在一边,轮流抽牌一张,剩下的就是“乌龟”,就是输者。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长城悠久历史文化、特征和作用。

2、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保护长城的标志,知道如何爱护长城。

3、增强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长城的图片、教师爬长城的照片。

2、有长城起止点的地图。

3、小红旗。

经验准备:

幼儿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已对长城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活动:“孩子们,元旦放三天长假,你们猜猜老师去哪里了?”幼儿的兴奋,然后适当的在屏幕上放出长城的图片,直接进入主题:“老师去爬了长城?你们去过长城吗?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长城吧。”

2、教师请去过长城的幼儿先描绘一下爬去长城的感受,加强幼儿对长城的期盼。然后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请幼儿观察长城,引导孩子们认识长城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堡、关城、烽火台与城墙,并且请幼儿描绘画面上看到的风景,讨论每一部分的作用。

3、观察地图上的长城,让幼儿指出长城起止点,并且在起止点上插上小红旗。然后请幼儿之间相互讨论:长城是什么时候建造的?长城是怎么样建造的?为什么要建造长城?古时候的长城有什么用?现在的长城又有什么作用?

4、在幼儿讨论完毕后,教师播放长城介绍片,让幼儿看到动态的长城和长城周围景色,知道长城的历史和伟大的历史意义,加深对长城的骄傲和体验。

5、教师出示一些破旧、残破的长城图片,让孩子认识到如今的长城现状,引起孩子对长城的保护意识。请孩子们说一说该如何保护长城。

6、请孩子们制作一些保护长城的标志。

活动延伸:

1、做一个建构活动,在区角搭建长城。

2、画一画眼中的长城。

3、回去阅读“孟姜女哭长城”或者关于长城的故事。

教学反思:

总观这堂课,我个人觉得我抓住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也做了正确处理,教学设计板块清晰,发挥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但还存在很多细节问题。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并掌握7的分解和组成。

2.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1-7数字卡片一套。

2.操作单每人一张。

3.画笔(自备)。

活动过程:

1.课前复习。

教师:小朋友你们已经学习了数字0-7,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它们数一遍?

教师:哪位小朋友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再数一遍?

教师:小朋友们回答的真棒!那么从0-7这些数中任意抽出两个数比较大小你们会吗?

教师出示卡片,小朋友回答。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老师问问小朋友:学习的6的分解和组成还记得吗?

教师:6的分解和组成有几种?谁能告诉老师是哪几种?(6的分解和组成有5种,它们是: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5和1、4和2)

2.涂一涂。

教师:6的分解和组成小朋友们掌握的真好,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学习魔幻的数字7的分解和组成。

教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张操作单,这张操作单上有点子图,每排有7个圆点。

教师:老师把第一排中的6个圆点涂成了红色,剩下的一个圆点没有涂色。实际上是把第一排的7个圆点分成了两份,也就是把7分成了6和1。

教师:剩下的每一排还可以怎样分?请你把剩下的每一排都分成两份,并涂上颜色。(教师要求每一排分的不一样,把分成的两份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教师:哪位小朋友能说一说你分的不同分法?(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幼儿说出与其他幼儿不同的分法)

教师根据小朋友说出的不同分法把7的分解与组成贴在黑板上:

教师:7的分解和组成有几种?记不住这么多分法怎么办?用什么办法归纳一下可以记得又快又准确?(引导小朋友观察黑板上7的分解与组成的特点,用多种方法记忆,如,看到1和6,就会想起6和1……)

3.对口令。

教师: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对口令游戏,小朋友进行抢答,比比谁的反应快。

教师:1和几组成7?7可以分成几和4?

教师:5和2组成几?7可以分成6和几?

教师:几和3组成7?7可以分成2和几?

有效提问:

1. 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它们数一遍?

2. 6的分解和组成有几种?谁能告诉老师是哪几种?

3. 哪位小朋友能说一说你分的不同分法?

4. 7的分解和组成有几种?记不住这么多分法怎么办?用什么办法归纳一下可以记得又快又准确?

有用词汇:分解 组成

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数字7的正确书写。

中班教案 篇4

蜻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昆虫,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蜻蜓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

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听到这里,小朋友们是不是开始对蜻蜓感兴趣了呢?好,咱们现在就开始下一步活动。

活动目标:

用动作表现蜻蜓的飞行姿态。

初步感知儿歌的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

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

"儿歌":《红蜻蜓》。

图画纸、画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幼儿用书《红蜻蜓》画面,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图上有谁,红蜻蜓在干什么?

——红蜻蜓飞累了,停在哪里?

——引导幼儿想象蜻蜓在势头上、水上停的样子,在大风大雨中飞行、降落的样子,并用肢体动作,表现蜻蜓飞行?

学念儿歌《红蜻蜓》。

想象创作一。

——引导幼儿根据儿歌线索展开想象:红蜻蜓还会停在哪里?

——请幼儿把自己的想象画成一副画。

——请幼儿交流各自的画面内容,鼓励幼儿模仿儿歌的句式来概括表达。

——帮助幼儿整理仿编的儿歌内容,并根据儿歌的结构表现特点,请三个幼儿合作创编一首新儿歌——请幼儿学习朗诵各小组新编的儿歌想象创作二。

——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你喜欢什么动物?它会在哪里做什么?

——鼓励幼儿嘎那据儿歌的语言和结构特点来创编儿歌。

中班教案 篇5

【教材简解】

色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经常也会作为操作材料运用于数学游戏及集体活动中去。活动利用色子上的点子数巧妙地调动孩子的数数经验,同时,通过与同伴合作发展"目测数群"的能力。中班幼儿已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等影响正确计数,但在游戏中,同伴的色子在不断地变化,考验孩子的数数能力。所以,引导孩子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也是活动的价值点。

【目标预设】

1、情感态度目标:了解游戏的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能力目标:在目测数群时,能接着往下数。

3、知识目标:在玩色子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计数方法,积累计数的经验。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玩色子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计数方法。

难点:在目测数群时,能接着往下数。

【设计理念】:

本次活动中,通过一人玩色子到两人及多人玩各种色子游戏。运用色子上的点数增加不断提升计数的难度。活动层层推进,步步提升。在活动中,教师巧妙利用孩子在游戏中各种差异资源,丰富幼儿的计数经验,提升幼儿的计数能力。同时好玩有趣的游戏情境,也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喜欢计数、学会与同伴合作。

【教学过程】

1、色子热身。

师:快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色子)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色子的?(麻将里、游戏图里)老师还做了一个大色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每个面上都分别有几个点子?(一、二、三……六)

(1)看一个色子的点子做身体动作:色子上有这么多的点子,我们一起来看着色子上的点数做相应的身体动作好吗?

(2)看二个色子的点子学动物叫声:好玩吗?还有更好玩的呢!(出示2个色子)这又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叫一叫。

设计意图:让幼儿通过观察色子,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根据一个色子及两个色子上的点子数进行数数。同时运用看色子上的点子数作出相应的回应,既能巩固对数量关系的进一步认识,也能激发幼儿计数的乐趣。

2、色子大碰撞。

(1)自主玩色子。

师:那有没有更快更好的数数方法呢?老师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两颗色子,我们一起玩一玩、点一点。(教师观察,及时发现幼儿不一样的数数方法。)

师:你掷的是几,你是怎样数的?(请幼儿找出相应的点卡进行数数)。

设计意图:通过幼儿自主玩色子,老师发现孩子们在计数过程中的差异资源。及时地捕捉到幼儿的有效资源,进行经验的交流、分享,提升计数的能力。

(2)师生合作玩色子。

师:老师的大色子与小朋友的小色子进行碰撞。目测老师的色子点数是几,接着数自己的点子。(先请一位进行示范,再集体练习)。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试了一下这种新的方法,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目测数群"。原来,数数不仅可以一个一个数,我们还有好多种更多更快的方法。

(3)生生合作玩色子。

师:两位幼儿的色子自由碰撞,目测对面小朋友的点子,再接着数自己的,说出总数。

设计意图:运用合作游戏,巩固运用"目测数群"的计数方法,拓展幼儿计数的经验,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游戏"谁先拿到小红花"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用色子来做一个"谁先拿到小红花"游戏。

规则:(每组一张方格图)每4个小朋友一组每人每次掷一个色子,我们用最快最好的办法数一数,一起在图纸上跳一跳,看哪组先拿到小红花。

(2)幼儿分组游戏,教师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由两人合作到四人合作玩色子,随着色子数的增多,点子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发挥小组的力量共同进行计数,体验合作计数的乐趣。

4、活动小结。

师:今天,我们用色子做了好多有趣的游戏,我们还学会了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计数的方法,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的又快又好的方法来计数。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有上下楼的经验。

教具:楼梯图片,1-10的数卡。

学具:《幼儿用书》6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目标

初步学习和掌握10以内数的顺数和倒数的排列规律。

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养成仔细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对生活中运用顺数、倒数的事例感兴趣,并尝试迁移到活动中。

活动过程

一、上楼和下楼的感受

1、请幼儿说说自己家住在第几层?每天上楼和下楼时,自己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到上楼时越爬越高,下楼时越走越低。

2、请幼儿介绍上楼和下楼时是怎么数的,引导幼儿发现下楼时大家有两种不一样的数法,如:有的数1、2、3、4、……,有的数10、9、8、7……。让幼儿感知倒数和顺数。

3、给楼梯贴数字

(1)教师出示楼梯图片,请幼儿观察这个楼梯有几层?并用数卡从下往上标出楼梯的每一层。

(2)师幼一起从下往上数,引导幼儿思考:上楼的时候是怎么数的?这些数有什么变化?让幼儿知道这样数叫顺数,顺数时一个比一个多。

(3)师幼再一起从上往下数,思考:下楼时是怎么数的?这些数有什么变化?让幼儿知道这样数叫倒数,倒数时一个比一个少。

二、小组操作活动

(1)画路线。观察篮子里苹果的数量,画出小刺猬从少到多吃苹果的线路图。

(2)请用笔从多到少的连线画出浇花的路线图。

(3)帮小动物找家。请幼儿观察线路图,启发幼儿按从1-10的顺序,连点帮助小动物找家。

(4)看标记填空格,引导幼儿看标记变化,说说这些点卡和数卡是倒数还是顺数。要求幼儿画点卡和写数字填空格,进行顺数和倒数活动。

三、活动评价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对所抓握的物体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计数,并记录、比较多少。

2、 愿意与同伴交流操作方法并尝试同伴的办法。

3、 能积极的参加操作活动及时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分类,并计数难点:孩子要用多种方法记录数

活动准备

教具:红枣、白云豆、花生米、记录单、笔、黑板。

学具:小碗(内装红枣、豆、花生米若干)、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问好,介绍自己。

2、男孩女孩比一比师:我们班有男孩有女孩,到底是男孩多还是女孩多呢?怎样才能知道?引导幼儿讨论要比较多少必须数一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游戏:抓一把。

1、抓把红枣比一比。

(1) 出示实物,师:想比赛抓红枣吗?谁想试试?请幼儿与教师比赛抓白芸豆。

(2) 师:猜猜我们谁抓的多、谁抓的少?怎样才能知道?引导幼儿检查、验证谁多谁少。

3、抓上一把比一比

(1) 大胆抓一把。出示装有红枣、白芸豆、花生米的小碗,请一名幼儿尝试抓出一把。

(2) 数清有几个。引导幼儿认识所抓的东西,并说说每种抓出了几个。

(3) 试着记下来。师幼讨论商量,会在表格中进行记录数量。

三、幼儿操作:大家都来抓一抓。

(1) 幼儿自主游戏。引导幼儿商讨活动规则,知道抓出一把后,数清楚并记录,记好后说说哪种最多?哪种最少?

(2) 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四、延伸活动:各抓一把想一想。

出示三个分别装有红枣、白芸豆、花生米的碗,师:谁愿意试着每样都用力的抓一把,猜猜哪一种抓的最多?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乐趣。

幼儿园玩扑克牌的好处有哪些呢教案(幼儿园玩扑克牌有几种玩法) 第1张

活动纸牌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活动纸牌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纸牌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扑克牌立起来的探究活动中,感受合作的乐趣,体验成功感。

2、能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扑克牌立起来的方法。

3、在探索过程中能够坚持不放弃。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探索过程中能够坚持不放弃。

活动难点:能够让多张扑克牌立起来。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扑克牌若干,PPT,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纸杯搭建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幼儿。

师:你们在建筑区的时候都用纸杯和纸筒搭建过高楼,搭得又高又稳。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的挑战,用扑克牌来搭建高楼。请你们来试一试。

二、幼儿自由探索让扑克牌立起来的方法。

师:这次谁能让两张扑克牌互相帮助立起来?请你试一试。

(一)幼儿第一次尝试让两张扑克牌立起来。

1、第一次用两张扑克牌操作。

2、尝试后进行交流。

师:

(1)谁愿意介绍一下你用什么办法让扑克牌立在桌子上的?

(2)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3)请你用别人的方法再试一试。

3、再次尝试

教师小结:你们都让两张扑克牌立在桌子上,因为两张扑克牌互相有支撑,能保持平衡,所以能立在桌子上。

(二)幼儿第二次尝试让一张扑克牌立起来。

师:这次谁能让一张扑克牌立起来?请你试一试。

1、第二次幼儿操作一张扑克牌。

2、第二次尝试后展示分享。

师:

(1)你是怎么让一张扑克牌立起来的?请你展示一下,请小朋友们互相看一看。

(2)你觉得哪一种方法让扑克牌立得最稳?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改变扑克牌的形状,用折或卷或者其他方法,让一张扑克牌立在桌子上。

三、多张扑克牌挑战游戏搭高楼:

1、师:下面,我们要进行更高的挑战,看看哪个小组能在相同的时间里,用桌子上的扑克牌搭的高楼又高又稳,给你们五分钟时间。

2、幼儿小组进行多张扑克牌搭建。

3、教师给予肯定,鼓励幼儿在搭建过程中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欣赏扑克建筑图片。

1、师: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在尝试用扑克牌搭出不一样的作品,我们来欣赏一下。

2、师:老师会把这些图片和扑克牌放在区域中,你们继续挑战。

五、延伸活动:

教师在区域当中提供多副扑克牌,鼓励幼儿进行搭建。

活动总结

1、内容选择能够把握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挑战性,尊重幼儿已有的经验。

2、活动过程以幼儿自主操作为主,活动环节层次清晰,由易到难,逐层递进,不断提升活动的难度。

3、活动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同伴间的互相学习,每次探究后教师能帮助幼儿及时进行小结提升。

4、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关注幼儿学习品质。

5、通过欣赏更高水平的搭建图片,开拓幼儿视野,激发幼儿的挑战欲望。

活动纸牌大班教案2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经认识了很多模式,如ABABAB模式、AABAABAAB模式、ABCABCABC模式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大班幼儿能够识别构成模式的基本单元,并且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和创造模式。据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我们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纸牌(扑克牌)作为活动材料。由于纸牌含有颜色、数字、花色等多种特征,因此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适应的方式来表现和创造模式。例如,能力弱的幼儿可能会按照颜色“红黑红黑红黑”来排序,而能力强的幼儿可能会按照花色“草花红桃草花黑桃草花红桃草花黑桃”来排序。这也可以增加活动中幼儿相互猜测各自排列的模式的可能性和趣味性。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已有的玩纸牌的经验。在该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对纸牌的花色及数字的表述方式是否一致,以便为之后游戏的开展减少障碍。第二个环节中,教师让幼儿抽取纸牌中不同花色的A,并且出示模式“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对于这个模式,我们既可以按照颜色将它描述为“一张红一张黑一张红一张黑”两个一组间隔排列的模式,也可以按照花色将它描述为“一张红桃一张黑桃一张红桃一张草花”四个一组间隔排列的模式。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环节能够认同同一种纸牌的摆放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模式表述。第三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幼儿被分成4组,每组摆放一种模式,其他组轮流猜测。在这过程中,幼儿需要观察教师提供的材料,思考怎样排才能成功,并且将纸牌用完。猜测时,幼儿需要观察其他组摆放的模式,寻找构成模式的基本单元,发现模式的规律。从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到幼儿对于模式排序的真实经验。

表面上看,本次活动所涉及的数学核心经验是“模式”,但事实上也蕴含着集合与分类的数学元素,因为根据物体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与根据物体不同的属性进行模式的识别和创造,在本质上都是促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趋于条理化、清晰化,这也就是集合与模式相通的地方。

目标:

1.在纸牌接龙游戏中感知不同模式构成的基本单元。

2.体验参与竞赛游戏的乐趣。

准备:

1.纸牌(数字1~10)若干,用KT板自制插纸牌用的有一定长度的三棱柱台卡(正反两面都可用,外面覆盖透明插袋)。

2.宜进行分组教学。

过程:

一、认识纸牌

1.教师抽出几张纸牌让幼儿辨认:这是什么?有哪些花色?

2.教师归纳:在这些纸牌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红桃、黑桃、方块、草花四种花色,每张纸牌上都有数字。

3.教师告诉幼儿游戏的名称:今天我们用纸牌来玩一个接龙的游戏。

二、开展“接龙”游戏

1.教师交代玩法:先看清楚纸牌的排列规律,然后一张一张出牌“接龙”,直到每个人手中的纸牌全部用完。如果不符合“纸牌接龙”的规律,就表示失败。

2.教师提供若干四种花色的纸牌A(以14人参加活动为例,可提供7张红桃、3张黑桃、4张草花),让幼儿抽牌,人手一张。

3.教师在三棱柱台卡上依次翻开6张牌: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红桃A、黑桃A,并提问:这些纸牌是按什么规律接龙的?

4.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是按什么规律进行纸牌接龙的,看瞳后自己接着把纸牌插放到三棱柱台卡上。

5.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纸牌是几张一组,是怎么排列的?

6.教师归纳:按花色来说,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是四张一组间隔排列的;按照颜色来说,有1张红、1张黑、1张红、1张黑,是两张一组间隔排列的。如果从颜色、数字、花色不同的方面来说,同一条“龙”有不同的排列规律。

三、开展分组“接龙”竞赛游戏

1.教师可提供以下难度递增的四组材料:

(1)12张纸牌的数字相同,花色不同,分别为3张红桃、3张草花、3张黑桃、3张方块。

(2)12张纸牌中含两个不同数字,花色分两种,分别为6张红桃、6张草花。

(3)12张纸牌中含两个不同的数字,花色分三种,分别为4张红桃、4张黑桃、4张草花。

(4)12张纸牌中含三个不同的数字,花色分两种,分别为6张黑桃、6张方块。

2.教师交代玩法:幼儿分4组比赛。每组根据拿到的纸牌先“接龙”,然后让其他组幼儿猜一猜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猜对得1分,猜不出或猜错不得分。

3.教师强调规则:

(1)每组必须先商量按什么规律排列纸牌。

(2)采用轮流猜的方法互相说说纸牌排列的规律,即第一组猜第二组的,第二组猜第三组的,第三组猜第四组的,第四组猜第一组的。没有轮到的小组要耐心地听,判断其他组说得正确与否。

(3)猜对得1分,猜错不得分。如果轮到的小组没有猜对,其他小组可以抢答得分。

4.教师预估幼儿游戏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回应方式。

(1)当幼儿无法按照一定的模式排列纸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将纸牌分类,将相同的纸牌放在一起,看看每种纸牌有几张,以便按照规律排列。

(2)当幼儿无法表述“几个一组”时,教师可以按规律将纸牌一组一组分开,让幼儿辨别“是否每组都是一样的”,从而让幼儿理解模式的基本单元。

(3)当幼儿猜测的结果与设计者的想法不一致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猜测结果是否成立,发现同一种接龙方式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模式表达。

5.教师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记录每次接龙涉及的纸牌属性,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6.教师与幼儿一起统计得分情况,公布获胜队,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1.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将活动材料作为个别化学习材料放到活动区中,让幼儿两人一组,先各自设计、摆放模式,再相互猜测模式。

2.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表述模式。

评析:

1.活动材料简便易得

扑克牌对于教师来说简便易得;玩扑克牌对于幼儿来说又是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活动,大多数幼儿都具有一定的经验。

2.活动设计寓教于乐

在活动中,教师将数学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中,既能为幼儿所接受,也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此外,该游戏的规则和竞争性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组和轮流游戏的设计也增加了幼儿的参与性。

3.活动过程层层递进

活动难度逐步提高:一是活动中幼儿的学习难度体现出了梯度。如第二个环节的集体“接龙”游戏指向的是模式的识别与扩展,第三个环节的分组“接龙”竞赛游戏指向的是模式的创造与识别。二是教师引导幼儿对物体属性的认知从一维发展到多维。如第一个环节的熟悉纸牌是为了引发和梳理幼儿关于扑克牌的已有经验,为之后的接龙游戏做好准备。第二环节的集体接龙游戏中,教师出示的模式的基本单元为“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排除了数字这个维度,引导幼儿先后从颜色和花色两个维度总结模式,以帮助幼儿完成从一维到两维的认知跨越。第三环节的分组接龙竞赛游戏中,第一、二组纸牌的差异属性有两维,第三、四组纸牌的差异属性有三维,纸牌的差异属性维度逐渐增加,难度逐渐增大。

活动纸牌大班教案3

适龄儿童:5—6岁

游戏材料

纸牌,提示卡

游戏目标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牌的规律进行分类;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敏捷性。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

游戏玩法

1、幼儿整理打乱的扑克牌,了解其一些规律,根据提示的要求找相应的牌

2、两两拿相同数量的牌,从上到下取牌比较,谁大牌归谁;

3、幼儿可随意创造自己的玩法。

游戏流程

一、出示扑克牌,引导幼儿发现牌的特点及规律;

二、分类游戏:幼儿每人10张牌,进行分类;

三、玩游戏:幼儿自由探索更多玩法,并讲一讲自己是怎么玩的;

四、幼儿自由操作。

游戏建议

教师提供的材料可以随机提供有难度的题卡,让幼儿在棋牌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

活动纸牌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改变纸牌的'形状、增大支撑面来进行实验。

2、在合作中探索纸牌搭高的方法。

3、乐意分享搭建过程中成功的方法和失败的经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搭积木、折纸的经验。

物质准备:纸牌若干

媒体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小朋友们好!欢迎大家来参加纸牌挑战赛,今天我们要用纸牌来搭高楼!

2、生活经验回顾:观看生活中的高楼的图片。

二、第一次操作:探索各种纸牌站立的方法

1、幼儿自由探索

师:我们首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怎么样让纸牌站起来?”

2、幼儿动手操作

3、交流方法:

(1)大家想了哪些方法让纸牌站起来的?

(2)小结:通过改变纸牌的形状(增大了接触面)让其站立起来,而且“站姿”也有好几种。

三、第二次操作:用纸牌搭一座三层的高楼

1、提出操作要求:每个人拿十张纸牌,想办法造出三层高的楼,在三分钟时间内完成。

2、幼儿动手操作

3、交流方法:你用的是什么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搭的高楼稳不稳?

4、问题讨论:哪种方法可以让高楼搭得更稳更高?

5、小结:每一层都要有一个平面,搭的时候要轻拿轻放。

四、挑战任务:纸牌搭高楼

1、提出操作要求:

(1)每组一副纸牌,比比10分钟内哪组搭的楼又稳又高。

(2)2人一组先找同伴商量:要搭建什么样的高楼?用什么样的站立方式才能让高楼又稳又高?怎样分工?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发现问题。

(2)观察同伴,互相学习。

(3)提出质疑,引发思考。

4、分享经验,拓展话题

(1)相互观看:比赛时间到了,相互看一下其他组搭建的成果。(照片)

①请冠军组说说成功的秘密,搭得又稳又高的原因。

②没有成功的小组说一说,搭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高楼倒塌的原因。

(2)小结提升:用纸牌搭建一座高楼,底层的纸牌要搭的多,高楼的支撑面越大,高楼越稳固!

(3)经验拓展:如果不折叠纸牌,能否搭建高楼呢?看看其他挑战者他们挑战时的情景。

活动纸牌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纸牌接龙、填空游戏中,感知不同模式构成的核心单元。

2、在竞赛游戏中,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纸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纸牌

------- 提问:这是什么?有哪些花色?

归纳:在纸牌中,共有2种颜色,四种花色,每张牌上还有数字。

-------提问:你玩过牌吗,怎么玩的?

归纳:纸牌的玩法很多,有抽乌龟结对子、有比较数字大小……今天我们就用

纸牌来玩一个接龙的游戏。

二.接龙游戏

● 尝试“接龙”游戏

●交代玩法

看清楚纸牌的排列规律,然后一张一张出牌“接龙”,直到手中的纸牌全部“接完”。如果违反了“纸牌”接龙的规则,就表示“接龙”失败。

● 幼儿抽牌,按规律接龙。

------纸牌按什么规律排列?几个一组,怎么排?看懂就可以出牌“接龙”了。

归纳:按花色说: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是四个一组,1 张 1张间隔排列的。

------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归纳:同一条接龙,可以从颜色、数字、花色不同的方面来说,说出来的规律也就不同。

三. 分组“接龙”竞赛游戏

玩法: 幼儿分4组比赛。每组根据纸牌先做一条龙,然后让其他组小朋友猜一

猜“龙”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猜对了得1分,猜不出或是猜错了不得分。

规则:

——每组小朋友必须先商量按什么规律排列纸牌“龙”

——采用轮流猜的方法,没有轮到的小组要耐心听

——猜对了得1分,猜错了不得分。

四.延伸活动——纸牌填空

玩法:教师出示有空缺的纸牌“龙”,让幼儿作出判断“问号”

------你觉得,小问号的背面是什么牌?说说理由。

-------这组接龙是几个一组,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归纳: 要想能够猜出是什么牌,首先要能判断出“纸牌龙”的规律接龙规律。

然后才能根据规律找到缺少的牌。

活动纸牌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竞赛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2.在纸牌接龙游戏中,感知不同模式构成的核心单元。

3.能够不受纸牌特性的干扰,寻找规律进行排列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不同模式构成的核心单元。

难点:能够不受纸牌特性的干扰,寻找规律进行排列。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玩过纸牌游戏的经验、认识简单模式规律、会使用排列纸卡

物质准备:纸牌若干、黑板、记分表、排列纸卡、宝箱、神秘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纸牌王国的王子要成为新的一任国王了,要举行庆典,新国王准备送给大三班一份神秘的礼物,赢得礼物的条件是能够按照规律给士兵列队,(出示计分表)哪组积分高,就可以赢得礼物了。

二、尝试排方阵队列。

1、教师出示第一组已排列的部分纸牌,请幼儿观察其中的规律。

(1)教师:我们先看第一组士兵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请每组小朋友按照这组规律排列你的士兵。哪组先完成就把排列纸卡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贴到方阵中,答对即可积分,答错不得分,我们来看一下分值。(请幼儿说:第一完成的得x分)

(2)幼儿分组操作,合作完成。

(3)总结规律并验证得分。

教师:这组士兵是用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AB模式(教师把第一组圈出来),这是按照两种不同的扑克牌,一个接一个有规律的重复,我们来看哪组是按照这个规律排列的,算积分并记录。

2、教师出示第二组已排列的部分纸牌,请幼儿观察其中的规律。

(1)教师:我们的挑战增加难度了,现在我们来看这一组士兵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请每组小朋友按照这组规律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合作完成。

(3)总结规律并验证得分。

教师:这组士兵是用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AAB模式(教师把第一组圈出来),这是按照两个相同接一个不同有规律的重复,我们来看哪组是按照这个规律排列的,算积分并记录。

3.教师出示第三组已排列的部分纸牌,请幼儿观察其中的规律。

(1)教师:还剩下最后一项挑战了,请看这一组士兵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请每组小朋友按照这组规律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合作完成。

(3)总结规律并验证得分。

教师:这组士兵是用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ABBA模式(教师把第一组圈出来),这是按照一个接两个相同再接一个有规律的重复,我们来看哪组是按照这个规律排列的,算积分并记录。

三、活动结束

1、教师:让我们来看一看积分,是哪组能赢得神秘礼物呢,请幼儿自己算,各组组长记录。

2、颁发礼物,祝贺。

活动总结

在开展本节活动的过程中,始终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符合本班幼儿现有发展水平的教学活动,下面我将结合这几点进行具体的反思:

一、游戏化、活动化的学习形式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增强,认知积极性和能力增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开始发展,可以完成集体教育目标,但他们还是处于幼儿期,游戏仍然是他们主要活动形式,对于大班阶段,他们喜欢富有挑战的游戏化学习。因此以“挑战”为情境贯穿到整个活动中,幼儿兴趣高涨,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以小组的形式接受挑战,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发展幼儿模式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具备一定经验准备,了解纸牌基本特点,数字、颜色、花色的特性,认识简单的模式规律,本次活动采用纸牌接龙的游戏形式,感知不同模式构成的核心单元,并且能够不受纸牌特性的干扰,寻找规律进行排列,发展幼儿逻辑思维的能力。

三、提供丰富可操作材料,鼓励每一名幼儿动手操作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丰富可操作材料,每组一副纸牌,一张排列纸卡,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动手操作,同时又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专注投入的参加活动,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四、反思的问题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在活动过程中,第一轮和第二轮挑战中,幼儿能够开发思维,创编不一样的相同规律,但是在第三轮挑战时,难度增大了,幼儿想更快的完成,所以采用了模仿示例的方法,没有开动小脑筋认真思考,我在活动最后,再次提问纸牌特点,引发幼儿思考,可是没有再操作,经过反思后,如果在第三轮挑战开始前提出,能更好的激发幼儿思考,第三轮挑战结果会更加多样,更加丰富幼儿对纸牌特性规律的认知。

扑克在幼教中的作用

扑克在幼教中的作用

为了丰富幼儿游戏内容,我们试用最为流行的娱乐工具一一扑克,与孩子做游戏,把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数的概念寓教于游戏之中。现介绍给家长们:

第一步是熟悉扑克牌,认识图形和颜色。

实验对象为两岁多的小乐字。他已能口头数出1~10个自然数,看着花花绿绿的扑克牌,象得到新鲜玩具一样,乐宇高兴地玩弄着。妈妈随手拿一张指着红桃问:“这象什么?”

“桃子。”乐宇回答说。

“对了,这是红色的桃子,红桃。”妈妈边鼓励边拿起一张黑桃说: “你看,还有黑色的桃子呢。”这样,使乐字了解了方块、梅花、红桃几种图形。然后,通过“找朋友”游戏反复强化,不但辨清了红、黑颜色,而且还能说出这几种图形的名称来。

第二步是学习认数和数数。

妈妈将红桃牌1~10挑出来,依次排列,和乐宇一起数每张牌上的桃子数。图形的总数就是牌子上所标出的.数字。二者的统一使孩子在学会数数的同时也认识了1~10个自然数。再通过桷花、方块、黑桃的多次重复,感性认识更加巩固,进而对数的代表意义有所理解。此过程需用多种游戏形式,帮助孩子由简到繁地逐步掌握。

第三步是比较数的大小。

大家一起用扑克牌玩“钉钩钓鱼”游戏,主要内容是每人起一部分牌,出牌时,谁的大,谁就赢。开始妈妈帮孩子判断大小,然后引导孩子利用多和少的概念比较其大小。哪张牌图形多,哪张牌就大。由具体的图形进行比较,逐步过渡到抽象数字本身间的比较。这一步的学习需一定时间的反复训练,不能急于求成。因为幼儿具有惊人的记忆力,而理解能力是很差的。

古人云:“启其蒙而引其趣。”用扑克进行幼教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把提高幼儿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同时利用幼儿喜欢奖励的心理特点,吸引他们把注意与识记倾注在这项活动上,提高他们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游戏学会数数、认数、数间大小的判断,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为算术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扑克游戏要灵活多样,根据每个幼儿当时的心理水平(知识和智力水平),提出新的略微超前的要求,以便激起他们的需要,从而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