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国内最新报道,新冠疫情国内最新报道

2023-01-29 4:47:20 最新知识 梁佰亿

中国正式宣布新冠疫情结束消息是真的吗

是真的。2022年12月5日,这一天,中国正式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结束了。根据报道,我国于12月5日宣布新冠疫情抗疫结束,并且将新冠病毒定义为“流行性病毒”,性质与人类已经司空见惯的“流感”差不多,甚至由于我国广大群众几乎都是接种了新冠疫苗而可以实现在被感染期的症状比“流感”还要更加轻微一些。

新冠疫情国内最新报道(新冠疫情国内最新报道) 第1张

多地公布新冠感染率调查情况为丶什么有些人染上预情会呼吸困难

随着春节临近,国家相关部门也印发工作方案,部署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相关专家也提醒,春节期间,应加强对脆弱人群的保护力度。

一起来关注最新疫情消息。

多地公布新冠感染率调查情况

近日,海南、浙江、四川等多地通过问卷调查公布了当地新冠感染数据。

2022年12月30日晚间海南省疾控中心发文介绍,截至12月27日12时,共有33682人填写了第二轮海南省新冠病毒感染情况网络调查问卷。分析称,调查对象中有35.5%的人在12月19-25日期间感染新冠病毒,较上轮(12月12-18日)感染率(5.6%)上升5.3倍。此外,30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日,海南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三亚市、海口市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

浙江多地近日召开发布会,通报感染情况。根据研判,衢州市在2022年12月底进入感染高峰期,2023年1月初(元旦左右)达到第一波高峰,并进入高位平台期,可能在1月底(春节后一周)达到第二波高峰,同时,在达到感染高峰后一周左右,可能出现重症高峰;舟山市估算全市目前感染人数比例达到30%至40%,总感染人数接近40万人,估计于12月底进入疫情高位平台期,高峰期维持一周左右。

2022年12月26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发布问卷调查(第二次)结果显示,省内158506名被调查者的感染率为63.52%,另外还有28%的调查人群虽未测核酸或抗原,但有发烧、咳嗽等类新冠病毒感染症状,因此本次调查人群的新冠病毒实际感染率应高于63.52%。全省阳性检出的高峰期集中在2022年12月12日至23日,目前日新增感染已处于回落阶段。

此外,针对网传北京已有德尔塔毒株等新冠病毒变异株流行,北京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研究员潘阳近日表示,近两个月来,北京市流行的新冠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F.7分支和BA.5.2分支。近期没有在社会面发现XBB、BQ.1等变异株流行,也没有发现原始株、德尔塔等非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

陈赛娟院士等团队:元旦前后北京等地疫情接近尾声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赛娟2022年12月31日表示,近期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的人群中,重症主要集中在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体中;元旦和春节即将到来,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都需要重点关注。

陈赛娟团队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团队联合攻关,在Frontiers of Medicine发表研究论文《初步分析我国2022年秋冬新冠疫情中奥密克戎亚型多样性与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人员初步判断,此轮奥密克戎疫情感染人数于2023年元旦前后在北京、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接近尾声。

基于对重庆市主城区和郊区数据的数学模拟分析,研究团队认为,疫情峰值在郊区有所延后,且其感染峰值将在春运期间因疫情扩散加速而显著增强。对于四川、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估计在农村和中小城镇地区的感染峰值将于2023年1月中下旬出现。

研究指出,国内农村和中小城镇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且有大量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春运期间城市和农村人口流动将极大影响疫情走向。研究团队认为,当前急需为奥密克戎疫情向农村地区扩散启动应急计划,将更多医疗资源配置到农村基层,做好有效药物和新型疫苗的应急使用许可,做好抗新冠病毒特异药物及辅助性药物、疗效确切的中药的生产储备、分配和临床合理使用;实施分类、分层治疗,加强中小城镇重症救治能力;继续精准用好非药物性公共卫生措施(在室内空间佩戴N95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公共交通工具适当增加班次以避免人群过于拥挤等),努力削减疫情峰值,缓解医疗系统和医务人员的沉重压力。

研究团队同时提出,要继续做好高危人群全程免疫接种,启动高风险人群的第四针免疫加强针接种;加强个人家庭防控知识技能普及,做好健康宣传和风险沟通,保护民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生命健康,确保中国平稳走出疫情,促进社会经济有序恢复发展。

官方印发: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2022年12月3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工作方案,部署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

关于健全基层疫情防控体系,《方案》提到“加强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以省内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关系为基础,遴选省内城市综合实力较强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按照分区包片原则,与各县(市、区、旗)建立对口帮扶机制,依托县域医共体做好分级诊疗衔接,完善基层首诊、接诊、转诊流程。

统筹县域内医务人员调配,结合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和服务量,加大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配备力度。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逐级建立医疗卫生人员梯队,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发生短缺时,梯队人员立即通过驻点、巡回医疗等方式予以填补。

关于提升重症救治水平,《方案》首先提到“加强县级医院重症和传染病医疗资源建设”。县级医院是三级医院的,加快完成综合ICU监护单元建设和升级改造。参照综合ICU标准,立即启动除综合ICU外其他专科重症监护床位扩容改造工作,配备满足综合重症救治需要的监护与治疗设备。

县级医院是二级医院的,应当独立设置重症医学科,按照综合ICU标准建设和改造重症监护单元。加强缓冲病房和传染科建设。建立由重症医学专业医护人员、经培训的其他专科医护人员组成的混合编组工作模式。城市对口帮扶医院应当派出重症医学专业医护人员为县级医院重症、内科、儿科、急诊科等医护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其重症识别、应急处置和综合救治能力。

关于加强农村重点人群防护,《方案》提到“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快扩大农村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对重点人群实现签约全覆盖。通过电话、视频、微信或线下随访等方式加强对居家治疗观察人员的健康监测、用药指导、抗原检测等服务。

对缺乏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要协助其进行健康监测并及时向乡村医疗机构反馈。鼓励为农村地区合并基础疾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发放免费健康包。

疫情严重期间,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精神专科医院等人群集中场所应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和内部分区管理措施,防范疫情引入和扩散风险。

春节临近,如何保护脆弱人群?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当前,“小地方”的疫情传播不像大城市这么迅猛,但是传播的持续时间比较长。随着春节人员的返流,可能会在当地引起一波输入性高峰。目前感染率比较高的地区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原来感染率非常低的地区受到的影响就会较大。对于感染率还不高的地区,要尽量减少大规模的人群聚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常务副院长裘云庆指出,按照病毒的发展规律来看,重症高峰一般会在感染高峰出现的2周到3周后出现。

面对可能到来的重症高峰,如何更好地保护脆弱人群?裘云庆说,从个人角度来看,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发展为重症的重点人群,这些人群一旦发生感染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能麻痹大意,现在很多人对于疾病严重性的认识依然不够,建议此类人群或者症状比较严重的人群在感染初期就进行CT影像检查和必要的早期抗病毒治疗。

上海警方严打涉疫违法犯罪活动 抓获20余名殡葬“黄牛”

据东方网报道,近期,针对哄抬药价、殡葬“黑中介”、非法销售新冠抗原检测套装等涉疫违法犯罪行为,上海警方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治安总队、经侦总队、刑侦总队等单位组成的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工作专班,对借疫情扰乱社会秩序、非法牟利的不法之徒坚决予以重拳打击。

殡葬服务事关生命尊严。对于疫情期间市民群众反映存在殡葬“黑中介”的情况,上海警方坚持打早打小,主动会同市民政部门,对12345市民热线及110等举报中涉殡葬黑中介的线索逐一排查梳理,重点对殡葬业“一条龙”从业人员涉嫌非法经营、非法获取家属信息、伺机哄抬殡葬服务价格,甚至未提供真实服务存在诈骗等涉嫌违法犯罪的线索,逐一排查梳理,形成专案实施精准打击。

2022年12月29日,徐汇分局破获一起涉嫌高价收取殡葬费用的案件,3名犯罪嫌疑人在网上发布殡葬中介信息,以每单增加50%以上服务费提供殡葬服务非法牟利。此外,上海警方还派出专项督导组,采取着装和便衣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殡仪馆、医院开展巡查,及时查处“黄牛”扰乱秩序、获取不法利益等违法行为,及时整改各类问题隐患。

12月29日,虹口分局在宝兴殡仪馆周边开展巡查时,现场抓获20余名殡葬“黄牛”,相关违法人员在没有殡葬服务需求和相关证明手续的情况下,通过插队等方式将得到的业务受理名额以1500至2000元不等的价格贩卖给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扰乱了市民办理业务的正常秩序。目前,上述违法人员已被依法行政处罚。

山东:新冠相关症状互联网诊察费 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据大众日报,日前,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互联网医疗保障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新冠相关症状互联网诊察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与线下报销政策一致。

《通知》明确,具备互联网医院资质、互联网诊疗服务资质的公立医疗机构在线提供新冠相关症状的首诊服务,按各地现行线下诊察费价格政策执行。

互联网复诊等其他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仍按现行政策执行。开展互联网复诊不得按首诊诊察费价格收取费用。

新冠相关症状互联网诊察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与线下报销政策一致。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其医疗保障支付标准参照同级同类公立医疗机构医疗保障支付标准执行。

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过程中,若发现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或存在其他不适宜在线诊疗服务的,医师应当引导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

山东省鼓励医疗机构提供24小时网上咨询服务,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透析患者和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提供就医及心理咨询、用药指导服务。鼓励医联体内上级医院通过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培训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高风险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

《通知》提出,各地要及时做好信息系统改造、编码维护和处方流转工作,探索开展药品线上开方、药店自取服务及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配送药品到家上门服务。对参保人的“互联网+”医药费用及时联网结算。

县级及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互联网诊疗服务的监管,指导医疗机构合理诊疗、合理用药。医疗机构要落实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质量安全责任,确保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一体化、医疗质量安全同质化。医保部门要及时结算支付“互联网+”医疗费用,加强智能审核,促进医保基金合理规范使用。

中疾控怎么又发疫情消息了

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在回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问时说,从去年12月1日到1月12日,我国监测出1例本土奥密克戎变异株XBB病例,同期监测出33例XBB变异株及其亚型的输入病例,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疾控中心:目前XBB在国内尚未形成大范围流行

今天(1月13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我国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数据显示,采样日期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12日,我国本土仅监测到1例XBB感染病例。就输入病例而言,采样日期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12日,已监测到33例XBB及其亚分支输入病例,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因此,从输入病例的监测情况看,我国面临XBB及其亚分支持续输入的风险,出现本土关联病例风险较大,但目前XBB在国内尚未形成大范围流行。

国际上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的最新情况如何?专家介绍

1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

人民日报记者:此前发布会也介绍到奥密克戎变异株BQ和XBB的相关情况,请问目前国际上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的最新情况如何?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从全球看,奥密克戎变异株从发现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全球已经发现进化出了750多种进化分支。根据截止到1月10日全球新冠病毒共享数据库当中各个国家上传的序列来分析,在全球流行前两位的现在是XBB2.75和BQ1.1。截止到今年的1月10日,全球已经发现了奥密克戎重组体72种,其中主要流行的就是XBB及其亚分支,这个变异株在一些国家新冠病毒的感染人群当中占比还是比较高的。XBB1.5是其中的一个亚分支,它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加,截止到今年的1月12日,已经在至少40个国家和地区当中监测发现了。

陈操介绍,就我们国家而言,从去年的12月1日到今年的1月10日,从31个省份和兵团的感染病例当中已经监测发现了19种奥密克戎进化分支,其中B5.2和BF7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两者加起来是19种进化分支的97%。

陈操介绍,从去年的10月份一直到今年为止,我们国家累计报告了XBB的本土病例是16例,都是XBB.1的进化分支,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XBB1.5的病例。同期本土BQ是56例,包括BQ.1、BQ1.1等亚分支。从去年的12月1日以来,全国的输入病例监测数据显示,已经有79种奥密克戎进化分支输入到我们国家,比例比较高的前三位是BA5.2,5.7和BQ1.1。

海关总署:来华人员在登机前48小时须核酸检测

1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

新华社记者提问:新冠列入“乙类乙管”,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做好口岸新冠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工作?

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介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海关总署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坚持口岸疫情防控海关的要求,严格入境人员交通工具卫生检疫,科学精准做好人物同防,水陆空同防,为国家防疫作出了海关贡献。新冠调整为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以后,海关按照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依据国际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稳妥有序、科学规范做好相关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口岸入境人员的卫生检疫措施。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海关在口岸环节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新冠病毒采样核酸检测。将来华人员行前48小时之内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纳入海关健康申报内容。海关在口岸严格落实健康声明卡核验、体温检测等常规卫生检疫措施。

二是根据健康申报结果进行分类处置。对健康申报正常,且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人员,海关直接放行。对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的入境人员,海关将在口岸进行新冠病毒抗原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海关将人员信息通报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并配合地方做好人员的处置工作。结果为阴性的,海关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的情况进行后续的处置。

李政良介绍,在这里我也想提醒广大来华人员,要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有关要求,于行前48小时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方可来华,如呈阳性,应在转阴后来华。刚才外交部吴玺司长也对相关方面的政策作了解读。同时,在口岸入境时,应按照要求如实逐项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声明卡,如有隐瞒或虚假填报,海关将依据国际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如有检疫方面的异常,请配合海关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采样检测等后续处置工作。

第三,优化入境货物的检疫措施。海关对冷链食品不再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抽样检测和预防性消毒措施,但将继续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继续保持与出口国家或地区主管部门的沟通,坚持源头食品检查,同时通过产品准入审核、回顾性评估审查且注册等环节,进一步压实境外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其落实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防范污染的指南。

李政良介绍,对于源头发现的问题,坚决依法依规予以处置。对于进口非冷链物品,海关不再进行针对海关病毒感染的风险监测采样和预防性消毒监督。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验传染病管理以来,全国海岸通关平稳有序,下一步海关将进一步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特别是XBB等变异株的监测工作,同时依法实施常规卫生检疫,落实多病同防,坚决筑牢口岸检疫防线。

中外人员往来管理防控新措施出台 来华取消向驻外使领馆申报健康码环节

今天(1月13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介绍,新的中外人员往来管理防控措施出台以后,有以下几项变化:

第一项变化,来华手续简便了。取消向驻外使领馆申报健康码环节,在登机前48小时核酸完成以后,可以填报到海关健康申明卡当中,如果是阴性就可以来华,如果是阳性,在转阴以后才能来华。另外,在签证的便利化方面也采取了新措施,恢复了定居、访问、过境、商务、团聚以及探亲和私人事务方面签证的审发,以便利外籍人士来华。

第二项变化,航班更多了。取消对航班的数量、航线以及客座率的限制,现在国际航班正在稳步增长。在公路、水路方面,外交部也在逐步有序地开放更多口岸。

第三项变化,取消入境集中隔离。来华人员入境时不再需要进行集中隔离,只要健康申报正常,海关的常规检疫没有问题,就可以直接放行进入社会面,如果申报异常或者有发热等症状,海关就会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如果检测是阳性,就会要求居家或者居所隔离,或者就医。

外交部领事司:中国目前没有发现新变种病毒或显著突变

1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针对当前的疫情,一些国家指责中国信息不透明,跟世卫组织的沟通不及时,甚至可能出现新的变异毒株影响其他国家,这一问题要如何看待?

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回应称,疫情以来,中方一直本着公开、透明的态度,分享相关的数据,包括中国国内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的病毒基因的数据,中方也始终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我们跟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60余次技术方面的交流。也就是在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就与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5次相关的技术交流。

吴玺介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月4日发布的消息称,中国国家卫健委提供的病毒基因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主流毒株与其他国家提交的中国感染旅客病毒基因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发现,在中国目前没有出现新的变种病毒或者是显著的突变。

世卫组织欧洲区主任近日也表示,中国一直在向国际社会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掌握的信息,中国的疫情不会对欧洲产生影响。大家肯定还记得,前几天有一些新闻报道,就是新加坡的卫生部长1月9日在国会发表声明称,目前没有在中国入境的人员身上发现新的变异病毒,中国入境新加坡被检测出来阳性人员的数量只占新加坡总体输入很小的一部分,大概是5%,所以来自中国的输入到新加坡是远远低于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吴玺表示,由此可见,个别国家对我们的指责、对我们的妄加揣测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也是不科学的,没有依据的。

部分国家对中国旅客入境限制如何应对?国家移民局回应

1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实施优化措施之后,我们关注到居民的出境需求显著增长,出入境的窗口申报证件的人数增长较快,如何更好地服务保障内地居民办理出入境证件的需求?我们关注到一些国家对于中国入境的旅客采取了防疫的限制措施,对中国公民的出境有何建议?

国家移民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表示,移民管理优化政策措施实施以后,内地居民可以旅游、访友等事由申办护照,以及赴香港护照旅游签注,1月8日以来,内地居民申办出入境人数135.1万,较政策实施前增长了129.4%。其中普通护照的申请是35.3万人,较政策实施前增长了89.8%。往来港澳台的证件签注申请了99.8万,较政策实施前增长了147.6%。

为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后的出入境证件申请量的增长,各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按照国家移民管理局的部署要求,及时采取发布办证指南,加强流量监测,实行网上预约和错峰分流,增开办照窗口,延长办公时间,优化手续流程,加强服务引导等措施,全力提供出入境证件办理的服务。全国3200多个公安出入境窗口目前秩序井然。

我们预测春节将至,内地居民赴境外旅游探亲等需求会进一步增长,申办出入境证件的人数近期将会继续稳步上升,国家移民管理局将动态调整管理服务措施,为申请人顺利出行提供必要的便利。

刘海涛表示,近期,部分国家对我国入境旅客采取了防疫管理出入境的限制措施,包括要求提供行前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阳性人员实行入境后的集中隔离,限制入境等。我们提醒广大的出入境人员提前了解相关国家的入境政策,合理选择安排出行的国别、时间,防止造成出行的不便,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国家移民管理局实施“三个加强”措施 全力保障通关顺畅

今天(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介绍:春节假期临近,预计口岸将迎来人员出入境的高峰。国家移民管理局已部署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实施“三个加强”措施,全力保障通关顺畅。

一是加强通关查验组织保障。备足警力、开足通道,优化勤务组织,强化动线管理,提高查验效率,确保人员、车辆顺畅通关,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

二是加强引导提示。落实节假日客流高峰“两公布一提示”制度,即及时公布预测春节假期口岸出入境客流高峰情况,公布口岸应对客流高峰准备措施,提示旅客通关注意事项,为广大群众出行提供参考。

三是加强通关流量监测。协调民航、交通运输等部门,及时掌握国际航班、水港班轮、陆路客货运调整情况,实时监测出入境流量变化,做好应对预案。

在此,国家移民管理局提醒广大出入境旅客,关注国家移民管理机构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平台相关“两公布一提示”信息,出行前仔细检查出入境证件签证是否有效,提前了解前往国家和地区的入境和防疫管理政策,合理安排行程,注意人身安全健康自我保护。

国家移民管理局:1月8日以来 内地居民申办出入境证件人数共135.1万

今天(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介绍:移民管理优化政策措施实施后,内地居民可以旅游、访友等事由申办普通护照以及申请赴香港商务、旅游签注。

1月8日以来,内地居民申办出入境证件人数共135.1万,较政策实施前增长129.4%。其中普通护照申请35.3万人,较政策实施前增长89.8%;往来港澳台证件签注申请99.8万人,较政策实施前增长147.6%。

为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后的出入境证件申请量增长,各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按照国家移民管理局部署要求,及时采取发布办证指南、加强流量监测、实行网上预约和错峰分流、增开办证窗口、延长办公时间、优化手续流程、加强服务引导等措施,全力提供出入境证件办理服务,全国3200余个公安出入境窗口秩序井然。

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春节将至,内地居民赴境外旅游探亲等需求还将有所增长,申办出入境证件人数近期将继续稳步上升。国家移民管理局将动态调整管理服务措施,为申请人顺利出行提供必要便利。

国家移民管理局:1月8日以来出入境人员数量呈稳步增长、有序恢复态势

今天(1月13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对优化中外人员往来作出了安排,国家移民管理局也对此研究制定了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从1月8日实施以来监测情况看,出入境人员数量呈稳步增长、有序恢复态势。

一是总量明显上升。1月8日至12日,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日均检查出入境人员49万人次,较“乙类乙管”政策措施实施前上升48.9%,是2019年同期的26.2%。

二是海陆空同步恢复。海港、陆路、空港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分别为2.1万、42.4万、4.5万,较实施前各上升13%、53.3%、33.2%,为2019年同期的36.4%、30.1%、11%。空港口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客流最多,日均1.1万人次,陆路口岸深圳福田增幅最大,日均2.1万人次。

三是入境数量略高于出境。日均入境25万人次,较实施前上升54.7%,日均出境24万人次,较实施前上升43.3%。

实施“乙类乙管”以来,出入境人员及交通工具卫生检疫等措施进一步优化

今天(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实施“乙类乙管”以来,出入境人员及交通工具卫生检疫、进口货物口岸疫情防控、边境口岸恢复开通等措施进一步优化。

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从业人员加强自身防护,乘客落实个人防护措施;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变异株流行趋势,实时掌握病毒变异情况。

国家卫健委:愿意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1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

有媒体记者提问,中方多次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进行相关的技术交流,并且向驻华的外交官、工商界和外媒介绍了我们国家的抗疫措施,但是还是看到一些报道贬低中国的抗疫情况,请问怎么评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三年来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不仅很好地保护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国际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刚刚遭遇疫情的时候,面对致病率较强的原始株,坚持的是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我们积极分享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情,第一时间确定病原体,第一时间向世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为国际社会疫情防控、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米锋介绍,我们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十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的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抗疫医疗专家组,毫无保留分享中国的抗疫经验。

米锋介绍,我们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率先支持疫苗研发知识产权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我们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举办了百余场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的活动,也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医药诊疗方案。向部分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我们也愿意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疫情挑战,更好地保护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国家卫健委:三年来 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为国际抗疫作出重要贡献

今天(1月13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三年来,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不仅很好地保护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国际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刚刚遭遇疫情时,面对致病力较强的原始株,中方坚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策略,采取强有力的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

积极分享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情,第一时间确定病原体,第一时间向世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为国际社会疫情防控、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病例救治等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抗疫医疗专家组,毫无保留分享中国抗疫经验。

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率先支持疫苗研发知识产权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

发挥中医药作用,举办了百余场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活动,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医药诊疗方案,向部分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

中方愿意继续同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更好地保护各国人民生命健康。

发表评论: